國是論壇
時 間 中華民國104年5月1日(星期五)上午9時10分
地 點 本院議場
主 席 洪副院長秀柱
主席:現在進行國是論壇,每位委員發言時間為3分鐘
請陳委員歐珀發言。
陳委員歐珀:(9時10分)主席、各位同仁。本席在此鄭重呼籲朝野合作讓廣電三法三讀通過,讓全民收視得以受益。媒體是社會的公器,也是人民知識的來源,更是重要的監督力量,而規範媒體發展的廣電三法修正案在立法院延宕多年,好不容易在立法院進入朝野協商階段,卻因利益團體的政治角力糾葛,導致此案在立法院整整躺了3年,廣電三法卡在立法院最主要的爭議,就是5個無線電視台,爭取在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的基本頻道內,它的必載頻道由1增至2,這會影響到整個媒體利益的分配。本席認為,媒體業者應該自律追求好的節目品質,以造福視聽大眾為使命,不應該只有集體在經營它利益的追逐,運用媒體的影響力,而讓社會更好,這才是媒體應該堅持的核心價值。
台灣的媒體過度的商業化,媒體氾濫的結果,導致素質良莠不齊。所有播出的政策,包括頻道上架、排頻順序及授權條件,欠缺一個公平合理的機制。往往只是靠誰的力量大、關係好,就能左右國家文化資源的分配,壟斷整個國家政治資源,既得利益者長期霸占文化方面的資源,瓜分全民的利益,而造成台灣到今天仍有一些真理不彰或者利益盤根錯節,主管機關想要推動任何的相關政策,往往還是要向現實利益妥協,這也是我們媒體向下沉淪最主要原因。
我們希望這種亂象儘速改進,廣電三法修正案至今尚未通過,已影響到多數人的權益,像宜蘭縣三星鄉、員山鄉、大同鄉、蘇澳鎮、南澳鄉等偏遠山區常常收視不到或收訊不良,已經嚴重影響到全民的利益。所以廣電三法的通過,我們可讓人民都受益,立即享受免費觀看、自由選擇、可以降價等三大全民優惠,站在公益的角度,本席要求NCC應該積極作為,推動廣電三法的通過。
主席:請陳委員淑慧發言。
陳委員淑慧:(9時13分)主席、各位同仁。勞工是經濟發展的動力。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勞動節,我們要在這裡向全國的勞工朋友說一聲勞動節快樂!
我們都知道勞工是社會安定的力量,是經濟發達的基礎,更加是國家發展的的動力。因此,政府這幾年來,努力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非常重視勞工朋友的權益,民國98年實施育嬰假的津貼,這個政策嘉惠全國幾百萬的勞工朋友。在民國100年行政院推動勞動三法,全面強化勞工組織的公平,提升勞工集體協約的權利,確保勞工的權益,在上(4)月23日,行政院通過勞基法的修正草案,規定法定的工時從2週84小時縮減為每週40小時,本院衛環委員會也在昨天(4月30日)初審通過該項修正,全國勞工朋友最快明(105)年1月1日起全面週休二日。此外,幾項修正草案的規定,未來雇主在延長勞工工時,需經過勞工的同意,例假工作時工資應該要加倍發放等等的規定,相信這次勞基法的修法通過之後,勞工朋友的權益將大幅的提升。雖然政府與本院同仁共同配合推動許多有助於勞工權益提升的法案及措施,但是我們仍然在社會上看到許多勞工朋友生活陷入困境,廣大的勞工朋友日夜艱辛,努力的工作,卻無法合理的分享到國家經濟發展的果實。
勞工是社會安定的力量,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更是國家發展的動力。本席在此呼籲行政院在未來在制定任何政策與措施,一定要把勞工的權益擺在第一位,積極為勞工爭取更公平的待遇及保障。希望本院同仁能夠屏除成見,儘速審查勞基法及加薪四法。
主席:請徐委員少萍發言。
徐委員少萍:(9時17分)主席、各位同仁。今天是五一勞動節,祝全國的勞工勞動節快樂!
