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8屆第8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時  間 中華民國104年10月12日(星期一)9時5分至12時26分

地  點 本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主  席 陳委員碧涵

主席:出席委員已足法定人數,現在開會。進行報告事項。

報 告 事 項

一、宣讀上次會議議事錄。

立法院第8屆第8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議事錄

時  間:中華民國104年10月5日(星期一)上午9時至下午12時7分

中華民國104年10月7日(星期三)上午9時2分至下午12時29分

中華民國104年10月8日(星期四)上午9時2分至上午10時57分

地  點:本院群賢樓101會議室

出席委員:黃國書  賴振昌  蔣乃辛  鄭麗君  孔文吉  許智傑  陳淑慧  陳亭妃  陳碧涵  何欣純  黃志雄  高金素梅 呂玉玲  陳學聖

   委員出席14人

列席委員:江啟臣  鄭天財  潘維剛  薛 凌  羅明才  盧秀燕  黃偉哲  李昆澤  許添財  李桐豪  顏寬恒  邱文彥  楊瓊瓔  蕭美琴  呂學樟  葉津鈴  蘇清泉  陳歐珀  吳育仁  姚文智  林滄敏  陳怡潔  簡東明  王惠美  林德福  楊麗環  劉櫂豪  周倪安  陳明文  鄭汝芬  吳秉叡  李貴敏  段宜康  管碧玲  田秋堇 

   委員列席35人

列席人員:

(10月5日)

 

 

國立故宮博物院           院長

馮明珠率同有關人員

 

(10月7日)

 

 

文化部                   部長

洪孟啟率同有關人員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董事長

陳國慈

 

行政院主計總處           專門委員

陳莉容

 

(10月8日)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主任委員

蔡春鴻率同有關人員

主  席:鄭召集委員麗君

專門委員:謝淑津

主任秘書:劉其昌

紀  錄:簡任秘書 郭冬瑞 簡任編審 陳碧芬 專  員 江凱寧

報 告 事 項

一、宣讀上次會議議事錄。

決定:議事錄確定。

(10月5日)

二、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本日議程有委員黃國書、鄭麗君、蔣乃辛、陳淑慧、賴振昌、許智傑、黃志雄、陳亭妃、何欣純、陳明文、周倪安等11人提出質詢,均經故宮博物院馮院長及相關人員即席答復說明。另有委員呂玉玲、陳碧涵、楊瓊瓔之書面質詢列入紀錄,刊登公報。)

決定:

一、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以書面答復者,請相關機關於2週內送交個別委員及本委員會。但委員另行指定期限者,從其指定。

二、本案報告及詢答結束。

(10月8日)

三、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率所屬單位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本日議程有委員黃國書、黃志雄、鄭麗君、蔣乃辛、陳碧涵、賴振昌、何欣純等7人提出質詢,均經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蔡主任委員及相關人員即席答復說明。另有委員陳亭妃、陳歐珀、呂玉玲、黃志雄、許智傑、陳淑慧之書面質詢列入紀錄,刊登公報。)

決定:

一、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以書面答復者,請相關機關於2週內送交個別委員及本委員會。但委員另行指定期限者,從其指定。

二、本案報告及詢答結束。

討 論 事 項

(10月7日)

一、審查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文化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案。

二、審查105年度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預算案。

(本日議程採綜合詢答,委員陳碧涵、高金素梅、孔文吉、賴振昌、黃國書、蔣乃辛、陳亭妃、何欣純、許智傑、黃志雄、鄭麗君、陳淑慧、陳歐珀、許添財、陳學聖等15人提出質詢,均經文化部洪部長及相關人員即席答復說明。另有委員呂玉玲、黃志雄之書面質詢列入紀錄,刊登公報。)

決議:

一、第一案及第二案均報告及詢答結束,另定期繼續審查。委員對本日詢答單位105年度相關預算有提案者,請各委員辦公室於10月16日下午5點前,將提案送交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彙整。

二、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以書面答復者,請相關機關於2週內送交個別委員及本委員會。但委員另行指定期限者,從其指定。

臨 時 提 案

(10月5日)

一、有鑑於博物館設立目的除蒐藏、保存及展示典藏品外,也肩負人才培育及教育推廣的功能。近年故宮參觀人數持續成長,104年參觀人數甚至已經超過540萬人,然對於學生族群來說,即使104年已開放持學生證可免費參觀,但由於人潮過多,學生前往故宮參觀意願仍不高,博物館教育功能大打折扣。爰提案要求故宮博物院考量博物館身兼教育推廣責任,研議在每週選一日或每兩週選一日設定為「學生日」,該日開放專供學生免費參觀,讓博物館的教育功能發揮更大效益!

提案人:蔣乃辛

連署人:陳淑慧  黃志雄  何欣純  鄭麗君

決議:照案通過。

(10月7日)

二、文化部管理之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為國家最高藝術表演殿堂,因105年度辦理兩廳院營運屆滿30年之戲劇院老舊設備汰換、歌劇院公共服務系統增設及劇場基礎設施改善工程等計畫,休館期間將進行主體工程及內部設施全面工程更新維護。建請文化部專案補助該中心上揭計畫,並排除公務預算統刪範圍,全力支持我國藝術能量之精質化,以符國人深切期待。

提案人:陳碧涵

連署人:孔文吉  高金素梅 陳學聖

決議:修正通過。

三、「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計畫」計畫已列為愛台12建設之一,計畫年度累計執行支用比明顯偏低,推動執行上有嚴重延宕之情形;是以要求文化部於計畫執行期程,須按各年度「季管考」函報本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由委員會委員共同監督執行。

提案人:陳碧涵

連署人:孔文吉  高金素梅 陳學聖

決議:照案通過。

散會

主席:請問各位,上次會議議事錄有無錯誤?(無)無錯誤,確定。

繼續進行今天的議程。

二、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討 論 事 項

一、審查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公務預算案。

二、審查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所屬科學研究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

主席:本日議程一併就上述三案進行報告、詢答及處理,有關中央研究院公務預算案及中央研究院所屬科學研究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審查處理時,委員增刪提案請於上午10時前提交,我們馬上整理,然後就按照程序進行。

現在請中央研究院翁院長就上述三案一併進行口頭報告。

翁院長啟惠:主席、各位委員。欣逢大院第8屆第8次會期,承蒙安排報告本院105年度施政計畫及收支預算案,深感榮幸。目前國家財政雖顯拮据,然而大院仍鼎力支持學術研究,使本院研究人員得以在優質環境中,專注從事創新及前瞻性研究。啟惠謹代表全體同仁向各位委員致上最誠摯的謝意。

過去一年來全球景氣復甦不如預期,極端氣候變化對人類生存發展衝擊日益劇烈,國內也面臨接連而至的經濟成長遲緩、專業人才流失及國際節能減碳壓力漸增等嚴酷挑戰,如何協助臺灣於知識經濟時代維持國際領先地位,於逆境中鞏固國家競爭力,實為知識分子不可迴避之重任。

為積極提振國家成長動能,明(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科技發展計畫預算提升4.9%,首度突破千億大關,本院在行政支出及總體科技計畫預算編列也提升1.99%。肩負著社會對頂尖研究機構的期盼,本院盼望藉由穩定的科研經費,配合前瞻的策略,深化知識探索,以增進人類福祉及回應社會需求。期以本院充沛且優質的研究成果,厚植國家發展基礎,帶動經濟創新轉型,並兼顧環境永續發展,使臺灣再創高峰。

在研究領域方面,本院同時注重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與解決問題的創新研究,以原創、尖端為原則,進行跨領域整合;且致力於將研究成果貢獻於產業發展與升級,以回饋社會。

在人才培育方面,鑒於國內面臨人才流失危機及供需失衡的警訊,如何縮短產學落差,培養具備探索未知及突破框架的優質人力,強化「人才」、「科技」與「經濟」三層面的鏈結,為本院當前的重要目標。本院除重視博士生與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培育,使其能與產業接軌,串連基礎研究與創新研發;亦積極延攬人才,以增強國家競爭力。

在社會貢獻方面,持續以紮實的學術研究回應社會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正面迎向各種不確定的挑戰。為尋求國家永續發展及經濟成長,本院刻正針對《深度減碳》及《臺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的議題進行研議,將提出具體因應對策供政府施政參考。

展望105年度,配合籌劃多年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即將完工啟用,屆時透過不同單位的合作,基礎研究將得銜接轉譯研究,乃至於動物、臨床試驗及產品開發平台,可望發揮生技研發群聚效應,加速國內新藥開發腳步,將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具社會價值的產出,以提升我國生技研發能量。園區開發過程中,大院屢賜助力,謹此致謝。

以下就推動創新尖端研究、培育傑出研究人才,以及積極貢獻社會等施政重點報告如下:

壹、施政重點

一、推動創新尖端研究

本院以優質的基礎研究為基石,掌握關鍵技術的自主能力,不受限於既有領域的疆界,以跨領域整合及廣闊的國際視野,激盪出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從而建立具國際競爭優勢與在地關懷的學術社群。