長期以來,勞工都是過勞,因為工作的壓力等等,逐漸引起國內各界的重視,進而成為重要的議題。根據勞動部統計,台灣平均一年工時長達2,124小時,雖然不是世界上最長工時的國家,但遠高於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等。台灣職場過勞已不再只發生在低薪階層,甚至連中高階主管、高科技產業、醫護人員等,幾乎是各行各業都處於過勞狀態。由於過勞狀態會使得台灣的創造力與生產力,都處於走下坡的狀態。為改善台灣勞工工時過長及工作過勞等現象,本席在101年4月提出勞基法修正案第三十條,主張單週40小時;兩週84小時,此法在我當召委的時候,曾提出來大體討論,非常慶幸的是,衛環委員會昨天(4月30日),在藍綠委員共同努力之下,參考行政院會於上(4)月23日通過的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將其精神併入審查,草案已送出委員會,希望能儘快三讀通過,於明(105)年1月1日全面實施勞工週休二日。我想,要澈底改善勞工的過勞現象,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到最大的成就。我們當前縮短工時,改善過勞現象,保障勞工工時,不只提高企業競爭力,更能有效打破大環境的不景氣,創造出更多經濟效益,因此本席在此呼籲,社會大眾應一同正視勞工的權益,杜絕過勞職場,共同建構一個友善的工作環境,再次祝各位勞工朋友們─勞動節快樂!
主席:請李委員貴敏發言。
李委員貴敏:(9時20分)主席、各位同仁。今天是勞動節,本席在此向全國勞苦功高的勞工朋友們說聲─勞動節快樂。
物聯網的發展可能可以減輕勞動朋友們的工作時間,也能達成勞工朋友們希望的目標,什麼是物聯網?物聯網是繼網際網路發展之後的一個革命,透過物聯網,人與人之間資訊的溝通已經不限於人與人、人與物,而是可以擴充到物與物之間,並可因此透過生活環境的智慧化,改變所有人的生活形態和工作方式,也可帶領人類前往更美好的未來。
什麼是物聯網?事實上它已經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但我們卻不自覺,從人手一張的悠遊卡到上傳雲端的服務等,這些都屬於物聯網的一環,未來台灣如果能往物聯網相關產業方向發展的話,不僅能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強化台灣的經濟,因為從生活中所用的手機、穿戴裝置到智慧車、智慧家庭、智慧城市,都屬於物聯網的範疇,透過物聯網甚至可以強化醫療和急救。在物聯網的影響方面,依照國際統計數字來看,到2020年後其成長商機約可高達40%以上,套句學者專家說的話,在物聯網的帶動之下,應該會從製造業走向服務業,而台灣產業應把握物聯網應用無限寬廣的特性,揚棄傳統大量生產、削價競爭的模式,改以創新來改變,透過創新達到差異化,透過差異化創造價值,讓中小企業居多的台灣產業能遍地開花,創造更多的唯一,而不是和大廠競爭第一。世界持續在轉動,台灣不能夠裹足不前,只有放準眼光且無所畏懼的勇往直前,才能夠衝出屬於台灣的新世紀。
主席:請李委員桐豪發言。
李委員桐豪:(9時23分)主席、各位同仁。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本席在此向全國超過1,100萬的勞工朋友們致上最高的敬意。而立法院在今年也會為勞工朋友們爭取最大的福利,就在今天,公司法修正案可望能夠通過,這修正案確立在公司獲利的分派上員工有一定的權益,且其分派方式也增加了彈性,可以股票或是現金等方式分配,這是一個公司股東與員工雙贏的結果,我們樂觀其成。至於勞基法部分,我們的協商也有一些進展,特別是如何讓勞資爭議處理法在勞基法中公司獲利分派部分扮演一定的角色這方面,如果能獲得突破的話,我們希望勞基法也能順利地在立法院三讀通過。至於勞工工時縮減方面,現在也已取得立法委員們的共識,相信在最短的時間內也可以通過。因此,從這些角度來看,立法院確實做了很多努力,讓勞工朋友們獲得其應有的權益,但是,勞工朋友們尚有許多權益仍需要立法委員共同努力,譬如如何讓勞工在公司治理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方面,勞工董事的設立就是我們應該努力的;另一方面,成立薪酬委員會過去是針對肥貓,但現在對薪資結構部分似乎也可以扮演一定的角色,所以薪酬委員會角色的調整也是立法委員們應該要努力的目標,然而這些努力都不如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我們有超過100萬家以上的中小企業,他們才是真正僱用廣大勞工的主體,如何讓這些中小企業增加生產力並將盈餘分配給勞工朋友,這才是重點,因此,政府應該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於必要時提供一些誘因,讓中小企業在獲得補償後願意將好處嘉惠給勞工,這是最重要且應努力的事情,但從現在情況看來,似乎仍有一段路要走。至於派遣人力方面,更是大家應該注意的,如何讓派遣員工們獲得最大的利益,亦是本屆立法委員必須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的工作。