(一)厚植基礎研究 強化跨域整合

在本院眾多科學研究計畫中,近期有數項重大跨領域研究成果,備受國際矚目,如:反物質太空磁譜儀(AMS-02)計畫已搜集680億個宇宙線事例,並顯示暗物質是個可能的高能量反電子源;藉天文望遠鏡ALMA觀測,發現巨型分子氣體旋臂,能深入瞭解大質量恆量的形成過程;證實大氣中活撥分子克里奇中間體為懸浮微粒與酸雨的重要成因;發現硒蛋白品管系統,可精準辨識及偵測蛋白質正常與否,提供醫療策略新思考方向;創新微脂體聯合療法,大幅改善腸癌藥物療效;研究人類胚胎內生殖細胞基因傳遞的動態過程,有助於瞭解人類不孕症;透過先進的分子影像技術,提供準確的疾病標的和醫學影像檢測;發現提升植物對病蟲害防禦力的胜,可減少農藥使用量等,均被各界視為是天文探索、環境變遷、疫苗研發與醫療技術創新的重大貢獻。

本院人文與科技整合型研究,在國際上相當具有特色,並已逐漸展現具體的成果。如結合大氣、海洋、地球、生態、社會與經濟等跨學門的環境變遷研究,全面瞭解臺灣都市及原住民部落遭受天然災害的風險因素,以增進人類因應環境變遷之能力;陸續完成「中國史新論」系列專書,整合法律史、醫療史、科技與中國社會等跨學科研究成果;考古團隊運用精密儀器於澎湖海域發現11處沉船標的,極具研究價值;將資通訊的數位科技運用至人文社會學門,建立新的研究典範,如持續建置「地圖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及「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為國內唯一針對歷史GIS(地理資訊系統)圖資數位典藏機構,並設立數位文化中心,推動數位人文學研究。

綜觀本院105年度的研究重點,在數理科學方面,為使研究成果能與國際趨勢接軌並兼顧環境永續發展,爰加強材料、能源,與化學生物學等跨領域研究,如新穎量子材料之物性研究,開發新材料的經濟價值、高效率電池材料與綠色能源技術、跨國天文研究計畫;其次,為提升全民健康與醫療成效,致力於化學探針及藥物開發,研發監測癌症生長及轉移的技術平台,緩和神經性退化疾病及影像技術研發,以先進奈米材料之技術,協助達成簡易、快速、準確的臨床檢驗;最後,為加強國土安全與環境保護,建構災害預警系統或方法,以期降低或避免未來自然災害的衝擊,如大地震預測及預警,臺灣海洋及陸地水域生地化系統整合研究等。

在生命科學方面,主要著重人類健康及疾病等研究,從系統生物學擴展至醫藥之醣科學應用,如癌症研究、免疫療法與疫苗發展、細胞顯影與結構分析、遺傳演化與基因體研究、發現藥物標靶及蛋白質結構為基礎之藥物設計與研發、建置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誘發性多功能幹細胞庫及健康雲跨領域研究等;其次,透過農業生技提升農作物產值,創造農業價值,如開發相關生物技術系統以改良重要農作物及生質能科技研究、發掘控制植物生長、發育的功能性基因、擴大本土藥草研究;為保育生態環境,進行海洋及陸域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研究、演化遺傳與基因體研究等。

在人文及社會科學方面,為深耕跨學科研究,人文研究聚焦於臺灣重要史學領域,及本院極富學術聲譽的明清與近代思想史研究,研究團隊亦聞名於世;社會科學領域則著重以經濟學研究途徑貫穿政治、法律、社會福利、人口規劃、家庭教育等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的課題,除建置大型資料庫提供社會科學研究,並定期提出我國總體經濟預測及賦稅改革、人口政策、高等教育、醫療保健等政策建言。

另為傳承與融合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及客家文化研究,持續探討臺灣南島語系語言學,並建置各語料庫,重振如魯凱語、邵語、鄒語、布農語、卑南語等語言,以保存及維護原住民族文化。持續推動「客家族群歷史與社會變遷:臺灣、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的區域性比較」,藉深入瞭解客家二次移民的過程及客家方言調查研究,進一步分析族群接觸與互動適應等情形。

(二)建立學術評鑑

完善的學術評鑑制度為提升學術研究水準的重要依據。而健全的學術評鑑指標,應涵蓋「學術成就」、「人才養成」、及「社會貢獻」等三大面向。「學術成就」的衡量標準,除論文及專書出版外,更著重論文被引用程度、受邀至學術會議發表演講及在該領域獲得的國際殊榮與獎項、獲得專利與技轉數等;如最近一年本院研究人員受邀演講者逾315人次,擔任主講人及主辦人逾57人次,充分彰顯本院學術研究實力。而「人才養成」則著重評估培育而成的年輕菁英能否有好的出路及發揮所長;至於「社會貢獻」則廣為評估服務及研究成果對社會的影響力,方能呼應各界對學術濟世的深切期許。

另針對研究單位績效,除有國際諮議委員會定期所給予的建議與評估外,尚有每5年辦理一次的三大學組學術評鑑及學術競爭力報告,檢視全院優勢領域之整體發展。本年適逢辦理數理科學組評鑑作業,共邀集4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至本院實地訪察,並與研究人員訪談,成效甚佳。

(三)國際合作及交流參與

本院的研究橫跨數理科學、生命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三大領域,不但彙集一流的學術研究人才,且擁有尖端的儀器與設備,透過與國際學術社群的互動交流,吸引了各國優秀人才共同擴展研究能量,提升學術競爭力並豐富研究視角。

為此,本院積極參與跨國研究合作計畫,大幅提高我國在國際學術界的能見度;辦理重要國際會議,在生物醫學、亞洲研究及永續科學等重要領域,與國內外學者交流分享最新學術成果;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迄今已與42個國家、國內外361所學研究機構,簽署426個合作協議,建構全方位的學術網絡,並持續拓展與歐亞國家頂尖學研機構交流合作,為我國科技發展儲備高級研究人才;另設置「中央研究院講座」與「特別講座」,邀請國際學界重要人士造訪與演說,以擴展研究視野,且使同仁有親身互動的機會。

二、培育傑出研究人才

在知識創新的全球化時代,人力流動早已跨越國界,面對分秒必爭的人才競逐環境,需厚植頂尖研究之實力,強化培育、留用、延攬人才之機制,積極作為分述如下:

(一)廣納傑出人才

在人力方面,全院現有研究人員909名、研究技術人員94名、博士後研究人員1,057名、行政技術人員262名、約聘僱研究助理3,413名、研究生1,719名,總數有7,454名。為持續蓄積優勢領域的研究能量並開拓新領域,本院近期延攬多位傑出研究人員,並聘任謝國雄研究員為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呂妙芬研究員為近代史研究所所長、林繼文研究員為政治學研究所所長。未來仍將積極延攬及拔擢優秀人才,擴大研究陣容、完備研究制度。

為強化與國內大學及學研機構的學術交流、藉基礎科技之研發強化國內學術研究及產業發展,本院積極藉「合聘」方式,促成國內特有領域或傑出表現之學者專家,參與本院重要研究工作。截至本年8月止,國內各大學向本院合聘人數為335人,本院向各大學合聘人數為128人。

此外,本院訂有「延聘博士後研究人員作業要點」,以延攬新學成的博士畢業生,為研究工作注入新血,為國家培育高階人才。

(二)興學培植新銳

為社會培育傑出的研究人才,使其具備探索未知及創新的能力,以因應國家發展的快速變遷。本院已與國內10所研究型大學合作設立「國際研究生學程(TIGP)」,透過全英語的國際化教育研究環境,培育富創造力且具國際觀之跨領域研究人才。TIGP博士生畢業後多為知名學術機構或跨國企業研究單位延攬,持續展現對學術研究之熱忱。

本院亦積極與各大學合作開辦國內「博士班學位學程」,以具有前瞻性及競爭力的跨領域研究為主題,規劃學程的發展方向,並發揮各自優勢,目前共有163名博士生就讀,未來更將持續整合,並擴增學程範疇至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另為改善當前科學教育的困境,自103年起,首度與陽明大學合作推動「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由近30位院士及研究人員開設講座,透過大一大二不分系的跨學科訓練,盼培育兼具人文與科學素養的新世代多元人才。

()多元獎勵優質研究

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最寶貴的資產,本院透過獎勵機制等誘因,支持同仁突破框架,創新研究,並依不同目的分別設立「深耕計畫」、「前瞻計畫」及「永續科學研究計畫」等,藉此發掘具潛力的新世代學者,給予穩定的經費支持,俾使研究人員得以潛心研究,進而開拓嶄新的知識領域。近年來,已執行71件「前瞻計畫」,而「深耕計畫」則已有81位傑出資深研究人員於各重要領域,開展具國際競爭力之研究課題;另持續推動22項「永續科學研究計畫」,明年將著重研發減碳技術,提高我國能源自主能力,並協助政府加強食品安全管理與規範,確保民眾飲食健康。

為鼓勵國內年輕學者,從事創新性的研究,設立「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20年來已培育出諸多傑出研究新血,今年共選出1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得獎者。該獎近年來競爭激烈,更充分彰顯其學術意義。另設有「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協助國內外博士候選人完成其博士論文,每年均有超過60人申請,競爭激烈。至今已培養400多位博士,厚植該領域人才。

三、積極貢獻社會

(一)加速專利技術移轉

本院致力於將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具社會價值的產出,最近1年共獲得114項專利,在尖端儀器、先進材料與技術、疫苗與藥物等領域的研發,迭有成果,並陸續技轉予國內產業界,關於技轉成功案例請參閱附件8(第104頁)。至本院科學研究基金成立後,技轉及育成之成效請參閱《科學研究基金105年度附屬單位預算案》書面報告。

(二)研提政策建議書

學術研究的最終目標在於改善人類生活,維護生態環境永續,並解決當代社會面臨的迫切課題。本院自97年起,陸續選擇重大議題並組成研究小組討論研議,並提出具體因應策略。本院已提出13本政策建議書,除供政府施政參考,亦使社會各界共享學術成果。

邇近,鑒於本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將於巴黎簽訂新氣候協議,以及近來臺灣經濟遲滯等嚴峻挑戰,本院分別針對《深度減碳》及《臺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兩項議題進行研議,期望就深度減碳的發展方向與策略,及創造有利經濟成長的環境等面向,研擬策略,提出建言,以尋求國家永續發展並強化競爭優勢。

(三)均衡區域發展 善盡社會責任

為協助南北區域科技、人文與產業之均衡發展,本院特推動設立「南部院區」;先期規劃已獲政府支持,續進行綜合規劃。南院將著重「前瞻技術」、「光電、綠能」、「農業生技」及「考古」等研究領域;發展初期將整合南部既有研究資源,與周邊產學研單位及地方政府緊密合作,以擴大群聚效應,帶動區域學術與產業發展。

在高等研究已形成聚落並生根茁壯的首都,本院善用既有的優勢領域,結合北部產學特色,藉與臺北市政府簽署「臺北市生技產業聚落發展計畫」,將匯聚本院優質研發能量暨即將啟用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輔以南港區三鐵共構的交通樞紐優勢,打造國際級生技產業廊帶。

為提升臺灣的國際學術能見度,本院擔任臺灣國際級獎項一「唐獎」的評審單位。該獎項係由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設立,旨在推動國內外「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等相關領域之研究。首屆唐獎評選暨頒獎已圓滿落幕,深受國際肯定及重視;第二屆唐獎之提名已於本年5月展開作業,將於明年進行評選工作,6月間公布得獎名單,本院盼能因此開創格局,影響世界的研究方向。

貳、本院105年度預算編列情形

104年度公務預算執行情形

一、歲入部分

全年度預算數為1億2,607萬5,000元,載至8月底止,累計分配數為7,895萬9,000元,實際收入數為9,361萬8,608元。

二、歲出部分

全年度預算數為154億9,347萬5,000元,截至8月底止,累計分配數為100億3,503萬3,000元,累計支出數為90億3,970萬9,975元。

105年度預算案配合施政計畫編列之情形

一、歲入部分

本院105年度歲入預算案計編列1億2,729萬3,000元,較104年度法定預算數1億2,607萬5,000元增列121萬8,000元,主要係「場地設施使用費」增加收入所致。

二、歲出部分

本院105年度歲出預算案計編列154億643萬2,000元,係包括總體科技計畫、科技部專案核給計畫、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等計畫,各項計畫來源預算編列情形分析如下:

一)本院105年度歲出預算案行政支出及總體科技計畫計編列106億5,360萬4,000元,較104年度增列2億750萬5,000元,成長1.99%,其中:

1.「基本行政需求」編列3億5,529萬9,000元,較104年度減列1,707萬2,000元,負成長4.58%。

2.「總體科技計畫」編列102億9,830萬5,000元,較104年度增列2億2,457萬7,000元,成長2.23%。

(二)「科技部專案核給計畫」編列3億2,812萬9,000元,含創新轉譯農學研究計畫外加額度4,136萬4,000元、健康雲跨領域研究計畫4,550萬元,重大疾病之新藥與疫苗計畫外加額度7,126萬5,000元、打造世界級蛋白質研發重鎮計畫1億7,000萬元。

(三)「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不含營運經費)編列39億3,669萬9,000元(含科技計畫經費5億2,169萬9,000元、公共建設經費34億1,500萬元,104年度起納入科研基金辦理),較104年度減列2億4,935萬9,000元,負成長5.96%。園區係供經濟部、科技部、衛生福利部及本院等共同使用。

(四)「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為本院協辦計畫,計編列4億元(103年度起納入科研基金辦理),較104年度減列2億5,099萬元,負成長38.56%。該計畫經費係由二十餘家醫院與本院共同使用。

(五)「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編列8,800萬元,係為第1年購地費用,本計畫先期規劃報告於104年7月由國家發展委員會邀集相關單位審議,並發函表示:本院所提先期規劃,確有助於南部地區產學研之發展,原則支持。

另藉年度預算審查的機會,特別說明本院預算結構如下:本院係屬公立學術研究機關,政府挹注的經費為從事基礎研究的命脈,惟預算結構特殊,不若一般政府機關或學術單位多由業務費支應人事費、水電費與設施之維運費用,而將科技預算全數投入研發;本院則統由科技預算支應上開各項費用及退撫,先天上負擔沉重。

105年本院「總體科技計畫」預算數為102億9,830萬5,000元,按用途別區分為用人費、維運費及研究費,其中用人費由44%成長至51%,已逾5成;如加計維運費,則近6成5屬於維持基本行政運作的「基本額度」,屬「自主額度」的研究費則壓縮至不足4成。與國際頂尖研究機構經費充裕的情況相較,本院研究發展實難事竟全功。

、結語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年5月公布「2015年全球競爭力評比」,我國表現較去年進步2名,在亞洲排名第3,僅次於香港及新加坡,顯示臺灣儘管地狹人稠、資源不豐,但仍能善用有限資源,展現優勢,立足國際。

本院明年度的施政重點,將秉持良好的學術傳統與研究基礎,以基礎研究動能帶動我國在國際競爭力之提昇及社會蓬勃成長的良性循環;並持續藉由研提政策建言,在國家政策與制度及社會發展中,導入學術研究的創新活水,以克服各項艱難的挑戰,邁向永續發展。

然而,頂尖學術研究仰賴豐沛且持續的資源與優質人才,方能開拓新知,從而引領國家發展。本院105年度各項經費需求,皆本於資源共享與撙節開支的原則,並考量全院未來發展及研究實際需要而編列,敬請大院鑒察並予以支持。

以上報告,敬請各位委員不各指教。謝謝!

主席:現在開始進行詢答,每位委員詢答時間為10分鐘,得延長2分鐘;至上午10時截止登記。委員如有臨時提案,請於質詢結束前提出;處理提案時,若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援例不予處理。

首先請陳委員亭妃發言。

陳委員亭妃: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本席要請教翁院長有關中研院南部院區的問題,大概7月份的時候,先期報告就已經出來了吧?

主席:請中研院翁院長說明。

翁院長啟惠:主席、各位委員。對。

陳委員亭妃:這份先期報告出來之後,就確定這整個計畫是沒有問題的吧?

翁院長啟惠:我們8月接到行政院核定的消息。

陳委員亭妃:8月份核定?

翁院長啟惠:對。

陳委員亭妃:現在是10月份,請問現在的計畫預備要怎麼走?

翁院長啟惠:首先要進行土地收購,大概需要16億左右,我們的公共建設會編8億當做頭款,剩下的分10年低利償還,所以我們明年就編……

陳委員亭妃:你們的規劃作業費是0.1億,用地取得是16.8億,工程建造費是17.73億,南部院區的總金額大概需要34.63億,這是你們的函裡面所寫的,所以應該沒有錯吧?

翁院長啟惠:對。

陳委員亭妃:請問你們105年編了多少錢?

翁院長啟惠:8,800萬,先購置土地,加上……

陳委員亭妃:土地費用需要16.8億,可是你們明年只編了8,800萬?

翁院長啟惠:有一個頭款8億,也是從政府來……

陳委員亭妃:8億編在哪裡?誰比較瞭解這整個計劃案?

翁院長啟惠:我請陳副院長來說明。

陳委員亭妃:好。

主席:請中研院陳副院長說明。

陳副院長建仁:主席、各位委員。關於明年的預算編列,因為現在就要寫下來,所以是8,800萬。現在行政院和國發會要求我們做更詳細的細部規劃以後,才會核定34.63億,所以106年度以後的額度會大量增加,明年……

陳委員亭妃:所以等於是106年我們才會看到整個預算的核准就對了?