主席:請邱委員文彥發言。
邱委員文彥:(9時27分)主席、各位同仁。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本席也在此向全國勞工朋友們致意:大家辛苦了!祝大家勞動節快樂。
內政委員會發文預計在4月29日針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召開公聽會,國民黨黨團也做了最大的退讓,將張慶忠委員的主席職位交由邱文彥代理,非常感謝11位專家學者及學院團體代表理性的討論,但這場原本應為公聽會的會議,卻因台聯黨團提出200件重付表決案件的杯葛,沒有完成復議的程序,以致不得不將這次會議改為座談會,但是,在該次會議開始不久,立法院IVOD直播的視訊系統就變成黑的畫面,沒有聲音及影像,當然也沒有紀錄,對此,連李俊俋委員也覺得非常的不滿,質疑這麼重要的會議為什麼不直播。本席想請教的是,立法院的會議錄影錄音管理規則從76年通過到98年完成最後一次修正,期間一共經歷4次修正,都在第一條開宗明義提到「立法院為貫徹議事公開,保障發言委員權益,特訂定本規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是何等重要的條例,也是全國國民最關切的議題,為什麼不能直播?如果直播是為了貫徹議事的公開,那我們就應該要儘量的支持。該規則第二條也提到「本院院會及委員會會議實況,應全程錄影、錄音。」,請問為何內政委員會正式發文的會議不稱為委員會會議?第二條中亦提到「影像之拍攝應顧及國會形象」,請問讓全國國民更加透明、了解審議程序,難道會影響國會的形象嗎?
本席在會議休息的時間向秘書長室請教此問題,得到的回應是座談會不是公聽會,所以不能記錄,如果要轉播必需經過朝野協商,我不曉得依據為何,本席認為現在立法院面臨很多新的情勢,也應該要有新的思維。
主席:請潘委員維剛發言。
潘委員維剛:(9時30分)主席、各位同仁。今天是五一勞動節,在此本席要跟所有勞苦功高的勞工朋友們說「辛苦了,祝你們勞動節快樂。」
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雖然與我們期待的數據相差不多,但還是高於南韓與新加坡,我們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為3.46%,而南韓是2.4%、新加坡是2.1%。從數據上來看第一季的表現好像還不錯,但本席特別指出,我們出口的金額減少4.2%,進口減少15%,這樣的數字對整體經濟成長有幫助,但我們進口的商品大部分是生產機具,這是不是表示接下來經濟成長的動能減弱、大家投資的信心降低?再者,代工是我國很重要的出口方式,我們通常是進口原物料經過加工後再出口,所以必須仔細分析這兩項指標對整體經濟的發展究竟是有利還是不利。
接著,我們內需的部分不如預期,半導體廠商資本支出減緩、營建投資疲弱,不利資本形成,以及股市成交市值縮減等,我們政府的消費原本就是負成長,現在連民間消費也降低,因此,主計長表示我國的財政結構有困難,希望能減少經常門的支出,但實際能夠做到嗎?如果市場、投資的方向全面性縮減,環境不利於投資,我們的餅只會越做越小,所以應該要思考到底臺灣所面對的困境為何?大家要不分黨派一起努力,不然永遠只在內部打轉,沒辦法讓臺灣真正的走出去,「數字能說話」請大家要一起關切這個問題。
主席:請林委員德福發言。
林委員德福:(9時33分)主席、各位同仁。近來有人因為「網路霸凌」的關係自殺,使「網路霸凌」的議題甚囂塵上,部分人贊成修法或專法研擬霸凌的阻斷機制以及受害者的求助管道;部分人則質疑,修法的目的是要將網路汙名化、限制言論自由。其實,自由本來就受到限制,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人民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自由是建立在不侵害他人自由的前提上,這也是為什麼憲法一方面保障人民自由,一方面又允許以法律限制人民自由的原因。
美國已有部分州制定反霸凌條款,明定不管是個人或是透過電子通訊工具,對特定人士進行性騷擾、仇恨暴力、威脅等,都是違法行為,「網路並沒有對錯,只有使用人的問題」這句話本席深感認同,同時也必須再次強調,無論是討論修法或者制定專法,都是因為重視網路對現實社會的影響力,就如同刑法本身有殺人罪、傷害罪之規定,我們仍制定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等專法,以更有效、更完善地維護社會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工具本身沒有對錯,但是當這個工具頻繁成為便利犯罪、侵害他人權利的媒介時,我們就應思考因應之道!