陳副院長建仁:是成長。明年度就已經有8,800萬。

陳委員亭妃:其實我們都很清楚8,800萬做不了什麼事。你自己看比例,什麼先期款,那都是騙人的啦!用地取得要16.8億,只編了8,800萬,是在騙三歲小孩嗎?這並沒有讓我們感受到真的要做。現在要期待106年,那等於一整年的計畫好像又空在那裡。

陳副院長建仁:我們有積極在爭取,才爭取到8,800萬。

陳委員亭妃:所以嘛!到目前為止,是中央研究院一直在爭取,可是上面並不是那麼關注這整個案子。從一開始提出這個案子,中央就用很多理由要求再做規劃,其實你們的規劃早就有了,可是它就用各種理由要求你們再規劃,所以你們必須再做一份先期規劃,7月份出爐,8月份才正式核備,光是這段時間,就又拖延了將近1年。現在看到預算就更好笑了,一個需要34.63億元的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竟然只編了8,800萬!這樣根本就沒辦法說服人家說是真的要做,只是好像拿一根棒棒糖哄三歲小孩。

陳副院長建仁:我們在院長的領導下全力爭取……

陳委員亭妃:我絕對認同中央研究院對這整個案子是支持的,可是現在卻沒有看到中央的決心,這樣要推動這麼大的案子是很辛苦的。因為感受到你們很辛苦,所以我們捨不得去譴責中央研究院,可是我們必須譴責行政院。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可以提升南部的產業研究和教育水平,這是非常清楚的,可是我不知道行政院對這個案子為什麼一直不敢直接表示反對,而是不斷用一些行政手段來進行干擾,這叫干擾因子啦!不斷地干擾,一下子說你們的計畫不清不楚;明明很清楚,已經說是要促進南部的產業升級,行政院卻說不清不楚,要你們趕快去做個先期規劃,又拖延了時間。現在先期規劃已經出來,8月份也核准了,結果才編了8,800萬,差太多了啦!

副院長說可能要到106年才會看到預算大幅成長,可是要怎麼成長?原先是10年計畫,現在看來應該是8年計畫,因為先期規劃是2年──104年至105年,這2年等於就沒了,因為這2年的預算就是8,800萬,接下來是規劃設計2年──106年至107年,興建期是4年──107至110年,這樣有辦法在110年讓我們看到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的完成嗎?

陳副院長建仁:我們現在所努力的就是106年和107年規劃案要加速進行,現在也在做細部規劃,細部規劃完成、土地取得以後,就可以加速規劃工程建設的部分。我們希望仍然能趕上進度,不過當然是有一點緊迫。

陳委員亭妃:根據你的瞭解,土地取得有沒有困難?

陳副院長建仁:土地取得的部分,現在我們是去跟高鐵基金會取得高鐵特定區的土地,目前已經在談了。

陳委員亭妃:地主就是高鐵?

陳副院長建仁:高鐵基金會。

陳委員亭妃:高鐵基金會就是高鐵嘛!

陳副院長建仁:對。可能今年度就能對土地取得的部分做先期的簽約。

陳委員亭妃:可以先期簽約?

陳副院長建仁:對。

陳委員亭妃:所以他們初步是沒有意見的?

陳副院長建仁:對。

陳委員亭妃:所以8,800萬有沒有可能當做訂金,然後慢慢來?反正政府又不會跑。就是說,有關土地價購的部分,如果106年有再編列比較大筆的預算,應該先處理先期建設的經費,土地價購款可以分得長一點。

陳副院長建仁:可以分期付款。

陳委員亭妃:你跟他們談的時候是分幾年?有沒有談過這個問題?是正式落成那一天把土地價購款全部付清就好了嗎?

陳副院長建仁:是的,分10年。

陳委員亭妃:你們跟他們說10年?

陳副院長建仁:對。

陳委員亭妃:但是你們的規劃並不是10年,而是110年喔!現在已經是104年了,所以分10年是到114年再清償土地價款就好了嗎?

陳副院長建仁:我們最近談完並簽訂MOU以後,才會做最後的決定。

陳委員亭妃:所以本席要麻煩副院長在簽訂MOU前繼續爭取,因為依照104年和105年預算幾近於零的狀況,106年要編列的話,我們希望能著重興建的部分,也就是建設的預算,不要再讓土地款把它吃掉,如果土地款再把興建預算吃掉的話,進度有可能會再延後。所以本席希望你們能跟高鐵基金會談,既然是10年,就等於114年再把土地價購款全部攤還,至於這10年的預算編列,當然是以興建款為優先,再每年慢慢地償還土地款,我覺得應該要這樣做才對。因為這是政府要蓋的,而政府不會跑嘛!所以我相信高鐵基金會也不會擔心買主可能會跑掉。事關國家的重大建設,大家應該坐下來好好討論出一個能夠加速完成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的捷徑。

陳副院長建仁:委員的建議很好,我們可以在和國發會及高鐵基金會協商的過程中,把這個意見做充分的表示。

陳委員亭妃:這是我們嚴正的要求和嚴正的拜託。這是國家的重大計畫,大家應該坐下來為這個方向取得最佳捷徑,不要因為現在政府的不重視,而讓你們做起來好像有很無力的感覺。我相信現在中央研究院都有這樣的感覺啦!但這是我們南部所期待的,尤其是我們台南地區,我們希望時間不要拖,未來如果民進黨執政,我相信我們絕對會全力支持,這也已經列在小英主席的規劃當中,包括她的綠能科技,其實我們的沙崙特區未來就在這個環帶當中,這對南部的科技產業是很大的提升,所以我們對此有期待,希望能夠如同你們的計畫,在110年真正完成中央研究院南部院區。可以嗎?

陳副院長建仁:我們全力以赴。

陳委員亭妃:院長,拜託一下,大家對翁院長也有期待耶!

翁院長啟惠:非常感謝委員的關心,我們會更積極的來辦理,我們要先取得土地就是希望土地的價格不會再變更,所以今年與高鐵局簽定協議後,這一切都會固定下來。

陳委員亭妃:真的很感謝,本席要代替臺南市民向院長表達謝意,我們知道中研院對於這個案子真的很積極,如果不是中研院這麼積極,這個案子早就已經胎死腹中了,所以我們是非常的感謝,也希望在這個關鍵時刻,既然案子已經核准了,就把土地先談好,尤其是要怎麼分年償還、到底哪裡是ending等,土地價購款不要去影響到興建款,這才是我們希望的,對於這個部分,再麻煩院長與副院長努力,謝謝。

翁院長啟惠:謝謝委員。

主席:請賴委員振昌發言。

賴委員振昌: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唐獎基金會委託中研院辦理唐獎評審作業,請問院長,委辦經費是多少?有沒有列在中研院的收入中?

主席:請中研院翁院長說明。

翁院長啟惠:主席、各位委員。經費都是從……

賴委員振昌:委辦經費是多少?

翁院長啟惠:1,000萬是基金會捐給中研院,沒有限制使用項目,不過基金會每年……

賴委員振昌:今年預算書編列在哪裡?

翁院長啟惠:這是基金會的預算,不是中研院的預算。

賴委員振昌:所以都切割開了,跟中研院沒有關係了?

翁院長啟惠:當然有。

賴委員振昌:這是基金會的事?

翁院長啟惠:對,但是基金會與中研院有約定……

賴委員振昌:好,沒關係,我想這部分的金額也不會很大,但是唐獎……

翁院長啟惠:其實,預算金額滿大的,我的瞭解大概是2億左右,每一年獎項的……

賴委員振昌:不管是基金會或是中研院,重點是他們用的是中研院的招牌,尹衍樑捐贈成立這個獎項是要由中研院來執行、由翁院長來統籌,請問院長對唐獎的看法如何?唐獎號稱是獎金最高的學術獎,並被稱之為東方諾貝爾,院長對此有何看法?

翁院長啟惠:我覺得這個獎的主要宗旨是永續發展,立意非常好,也很感謝尹先生……

賴委員振昌:院長,諾貝爾獎能獲得世界尊重應該是在於其公信力,而不是獎金的高低,而尹衍樑卻是一再的強調唐獎的高獎金,他是商人、企業家,他要怎麼樣是他的事情,但是中研院對這個應該要有自己的看法,因為你們的行為會影響到國家……

翁院長啟惠:對,所以……

賴委員振昌:你是否記得在2000年時,李遠哲、黃榮村推動5年500億高等教育發展計畫,想讓我們的大學能超越歐美,但是到今天的結果如何?我們花了這麼多錢,除了大學的世界排名這種虛名以外,還有什麼?都說要向上提升,但中研院、國家單位為何不向下關心?現在很多企業找不到技術人才、基層教改亂象,身為中央的學術研究機構,應該要領導學術方向,但是在5年500億的荒謬作為之後,現在又弄出個要超越諾貝爾獎的唐獎,院長,你同意嗎?你對於這個有沒有疑慮?

翁院長啟惠:我們沒有說要超越……

賴委員振昌:怎麼沒有!媒體都報導尹衍樑說唐獎要成為東方的諾貝爾,而且獎金新臺幣5,000萬,是全球獎金最高的學術獎,媒體都報導得這麼大,怎麼會沒有講!

翁院長啟惠:沒有,有關國際獎項的部分,網站與基金會都有很清楚……

賴委員振昌:也許院長沒有講,但是本席要提醒院長,他們是商人、企業家,說不定會打著你的招牌,像去年發生食安事件時說要成立食安基金,還想要找院長來幫忙,後來院長拒絕了,其實他們這種作為就是想要院長去幫頂新背書,當時院長是拒絕了,但是我要提醒你,有時候你還是要多注意一下,因為中研院是學術單位,有社會的公信力,所以對於其超然獨立的地位是需要注意的,就像外傳院長與尹衍樑的關係非常好,在中研院全力推動國家生醫園區計畫時,潤泰也把事業重心移轉到生技業,當然我們不能說這樣代表什麼,我個人沒有任何的證據,而且我也不反對政府帶頭後企業界能夠跟進,但是本席希望院長對於這個部分還是要多注意。

翁院長啟惠:好,謝謝委員的提醒。

賴委員振昌:其次,中研院是最高學術單位,有近代史研究所、臺研所、民族所等,對於今年造成爭議的課綱問題,尤其是黑箱課綱的部分,院長的看法如何?10月10日才剛過,接下來的假日就是10月25日,請問10月25日是什麼節日?

翁院長啟惠:我們從小就知道這個節日嘛!

賴委員振昌:是什麼節日?

翁院長啟惠:光復節,從小的教育是這樣教導我們的。

賴委員振昌:所以連院長都是受到教育的影響,你也認為是光復節。請問院長,鄭成功是否光復過臺灣?施琅是否光復過臺灣?

翁院長啟惠:當然。

賴委員振昌:國民黨是否光復過臺灣?臺灣到底被光復過幾次?

翁院長啟惠:對於這種太政治的議題,我希望不要……

賴委員振昌:這怎麼會是太政治的議題?中研院有台史所、近代史研究所,這應該屬於你們的研究範圍啊!

翁院長啟惠:我請近代史研究所或台史所的所長來幫我們上一課好了。

賴委員振昌:立法院質詢也有call out的嗎?

主席:所長們有來到現場。

賴委員振昌:好,請問臺灣到底被光復過幾次?施琅算不算是光復過臺灣?

主席:請中研院臺史所謝所長說明。

謝所長國興:主席、各位委員。教育和教科書寫的常和國家立場與政策有關,但學術研究有自己的看法……

賴委員振昌:對啊!我就是要聽你們學術研究的看法。

謝所長國興:我不能代表台史所的同仁,也不能代表中研院,以我個人的看法來說,鄭成功不叫光復臺灣,因為鄭成功來台之前,臺灣不是明朝的。

賴委員振昌:施琅呢?

謝所長國興:施琅則因當時明鄭有戰爭,光復這個詞要看怎麼定義,但至少嚴謹的臺灣史學界是沒有人說施琅光復台灣。

賴委員振昌:你剛剛說你是表達個的人意見,那麼中研院有沒有中研院的看法?台史所有沒有台史所的意見?我們的國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教育要給學生的是什麼都給,然後由學生自己看著辦,我們的教育是這樣嗎?歷史的事實真相應該只有一個,怎麼能把正牌進口貨與走私冒牌貨全都丟給消費者自己挑,喜歡哪個就哪個,我們的國家是這樣辦的嗎?院長覺得呢?

翁院長啟惠:委員這麼關心這個議題,我們會去做比較深入的瞭解,然後再提出報告,甚至對外界說明一下。

賴委員振昌:剛才就沒有聽到本席第一個問題的答案,臺灣到底光復過幾次,你們沒人能告訴我,……

翁院長啟惠: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們來做一個……

賴委員振昌:連你們都不知道了,小孩子怎麼知道?當老師的又要怎麼教學生?連專業學術單位都不知道,執行教育工作的人要怎麼教導學生?大家就瞎子摸象嗎?

翁院長啟惠:如果要用光復這個字眼,我們可能要再進一步去瞭解。

賴委員振昌:如果光復的次數不知道,那國民過的比殖民還不如又稱為什麼?課綱的另一個重點是強調殖民與否,請問什麼是殖民?如果國民的生活比殖民還不如,那稱為什麼?

翁院長啟惠:有關這個問題,我請謝所長來說明。

謝所長國興:因為課綱這個爭議是有點小複雜……

賴委員振昌:不是小複雜,而是大複雜!下午教育部長要來本席這裡,我還是會請教他這些問題的,而且這是大複雜,不是小複雜。

謝所長國興:對於殖民本身,我們賦予了負面的意義,殖民其實是一個歷史現象,對於殖民的評價可以有正面也可以有負面,這與光復不一樣,光復是有一點民族主義,本來是我的被你搶去後又再被我要回來,這叫做光復,如果不符合這樣的原則,說光復當然是不合學理也不合事實。

賴委員振昌:剛才院長說要再去瞭解,就希望院長好好想一想。

最後,院長身為臺灣最高學術機關的首長,你如何看待前一陣子的黑箱課綱問題?請你站在最高學術機關首長的身分來說明。

翁院長啟惠:我對於這個內容並沒有很深入的瞭解,但是我覺得課綱修訂的程序一定要照規矩來,有一些爭議可能是這個問題。

賴委員振昌:所以你認為程序也是有問題?

翁院長啟惠:對。

賴委員振昌:好,謝謝。

主席:請黃委員國書發言。

黃委員國書: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本席想請問謝所長,這次參與課綱微調的課程委員有沒有臺史所的研究員?

主席:請中研院臺史所謝所長說明。

謝所長國興:主席、各位委員。課綱委員會……

黃委員國書:臺灣史是非常專業的領域,我們還是要回到專業,這次有沒有……

謝所長國興:目前的委員會沒有台史所的研究員,也沒有中研院的研究員。

黃委員國書:全臺灣對於臺灣史的研究機構中,最專業、最有權威的就是中研院的臺灣史研究所,對不對?

謝所長國興:我們是這樣自我期許。

黃委員國書:我也肯定你們,但是教育部不肯定你們啊!對於課綱微調這麼專業,需要臺灣史背景的課程委員,但是教育部竟然沒有邀請半個臺灣史研究所的研究員參加,情何以堪!你們是研究臺灣史的權威,但教育部不理你們,研究歸研究,國家政策歸國家政策,剛剛翁院長的意思大概就是這樣吧?

主席:請中研院翁院長說明。

翁院長啟惠:主席、各位委員。這個部分,王副院長可能比較瞭解,一開始是有委員在裡面,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沒有了。

黃委員國書:後來沒有就變樣了、走味了!變成政治凌駕專業、政治凌駕事實!

翁院長啟惠:我是不了解這個過程,但是後來教育部長有來找我,我們也有推薦一些院內在這方面的……

黃委員國書:有推薦?

翁院長啟惠:對。

黃委員國書:但教育部並沒有採用?

翁院長啟惠:我請王副院長來說明現在的情況。

主席:請中研院王副院長說明。

王副院長汎森:主席、各位委員。教育部長來找院長是最近的事情。

黃委員國書:之前都沒有啊!

王副院長汎森:是幾個禮拜前的事情。

黃委員國書:我不客氣的講,這是不把臺灣史研究所放在眼裡!

另外,今天兩大媒體的頭版,聯合報是「台灣第1份百歲人瑞大調查成長率逼近日本」,臺灣人口老化問題非常嚴重,中國時報則是「政府補助鼓勵逾8成仍不願生」,請問院長,臺灣人口問題算不算臺灣內部的重大問題?

翁院長啟惠:是,尤其是人口的結構。

黃委員國書:人口的結構現在越來越險峻,大家不願意生小孩,這要怎麼辦?中研院有沒有針對人口老化問題進行過研究?

翁院長啟惠:有,我們甚至有出過一本建議書,對於人口老化的現象要怎麼因應。

黃委員國書:有用嗎?

翁院長啟惠:我是覺得政府是有在這一方面……

黃委員國書:對,你們就是學術歸學術,但變成政策後就不是你們的事情,就像課綱一樣,對於臺灣史,你們有專業的研究,但是教育部不採納你們的意見,院長,你們有做人口老化問題的研究,對不對?

翁院長啟惠:對。

黃委員國書:目前政府哪個機構有重視中研院研究的問題?現在的情況是不管用任何的策略,以目前看來都是沒有用的!請問翁院長今年貴庚?

翁院長啟惠:退休了。

黃委員國書:民國幾年出生?

翁院長啟惠:我是1948年出生的。

黃委員國書:這樣是幾歲?

翁院長啟惠:已經是退休年紀了。

黃委員國書:請問你當阿公了嗎?

翁院長啟惠:沒有。

黃委員國書:就是連你的小孩都不願意生小孩就對了。

翁院長啟惠:我從來沒有給他們這方面的壓力。

黃委員國書:當然,我不是叫你要給他們壓力,而是指出這種現象,臺灣有太多人年紀到了67歲還沒有當阿公。有關人口政策的問題,請問是中研院哪一個單位在研究?

翁院長啟惠:我請王副院長來說明。

王副院長汎森:中研院的楊文山研究員、董安琪……

黃委員國書:哪幾個研究所?

王副院長汎森:有三個所,社會所、經濟所,還有章英華研究員。

黃委員國書:所以是有研究的?

王副院長汎森:有。

黃委員國書:為什麼這些研究結果沒有辦法變成政策?

王副院長汎森:據我所知,楊文山研究員和國家人口方面的單位有很密切開會、諮詢等,但是如何轉化成政策,我不太清楚。

黃委員國書:現在政府就是一直不斷補助甚至各地方政府也都加碼,可是還是不願意生啊!怎麼辦呢?現在人口問題已經變成國安問題,中研院可不可以針對臺灣人口結構問題、生育率居全球最低的這個問題提出一個有效的研究報告?

翁院長啟惠:這個已經有報告了,回去再仔細看建議內容,看現在是什麼狀況,因為要變成政策還有好幾個面向要考量,並不是一次就可以……

黃委員國書:我希望中研院重視這個問題,你們是國家最高研究機關,現在全臺灣面臨最險峻的問題就是人口問題,如果人口問題沒有好好研究,未來臺灣整體競爭力會有問題,到時侯都不用和人家比了,對不對?