主席:請賴委員振昌發言。
賴委員振昌:(9時36分)主席、各位同仁。首先本席要提出「謊話說一百遍還是謊話」這句話,1992年辜汪會談當時主政的李前總統、陸委會主委黃昆輝及會談的當事人辜振甫都清楚說明沒有九二共識,但馬英九總統卻言之鑿鑿,想把毛澤東「謊話說一百遍就會變成真理」的話術奉為圭臬,把九二共識當成神主牌,以為只要像謁陵或告別式一樣「一拜、再拜、三拜」,一直拜下去臺灣人就會認為九二共識是真的。但是馬總統可能不知道安徒生童話故事「國王的新衣」早就告訴世人,國王和他身邊的騙子所編織的謊言,只要走上街頭立刻就被天真的小孩揭穿,讓眾人都知道國王根本沒有穿衣服,所以,謊話說一百遍仍然是謊話,不會變成真的。
最近馬總統又針對九二共識發言,被當時身為陸委會主委的黃昆輝主席痛斥為一派胡言,黃主席說,馬總統當時是陸委會的副主委,對於整個過程知之甚深,而且當時所有與談人都否認有九二共識,只有他一直說有九二共識,難道眾人都失憶,只有他一人獨醒嗎?而且檢討過去這幾年,馬總統何時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過「一個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在APEC或是與中國各種談判中何時「各自表述」過我們的立場?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馬總統一直在講的九二共識是除了自我矮化以外,我們看不出還有什麼其他的作用,馬總統身為被共產黨殲滅的國民黨後裔,其今天的行為應該會讓國民黨的列祖列宗們蒙羞吧!而且遺憾的是,這種蒙羞的行為還會繼續延續下去。最近現任的朱主席將要進行朱習會,然更誇張的是,朱習會竟然是黨政不分,即他們要帶6位現職的部會首長、公務員去參加朱習會,雖然他們說是請假前往,但這更是一種掩耳盜鈴的行為,政府再繼續這樣的敵我不分,然後把謊言說成像是真的一樣,則真的是國人的悲哀!謝謝。
主席:請周委員倪安發言。
周委員倪安:(9時40分)主席、各位同仁。本周適逢蘇起提出「『偽』九二共識」15周年,朱習會亦將於下周舉行。然而,堅毅的台灣人無須理會一小搓人的以文亂政,更不必入中國的小道。九二共識的出現乃是2000年大選後,台灣人民以選票否決國民黨的正當性由陳水扁當選總統之時。當時的行政院已成看守政府,儘管李登輝總統仍極具影響力,卻僅歸屬於他個人。在未獲許可下,陸委會主委蘇起卻於4月28日提出莫須有的「九二共識」,擺明是在設計台灣使台灣人民落入國共內戰體制的陷阱當中。
中國代表權問題曾經爭議很大,國際社會主要的成員國提過「兩個中國」尋求解決。國共雙方卻都在玩零和遊戲,國民黨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要消滅共匪。不過,國共間如何鬥爭畢竟是中國權力集團間的私事,與台灣人無關。二戰中曾任美國海軍情報官與外交官的George Kerr在「被出賣的福爾摩沙」中便指出,中國人不認為台灣是中國的,對台灣的情報非常少也錯誤百出,正可佐證中國人謀奪台灣的陰謀。
其實,國共間因相互猜忌,九二年並未簽定任何條約。雙方對於「一個中國」雖互不爭執,亦不過是國際政治慣用的擱置爭議技倆。可笑的是,蘇起卻自認為偉大創舉。然而,難道行政可以沒有倫理嗎?當時的李登輝總統,和現任台聯黨主席的前陸委會主委黃昆輝先生等皆否認有九二共識。連關係最直接的辜振甫先生生前也表示「沒有九二共識」。蘇起是什麼東西?敢僭越前輩與長官,以文亂政?