翁院長啟惠:對。

黃委員國書:這是迫切的燃眉之急。

翁院長啟惠:過去是從社會面、科學面、產業面及社會安全、人力需求去了解。

黃委員國書:你們有三個研究所在做研究?

翁院長啟惠:人文社會方面,也有醫學方面,也有健保……

黃委員國書:你們去整合各所,然後提出一個人口問題的研究報告。

翁院長啟惠:我們已經有報告了。

黃委員國書:提出具體可行的策略。

翁院長啟惠:好。

黃委員國書:現在中研院兼任助理有多少人?這個問題最近一直都在討論。

翁院長啟惠:大概三千多人。

黃委員國書:有沒有納保?

翁院長啟惠:委員所謂的兼任分成兩個,一個是學生兼的。

黃委員國書:對,就是學習型和勞僱型。

翁院長啟惠:學習型大概有二千……

黃委員國書:勞僱型有納保嗎?

翁院長啟惠:有。

黃委員國書:學習型沒有納保?

翁院長啟惠:沒有。

黃委員國書:學習型有多少人?

翁院長啟惠:差不多二千位左右。

黃委員國書:院長認為該不該納保?勞動部的意見是認為要納保,各大學校長主張不納保,這樣就產生衝突了。

翁院長啟惠:學生本來就有保險。

黃委員國書:但是他們從事助理勞務工作,你覺得中研院要不要幫這二千多人加保?

翁院長啟惠:這要看保險的內容,就我所聽到,勞保有的是把整個家庭涵蓋在裡面,這對財政負擔是不太一樣的。

黃委員國書:所以你們是財政考量?

翁院長啟惠:就是需求嘛!

黃委員國書:你們並沒有從實際的勞務性質內容去考量,純粹就是財政考量嘛!

翁院長啟惠:如果從實際的話,學生現在都有保險,而他們的工作就是在學習。

黃委員國書:翁院長,我再提出一個問題,我看了中研院總體預算,行政業務一直增加,用人也一直在增加,人事費從民國99年占43%到現在占了51%。

翁院長啟惠:這不是行政,行政一直在減少。

黃委員國書:你們明年度的行政預算還增加2,000萬,是一直在增加,可是研究費卻一直在減少,從99年的45%到現在只有35%,已經減少10%。

翁院長啟惠:對。

黃委員國書:人事一直在增加,等於我們請了好多、好多人,而這些行政助理都有納保,我們用了好多、好多預算請這些人,但這些人可能不在於幫你們生產研究成果、幫你們生產知識,就好像一個工廠請了很多人,但他們不是在生產線幫忙生產產品,他們是在幫忙寫報表,如果一個工廠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在寫報表,只有低於一半的人在生產線生產,這個工廠一定倒閉,哪有工廠是這樣搞的?現在中研院就面臨這樣的問題,你們有太多人是在做無謂的行政作業,你知道嗎?現在教育部的統合視導問題,各級學校都在想辦法要行政減量。所以,翁院長,我認為中研院也到了該行政減量的階段。

翁院長啟惠:委員可能誤解了。

黃委員國書:我是從你們的預算面來看的。

翁院長啟惠:那是研究助理,不是行政,我們的行政人力一直在減少。

黃委員國書:但我看你們的行政預算是在增加,明年度比今年還增加了2,000萬。

翁院長啟惠:沒有。

黃委員國書:那你跟我說,研究費為什麼會減少10%?

翁院長啟惠:因為人事費。

黃委員國書:因為人事費增加了嘛!總預算的大餅就是這樣而已。

翁院長啟惠:增加主要是研究……

黃委員國書:翁院長,這個部分你們回去要好好思考,要去調整。另外我再提一個問題,要吸引高階研究人才是我們的政策,我們有國際研究生的學程,這個國際研究生學程是放在人才延攬及培育,總共預算有一億四千多萬,預算不算少,我們也鼓勵外籍高科技研究生可以到中研院來做研究,這樣的政策很好,我這裡的資料是有個學程總共有565個學生,其中外籍學生占328名,可是學成之後留在臺灣的只有2名,只有2名願意留在臺灣,所以中研院必須要去思考這個問題。高階人才國際化是重要的趨勢,我們必須花很多預算栽培,然後延攬國外人才來臺灣,但是我們要檢討為什麼這些人才留不住,不願意在臺灣?甚至連本國人才都留不住,為什麼?這要去檢討好不好?

主席:委員質詢時間到了。

黃委員國書:要不要給翁院長一點時間回應?

主席:請翁院長回應一下好了。

黃委員國書:這是事實喔!

翁院長啟惠:對,我們當然會鼓勵一些畢業生出國進修,進修之後希望能夠回來,但現在很多畢業生都不願意出國,所以現在很多博士生畢業之後,如果要走學術路線或者和研究相關的工作,我們還是鼓勵他們能夠多看看。

黃委員國書:但是留不住人才,你們連研究助理都不願意納保了,如何留住人才?

主席:黃委員的質詢時間已到,謝謝。

繼續請蔣委員乃辛發言。

蔣委員乃辛: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剛剛有委員談到國際化的問題,為什麼中研院留不住國際化的人才?

主席:請中研院翁院長說明。

翁院長啟惠:主席、各位委員。中研院其實還好。

蔣委員乃辛:國內呢?

翁院長啟惠:整個國內的話,我是覺得開始出問題了。

蔣委員乃辛:出什麼樣的問題?

翁院長啟惠:就是人才外移的問題,那有很多因素,大家都說是待遇,但其實不止這個,有的是因為工作環境,有的是發展機會,也有很多很多其他生活面、家庭面的問題,所以我們看到人才在移動的時候就需要去思考,人才移動是自然正常的現象,假如人才都不移動,才是問題。

蔣委員乃辛:可是如果人才都往外移,都不移進來的話呢?

翁院長啟惠:那就有問題,但現在在中央研究院我還看不出問題,就是有進有出。

蔣委員乃辛:為什麼中央研究院可以沒有這樣的問題?

翁院長啟惠:我想是因為我們的研究環境還不錯,雖然待遇不能和鄰近國家競爭,但是研究的環境、風氣和自由度還是非常好,所以還是有吸引力。

蔣委員乃辛:我以前看過一個報導,當時日本好像以日薪2,000元美金要請你去日本研究,可是你還是要回到中研院。

翁院長啟惠:那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

蔣委員乃辛:20年前就有日薪2,000元美金。

翁院長啟惠:對。

蔣委員乃辛:可是你還是放棄那個高薪要回國,所以,基本上不是薪水的問題。

翁院長啟惠:不是薪水。

蔣委員乃辛:那是什麼因素?

翁院長啟惠:因為這是自己的地方,除了生活上、文化上,主要是考量研究環境,我覺得我們不輸給人家。

蔣委員乃辛:這些讓你留在臺灣的因素還存在不存在?

翁院長啟惠:還存在。

蔣委員乃辛:所以20年前人家給你2,000元美金,如果現在人家給你日薪6,000元、10,000元美金,你還是會留在臺灣對不對?

翁院長啟惠:對,最近最積極的就是沙烏地阿拉伯。

蔣委員乃辛:沙烏地阿拉伯好像挖了臺灣很多教授,一年有千萬年薪是不是?

翁院長啟惠:對,有的不止,我接到的就不止,但這就有點過分,做學術研究的假如以此為首的話,那就有問題了。

蔣委員乃辛:我看中研院研究人員和博士後研究員的數字,這幾年本國籍和外國籍人數比例好像差不多,並沒有什麼增減。

翁院長啟惠:對。

蔣委員乃辛:一直維持著一定的比例。

翁院長啟惠:對,大概在20%左右。

蔣委員乃辛:你覺得外國籍的是不是還要再增加呢?還是怎麼樣?

翁院長啟惠:我們期待要增加,尤其在國際研究生部分,我們原來規劃是一半、一半,現在就是期待外國籍的部分能夠增加。

蔣委員乃辛:他們為什麼不願意來呢?現在只有20%左右。

翁院長啟惠:因為我們顧慮到素質,現在博士後只有30%的人錄取,也就是說,10個人來申請,我們只錄用3個,所以是相當不容易。另外是研究員的部分,我們希望能夠增加到17%,現在大概是10%左右,所以還是有空間的。

蔣委員乃辛:怎麼樣可以增加?我看從民國100年一直到現在,數字都是維持這樣

翁院長啟惠:對。

蔣委員乃辛:難道明年就可以開始增加了嗎?要增加總有一些因素是可以讓人家有意願來,或者我們可以招到一些我們想要的水平,那要怎麼樣才可以做到?

翁院長啟惠:因為我們的國際化還不像香港、新加坡那樣,我們用的語言還是中文,所以這些國際人士多少還是覺得溝通上不方便。另外就是待遇問題,因為這些國際人士不是整個都來,有時候還有原在地的一些考量,所以,待遇和生活都是一個考量。再來就是要看領域,像歷史和化學動力方面,他們是不計較這些的,因為中央研究院這兩個領域大概是全世界最好的,所以大家不計一切都會來,所以是有很多因素。

蔣委員乃辛:你看我們現在大學國際化的程度到哪裡?