中國國民黨由於已失民心,為求權力不惜與中共聯手。去年選舉慘敗後這個敗德的集團更一意孤行!因此,為了龐大利益朱立倫更毫不避諱地要會見習近平。台聯唯一能做的就是積極修法處理叛國罪與賣台罪,待時機成熟再依法處理!
沒有九二共識!沒有九二共識!李前總統及當時的陸委會主委黃昆輝先生都是這麼說的。謝謝。
主席: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均已發言完畢。另有陳委員碧涵、陳委員鎮湘、鄭委員汝芬、王委員育敏及黃委員志雄針對國是論壇提出書面意見,列入紀錄、刊登公報。
陳委員碧涵書面意見:
創新驅動時代 打造自有品牌
在過去人們相信:要有好的生活,就要一分努力一分收穫,而且人定勝天。現在,已是創新趨動的時代,一切都仰賴著人類的創意!臺灣,在科技快速創新趨勢下,漸顯疲態,拼命追趕,產業的動能似已漸漸不足了。
主要是,經濟部技術處調查統計資料顯示了:97年至102年的臺灣代工製造業已從7萬7,611家上升至8萬1,012家,五年內成長了3,401家,每年代工業平均增加680家。人們稱「代工業」為「勞力密集型產業」,民國62年政府以十大建設政策扶持電子代工業,創造了臺灣經濟奇蹟;電子代工業為臺灣奮鬥了42年,竟然還能走到今天,這算不算是另一種奇蹟?我們不禁要問,少有加值空間的代工產業會是臺灣僅有的未來希望嗎?
電子業是高科技產業,廠房越蓋越大,技術越來越先進,但是工廠裡的機台都是國外進口,我們究竟擁有多少關鍵技術?我們雖不斷追趕,但技術卻總是落後韓國、日本!臺灣引以為傲的高級代工業,關鍵技術卻大多數都拿握在先進國家手中,我們也缺乏創造消費需求及市場趨勢的命題能力。在爭取代工訂單時,總在微薄的利潤中耗費心力,有時還要付出「血汗工廠」的譴責代價,這不應該是我們的政策與價值?
十餘年來我國經濟勉強維持2.06%至3.8%的成長,臺灣要走向何處?再求生機?許多專家學者普遍認為臺灣經濟發展瓶頸因素之一就是臺灣的「代工模式」,產品不但附加價值低,又缺乏核心技術,少有自有品牌,多數利潤都被跨國公司所享有。政府極力推動產業創新,引領企轉型研發打造自有品牌,獲利才能提高,勞工才能享有應得的勞動利潤,國家才能提升長遠競爭力。
我們要積極找回流失在全球滾動的研發人才,臺灣一定要走自己的路!
陳委員鎮湘書面意見:
尼泊爾震災的啟示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上週六(4月25日)有「世界屋頂」之稱的尼泊爾,發生規模達芮氏7.8級的大地震,造成傷亡超過萬人的慘劇,政府在第一時間內即表達關切,並捐贈30萬美金外,包括多位國軍特戰部隊退伍的弟兄在內,由民間慈善公益團體,自組搜救或醫療隊,相繼前往救援,真情流露出人道關懷的愛心,充分展現「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本席表達高度肯定,期望政府能夠積極協尋目前尚有幾位失聯國人的下落,尼泊爾災民能夠早日走出陰霾,勇敢站起來再出發。
由於氣候極端變化,災害是一次比一次擴大,帶給人類威脅是一次比一次強烈,發出的警訊絕對不能輕忽低估。尤其,台灣是世界有感地震最多的地區之一,「921」大地震的傷害,相信國人至今記憶仍刻骨銘心。基於地球村一員,我們必須要珍惜上蒼給予的寶貴資源,重視環保生態的維護與綠能替代,才能避免或減少大自然的無情反撲,降低災傷害程度,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席由衷期望政府能夠藉由這次尼泊爾震災,全面檢討我國災防與救災的機制及作為,期能更完善盡美外,也要提出以下幾點淺見謹供參酌:
一、全面進行總體檢
政府除了要教育人民「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災防觀念,各縣市政府更要未雨綢繆,對於住屋建物耐震強度,進行全面總體檢,採取必要的妥適措施,期使人民可以住得安全與安心。
本席認為,一般建物與公共建築,至少要以能承受「921」的震度為底限,甚至標準還要再提高,尤其對地震斷層帶的建物更要嚴格落實。政府須針對天災人禍,持續檢視法令規章須與時俱進,期使建物耐震級數須禁得起災害檢驗的規格要求,不足之處立刻修法補強,才能「有備無患」,這是政府當有的責任,也是人民須有的共識,這樣國人的生命財產才會更有保障。
二、廣儲後備善用後備
災變發生不外是突發性及有預警性兩種。本席主張像颱風、土石流等「有預警」的天災,應依「災防法」,視災情程度循序漸進,由地方政府到中央,層層負起執行救災責任,國軍視狀況漸次投入;至於像地震、海嘯等「突發性」會造成國家級危害的天災,國軍當然不待命令,要全力、快速投入救災。
只要是一般性災害,應借鏡美國由國民兵優先擔任救災工作的做法,妥適運用百萬後備戰力擔負救災要任,國軍則扮演有效後援、國家總預備隊的角色;否則動不動就用兵力有限的常備部隊,不僅易使「師老兵疲」,更影響官兵戰訓本務,使戰力難以提升。
然而,美國民兵能夠擔任各種救災任務,是因「有計畫、有步驟、有訓練」的結果。因此,為使後備部隊能發揮更大戰力與功能,後備組織必須針對震災、風災、水災、疫災、毒災、化學、生物與土石流等各種災害,將具有各種災害防救的專長人才,予以管制、編組、訓練、考成與運用,並藉各種災害演練驗證,以活化後備戰力,達到「廣儲後備,善用後備」的目標。除此,充分發揮替代役功能,也成為救災的重要資源。
三、化民力為我力融我力於戰力
有鑑於救災已經是常態性不可避免的任務,政府當秉持「寓動員於救災」的思維,強化動員機制,充分運用民間充沛的人力與物力資源,藉由救災演練驗證之機,進行各種想定的救災訓練,嚴格檢討並律定作業程序與行動準據,期能提升災防與救災能量,並建立全民參與,達到「化民力為我力,融我力於戰力」的效能目標。
鄭委員汝芬書面意見:
題目:食藥署應改善邊境查核人力及制度
食品藥物管理署主管業務範圍的產品,大部份都是民眾日常生活上必需的產品,但是不斷的爆發的食安、藥安事件,讓消費者食、用的安全產生危害及影響。全台查進口邊境人力明顯不足,每年食品申報達六十萬件,這麼多的申報件數,是不是因人力不足,所以產生便宜行事的行為,導致查核不實的狀況發生。比較鄰近國家日本於二○一二年輸入查驗約二一八萬件,但日本邊境查驗有三十二個檢疫所;三九九名正式編制之食品衛生監視員辦理。
台灣邊境查驗官員平均每人每日需要審案近百案,含親赴貨櫃場查核或抽取樣品,這些查驗員若真依規定每日需隨機抽樣、並親自查證貨櫃內品項來源、以及親自取樣送驗,依此標準作業,食藥署同仁工作份量及負擔實在太重。
因人力不足且工作繁重,導致國內通關查驗常因陋就簡,多以書審代替實質查驗,當被抽中實質查驗時就請業者代理報驗,業者主動替政府官員先行打開貨櫃,並將欲查驗之產品代官員取樣,導致國內邊境查驗產生問題,很容易潛藏或衍生出重重弊端。
本席在此呼籲相關部會應正視邊境查核出現的人力問題,提出下列建議:
1.目前港埠查驗作業係屬例行性作業,且多涉通關業務,很容易造成系統性或整體性管理失能,甚至有出現弊端之潛在風險,建議食藥署應將業務檢測督考列入例行公務程序,建立透明內外部稽核制度,並公布查核成效,以昭公信。
2.世界各國對輸入產品多採取集中查驗、抽樣及查核,指定於單一貨櫃場或特定查驗區進行查驗,食藥署在基隆港係以「人員就櫃」方式辦理查驗,會因查驗人員日日依例執行取樣作業模式,易與業者場地、人員單獨作業及基隆貨櫃場地的多變化性,出現疏漏,要如何杜絕外界認為食藥署邊境查驗採取樣品不嚴謹之指控,食藥署應痛定思痛,規劃集中查驗制度,為國人邊關食品安全查驗盡心負責。
王委員育敏書面意見:
友善職場修法 勞工幸福有感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本席先祝全國勞工朋友-勞動節快樂!昨天,衛環委員會初審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從明年1月1日起,適用勞基法的800萬名勞工都能週休二日,勞工的正常工時修正為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本席提案的「彈性工時條款」,昨天也初審通過,剛好送給全國勞工朋友一份實用的勞動節賀禮。