翁院長啟惠:我想還要再加強。

蔣委員乃辛:中研院的國際化程度應該比一般大學好很多對不對?

翁院長啟惠:對。因為我們沒有負責教育,研究是比較容易溝通的。

蔣委員乃辛:中研院是培育高階人才,一般大學是培育一般人才。

翁院長啟惠:對。

蔣委員乃辛:可是一般人才培育是非常重要的,這次泰晤士報的大學評鑑,臺灣幾所大學的名次都往下降,說到原因都在講國際化。臺師大在一百分裡拿到三十幾分,臺大在一百分裡只拿到二十幾分,其他學校也都只有二十幾分,可是我們看新加坡、香港,都拿到九十幾分,接近滿分,我們現在如何能夠加強大學國際化呢?

翁院長啟惠:我想那一方面是可以加強的。

蔣委員乃辛:要怎麼樣加強法?

翁院長啟惠:就是在延攬國際人士及平常的演講、交流方面,讓人家能夠覺得校園不是地方的,學術研究本來就沒有國界,在校園裡學術相關討論都能夠利用國際語言溝通的話,就比較能夠吸引國際人士來臺,外界要看的話也看得比較清楚。其實是有很多考量的,甚至還有合聘的問題,我們和國際這些專家怎麼合聘,而這又牽涉到我們的制度面,怎麼去看兼職、合聘等等,這些都會牽涉到整個評鑑結果。

蔣委員乃辛:臺大副校長說,所謂的國際化應該是我們的人到國外,或者國外的人到我們這邊來,大家互相交流,或是學術研究,並不是只有e-mail過去、e-mail過來、打打電話,國際學術會議我們也沒辦法參加,因為沒有錢。

翁院長啟惠:沒有錯。

蔣委員乃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怎麼增加國際化?以現在臺灣的大學教授薪資來說,照教育部統計,20年前是九萬多元,現在(20年以後)是十萬多元,這20年時間也不過多了一萬多元,可是我還記得,剛開始可以回大陸探親時,大概在二十多年前,那時大陸的頂尖教授一個月只有150元人民幣,現在他們的薪水已經是我們的好幾倍,所以臺灣教授的薪資待遇一直都不能提升,雖然教育部有彈性方案,但彈性方案大多針對教授級,對一些年輕助理教授都比較少,所以,年輕人才怎麼樣能夠留在臺灣?就像剛才提到的沙烏地阿拉伯,一千多萬年薪就把臺灣好幾個有名的教授挖走了,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只有出沒有進,臺灣未來要怎麼辦?

翁院長啟惠:待遇方面說不定委員可以幫忙,科技基本法有談到公和教研要分軌,這個假如能夠落實,我想就會增加彈性,但現在很多教和研的薪資待遇都是比照公務機構,在其他國家不是這樣的,既然我們有科技基本法鼓勵公教研分軌,那我們就好好去做,好好落實,這樣會給學研界更大的空間,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和國際競爭。

蔣委員乃辛:如果教和研要分開,相關的法令規定就要分開。

翁院長啟惠:法令已經在那邊了,因為教和研非常類似,所以是公和教研分軌……

蔣委員乃辛:公和教研要分開?

翁院長啟惠:簡單講就是公教分軌,這個我們講了好幾十年了。

蔣委員乃辛:重點是在教育部還是銓敘部?

翁院長啟惠:都有,因為這也牽涉到待遇,還有兼職等等很多事情,假如能夠好好落實的話,就會給學研單位更多彈性、更大的競爭力。

蔣委員乃辛:具體作法方面,院長可否提供資料?

翁院長啟惠:可以。

蔣委員乃辛:本席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希望能做人才培育,如果培育人才的人都被挖角了,我們培育出來的人才可能會不如預期,所以我們應設法改善環境、薪資、經費及其他因素,讓國人願意留在國內,讓國外的人願意到台灣來,這樣我們培育的人才才會越來越好,如果統統被挖角,薪資又不能調整,對臺灣是很傷的。由於少子化的關係,將來培育出來的大學生,每個人生產力都必須達到現在的2至3倍,如果我們不投入,大學生的生產力如何提高2至3倍呢?中央研究院是學術研究單位,如能隨時提供相關資料給我們,我們可以和中央研究院配合,一起在立法院推動。

翁院長啟惠:這個我們在政策建議書有談過。

蔣委員乃辛:那就麻煩院長了。

翁院長啟惠:好,我們整理後提供給委員。

主席:請高委員金素梅發言。

高委員金素梅: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9月12日我們在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參加佳平部落祖靈柱國賓盛會,院長知道這個盛會嗎?

主席:請中研院翁院長說明。

翁院長啟惠:主席、各位委員。我從媒體看到。

高委員金素梅:只從媒體看到?

翁院長啟惠:對。

高委員金素梅:這段時間以來,佳平部落祖靈柱的事情讓本席有非常多想像,根據台大的記載,佳平部落祖靈柱是1931年列入收藏的,但是佳平部落已經失去何時失落的記憶,現在只有一位九十幾歲的老人家在部落的時候看過這個祖靈柱,舉辦盛會的第二天,媒體引述台大人類學系的說法,表示這個國寶是當時以400元購入的,這讓我有更多的想像,請問台大有購買的證據嗎?向誰購買的?為何遲至去年才通知佳平部落的族人這個祖靈柱在台大這邊?院長,我要問的是,台灣的原住民地區因為過去長期被殖民,歷史文化充滿了懸疑,剛剛有位委員一直問你台灣的近代史,從歷史角度持平來看,你們都是先來後到的,我的族人──原住民族在這邊看著你們一波、一波進來,不管是西班牙、荷蘭、鄭成功、日本殖民時代還是中華民國政府,就原住民族的角度而言,你們都是先來後到的,今天我想請翁院長回答的是,你知道佳平部落還有一個雙面祖靈柱收藏在中研院嗎?

翁院長啟惠:這部分我倒是不知道,可否請民族所回答委員?

高委員金素梅:我突然發現幾位委員質詢時,你好像都一問三不知,雖然你們的單位很多,請問你們的橫向連繫是否不夠?難道你們都各自研究自己的東西嗎?身為院長的您,對系所所做的事情一問三不知,似乎都是從媒體發現的。

翁院長啟惠:對,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

高委員金素梅:那很糟糕,院長,你是不是要自己注意一下,你是中央研究院院長耶!

翁院長啟惠:這件事情我確實不知道。

高委員金素梅:你旗下有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文哲所、人社中心、台史所、社會所、歐美所、民族所……

翁院長啟惠:總共有31個。

高委員金素梅:這麼多單位,你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嗎?他們對中華民國有什麼貢獻,對台灣、國家有什麼政策方向,你都不知道嗎?

翁院長啟惠:大部分知道,委員剛才講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高委員金素梅:非常重要,對不對?

翁院長啟惠:很抱歉,我不知道這件事情。

高委員金素梅:我接受你的道歉。

翁院長啟惠:民族所負責原住民族的研究。

高委員金素梅:我接受你的道歉,院長,爾後請你注意一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翁院長啟惠:好。

高委員金素梅:佳平部落有一個雙面祖靈柱在民族所,對不對?

主席:請中研院民族所周副所長說明。

周副所長玉慧:主席、各位委員。是的。

高委員金素梅:什麼時候收藏的?怎麼來的?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到底有多少原住民族的寶物?

周副所長玉慧:我沒有仔細查是何時收藏、何時記錄的,9月12日舉行盛會前,9月11日佳平部落的族人其實有先到民族所參觀。

高委員金素梅:我知道。

周副所長玉慧:委員剛才詢問的資料,容我事後再補充給您。目前民族所博物館典藏八千五百多件,屬於原住民的珍貴動產有14件,其中8件屬於國寶。

高委員金素梅:這8件現在存放在哪幾個部落?佳平部落有一個,對不對?

周副所長玉慧:是,排灣族的祖靈柱1件,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祖屋雕刻柱1組7件。

高委員金素梅:阿美族7件,排灣族只有1件?

周副所長玉慧:是。另外,非國寶部分,有排灣族陶壺1件、排灣族琉璃珠串頸43件。

高委員金素梅:9月11日佳平部落的族人已經去看過了?

周副所長玉慧:是。

高委員金素梅:阿美族可能還不知道他們有那麼多寶貝在中研院民族所,對不對?還是你們有通知部落的鄉親?

周副所長玉慧:這些東西我們都放在網路上,也做了相當完整的數位典藏,只要輸入「阿美族」3個字,所有館藏都會出現。

高委員金素梅:雖然現在已經進入網路時代,但是部落的族人還是不知道,如果你們沒有主動問,他們也不清楚,你們應該主動出擊嘛!你說9月11日排灣族的族人去看過,事情就這樣結束了嗎?如果我今天代表佳平部落排灣族族人問你,這個雙面祖靈柱何時到中研院的、怎麼去的?你怎麼回答呢?

周副所長玉慧:我們是分層負責,所以博物館的館藏記錄得非常清楚。

高委員金素梅:很清楚嗎?

周副所長玉慧:我們都記錄得非常清楚,包括採集者、採集地點、如何收納等,甚至金額也統統會保存。

高委員金素梅:請於一個月內把相關資料送到本席辦公室,好不好?