根據主計總處的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結果,提供彈性工時等鼓勵生育的工作環境,有助於提升有偶女性的生育意願。觀諸亞洲鄰近國家,日本的勞動基準法訂有彈性工時相關規定,我國的現行法中,雖也有賦予公務人員工時彈性化的法源,但只適用於公務員,並不公平。
新修正的勞基法第30條實施後,勞工若有照顧家庭成員的需要,無論是育兒、照顧長輩或生病的家人,可在一小時的範圍內,彈性調整每天上下班的時間。本席認為,彈性工時的實施,不僅有助於營造友善勞動職場,提升女性生育意願,亦可協助勞工兼顧工作與家庭,進而提升勞動參與率。
本席就任立委以來,陸續推動「性別工作平等法」修法,將有薪陪產假由3天延長為5天;收養未滿3歲兒童的受雇者,也可比照育有親生子女的勞工,在試行收養階段,即可向雇主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不論是修正性平法或勞基法,本席提案修法的目的,都是為了打造更友善的工作環境,讓勞工得以在就業與照顧家庭之間取得平衡,避免勞工因缺乏育兒支持而離開職場,間接造成國家勞動力的損失。
展望未來,本席將持續推動友善育兒的法案,例如「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3條修正案,便是放寬目前企業托兒的適用門檻,凡是僱用員工30人以上的雇主,都必須設置托兒設施或提供適當的托兒服務,協助勞工分擔育兒責任,滿足勞工的托兒需求。本席期勉勞動部,各項政策立法的規劃與執行,必須貼近勞工的需要,有效回應勞工的訴求,才能讓勞工朋友幸福有感。
黃委員志雄書面意見:
主席、各位同仁:
事實上台灣高教整併與退場已迫在眉睫,教育部宣示將在今年對高教開刀,本席也樂見教育部終於要真的動起來,而不是只停留在做報告上面,尤其本席認為與其要求私校自己動手,不如先從國立大學進行整併,試問目前國立大學整併方面是否有任何具體進度與計劃?進一步檢視教育部所提出的高教轉型退場,必須要一手棒子一手蘿蔔,結果看了半天還是看不到誘因與輔導轉型機制何在?雖然教育部說將透過扣減招生名額、獎補助款等方式,評估學校是否合併、退場,但是影響恐怕有限,未來大學還是招得到學生的繼續招得到,招不到還是招不到。以學校退場輔導方面,教育部提出四個可能的轉型類型,包括老人照護、兒少照顧、職業訓練、社會住宅,但這些都牽涉到地目與校舍變更,但試問一間原本的大專院校,在未有輔導機制下如何從一般大學轉為照顧機構?轉為社會住宅?轉為職業訓練?教職人員的教學對象如何從一般大學生轉換為非學生?光是人力需求、執照、軟硬體設備、大量的校舍改建等都與之前的大專院校不同,如何在未有準備之下說轉型就轉型?另方面過去本席在質詢高教退場轉型時,就一直提到雖然大學招生科系須符合產學需求,但是也必須考量到部分專業系所雖然人數少,但就業市場確實有其需要性,絕不能單看招生人數,有些具有獨特、專業技術的系所,雖招生人數不足,但對於台灣產業與就業市場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就不該面臨退場。因應高教轉型退場,部分學校在這時認為,要提升大學競爭力,教育部應該先鬆綁管制,從學程、學制、學位、以及教授聘任與升等都應該給予鬆綁,本席認為這樣的想法確實有其合理之處,但是相對的,在這資訊公開透明的年代,大學的各項財務狀況、花費細項、新生報到註冊率等,其實也應該相對地公開,在所有資訊都公開透明的情況下讓學生有所選擇,也讓大學攤在陽光下公平競爭,這樣未來如果管理鬆綁或是調漲學費才能更理直氣壯。
主席:國是論壇到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