周副所長玉慧:好。

高委員金素梅:我為什麼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因為斷裂的歷史就等於消失的歷史,我們要把原住民的文化傳承下去,就是要找到歷史的真相,文物是怎麼流失的,是價購的,還是由人類學研究者拿到貴所去,還是日本殖民時代強奪的,這些都是歷史的軌跡,你同意吧?

周副所長玉慧:同意。

高委員金素梅:原住民這些歷史文物怎麼離開的、用什麼方式離開的、在什麼狀況下流失的,都要清清楚楚,如果不清不楚的話,這個斷裂的歷史就沒有辦法連接起來,真相就沒有辦法還原,同意嗎?好,謝謝。請在一個月內把這些資料給我,而且我必須要求你們,當你們整理了這些東西之後,請你們主動的告訴每一個部落:「你們的東西在我這裡。」;第二,如果部落的鄉親不管是老人家還是年輕人要追溯這段歷史,本席都要求你們協助,可以嗎?

周副所長玉慧:委員,我再回應一下,關於這部分,其實有很多部落發展協會或部落學校常常來我們民族所,一方面看文物,一旦有需要,由部落去保存文物大概是不太可行的,但是他們會希望有一個記憶的留存,因此,只要他們提出申請,我們都非常樂意提供我們的數位典藏和協助。

高委員金素梅:好,謝謝。

翁院長啟惠:剛才委員提到那些進出的紀錄,我想我們應該有,而且委員提到要主動告知,這一點很重要。

高委員金素梅:院長,我再問您幾個問題,剛才有幾位委員也問到課綱的問題,本席想請教的是,到底應該是日據時代還是日治時代?

翁院長啟惠:我想這個到現在還有不同看法。

高委員金素梅:「據」和「治」當然不同啊!「據」是不合理的占據,「治」是很合理的治理,這對原住民的意義是不同的。不要說原住民了,對漢族的朋友也不一樣。

翁院長啟惠:原住民是怎麼看?

高委員金素梅:當然是日據啊!如果是日治的話,請問我的土地還要得回來嗎?請問院長是不是這樣?如果是日治的話,當時日本殖民政府進入漢族的鄉間清鄉,這段歷史也找不回來啦!院長,您認為呢?

翁院長啟惠:我想個人的感情不一樣。

高委員金素梅:好,個人感情不一樣,您的感情呢?

翁院長啟惠:我沒有經歷過這段,所以……

高委員金素梅:您的父親經歷過嗎?

翁院長啟惠:父親當然經歷過。

高委員金素梅:請問一下,您的祖籍是哪裡?

翁院長啟惠:福建。

高委員金素梅:那你們有沒有回去祭拜祖先?

翁院長啟惠:我沒有。

高委員金素梅:您父親回去過嗎?

翁院長啟惠:我倒是沒有印象。

高委員金素梅:請問一下,你們現在家裡有供奉祖先牌位嗎?還是沒有?

翁院長啟惠:有。

高委員金素梅:本席其實要講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血液如何割斷?血液如果無法割斷的話,我們希望每一個人都尊重彼此。

翁院長啟惠:對。

高委員金素梅:對原住民來講,台灣本來就是原住民族的,如果講得更清楚一點,當時我們根本沒有國族的概念啊!我們只有族群、家族。所以現在有非常多的人用非常暴力的語言,認定只有他們是愛台灣的,其他人只要有一些觀念不相同,就是不愛台灣,本席期期以為不可。台灣人不是誰說他是台灣人才是台灣人,也不是按照誰的說法和作法才是愛台灣,所以我認為身為最高學術研究單位的你們,更應該肩負起這個責任,院長,你認為呢?

翁院長啟惠:沒有錯。

高委員金素梅:很多事情不要讓它意識形態化。

翁院長啟惠:對。

高委員金素梅:我們先來後到,經過這麼久的時間,大家應該相親相愛,原住民的肚子是最大的,我們廣納了你們所有的人進來,我們也從來沒有說過:「如果不用我們原住民的看法或想法,你就不愛這塊土地。」,我們從來沒有這樣說過,所以我們認為大家不要再撕裂了,我們都是一家人,院長,你認為呢?

翁院長啟惠:同意。

高委員金素梅:在場的各位算是台灣的菁英,希望能夠拿出良知來,台灣不應該再向下沈淪、彼此撕裂了。

翁院長啟惠:好,謝謝。

主席(鄭委員麗君代):請何委員欣純發言。(不在場)何委員不在場。

請陳委員碧涵發言。

陳委員碧涵: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也是創新趨力的時代,照理來講,我們是一個教育普及的國家,這應該是我們的舞台、我們的時代才對,但是我們在人才培育上其實很讓人憂心,令人感到節節敗退。這樣講當然是有原因的,首先,當然全球百大的調查中,我們政府花了不少經費挹注,就是希望在國際化和人才培養方面有所斬獲,但是我們的成績表現不但不穩定,而且還有向下的現象。2013年牛津經濟研究院公布的人才競爭力調查報告也指出,2021年台灣將成為最缺人才、人才供需落差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實不只是缺人才,也不只是人才供需落差最大,還包括人力錯置的問題,這些實在是國人非常關心的問題。教育部前幾天宣布,公費留學制度將進行改革,自明年度起除了藝術、建築學群、弱勢學生以外,其他都僅補助攻讀博士學位。我覺得公費制度很重要,我認為出去讀書不是只為了讀書,而是當你到了留學國的時候,能夠深度理解該國的文化、社會制度如何運作,乃至於他們國家政府的先進作為和政策布局等等,這可能是公費留學制度中最重要的養成環境。院長,你看到教育部宣布的公費留學制度的改革,感受如何?觀點是什麼?

主席:請中研院翁院長說明。

翁院長啟惠:主席、各位委員。我想如果只補助攻讀博士學位的話,對自然科學比較有意義,但是出國進修不一定是要拿學位,誠如委員剛才說的,有很多面向值得學習。

陳委員碧涵:所以,你對於教育部這樣的作法有沒有建言?

翁院長啟惠:有些和學位沒有什麼關連,例如藝術、創作、行政甚至制度面的學習,並不是一定要拿學位,如果要攻讀學位就會越鑽越細,所以完全看出國的性質而定。

陳委員碧涵:院長,那天我也請教過教育部吳部長,他認為現在國內的碩士課程很多,而且有很多配套,可能在就學期間就有很多機會到國際上去交流,本席擔心的是這樣的國際交流都是短期的,有時候只是為了學術發表,或者寒暑假遊學,有淺薄化的危機,有很多載具可以縮短全球化訊息的接收,但就國際化而言,本席認為台灣培養出來的好人才卻是呈現負流動,幾乎都被延攬出去了,我們留不住。如果我們自己能夠不斷做為全球人才培育核心搖籃的話,那倒也可喜,但在國內碩士這樣的配套還不足的情況之下,每一年100個左右的公費留學名額又只限於攻讀博士學位,其實本席真的非常憂心。

我看到今天的報告,你說104年你們在科學研究基金當中所編列的1,380萬,乃是用於人才選訓及培育科技菁英,其實這筆經費也在逐年減少是不是?

翁院長啟惠:對。

陳委員碧涵:那你會不會覺得很憂心?

翁院長啟惠:囿於財政限制,我們只能這樣做,其實還有其他事情也都要推動。

陳委員碧涵:政策就是反映我們的價值觀,如果我們認為軟性的人才培育必須將就於財政的困難而將其減弱的話,我可以預見國家的人才培育在短期之內是不會有進展的。

另外,中研院是最高的學術研究機關,中研院與各大學合作開設碩、博士學程,請問你認不認為中研院本身應該要能夠授予學位?

翁院長啟惠:這次有許多國際訪客來訪,他們都一直強調中央研究院有這麼好的設備及師資,為什麼不能培養人才?我說這是我們國家的政策,其實有很多國家科學院是沒有做研究的,中央研究院是一個相當例外的情況,我們在研究上做得非常好,所以很多國外的機構都非常羨慕,他們也期待中央研究院能夠培養人才,不過這方面牽涉的問題相當複雜,其實以前我們也曾提過這樣的意見,但大院和學校都反對,他們都擔心學生會流到中央研究院去。

陳委員碧涵:之前有之前的考量,但時間轉移之後,有些現象已經改變了,譬如最好的指導教授群都在中研院,中研院的設備也是最好的,更何況如今大學高教都在講究創新與突破。根據大學法的規定,學位授予就是讓大學自主,雖然中研院並不是大學,但是中研院所帶動的研究能量卻是足夠的,而且中研院的院士級早就已經是超教授級的了,所以我認為這方面應該可以突破。制度在鬆綁當中,而鬆綁需要人家不斷的提醒,本席認為院長可以率同幾位副院長將這件事情視為要務。當然,即使現在沒有突破,你們還是不斷在與各大學合作,包括與陽明大學的合作等等,我覺得這件事情還是不要輕言放棄。

再者,今年台灣登革熱疫情非常嚴重,尤其我們又遭逢聖嬰現象,照理說,氣溫下降之後,登革熱疫情應該會減低,但是現在看起來可能不見得是這樣,不知中央要不要成立疫情指揮中心?當初曾說中央和地方有各自的角色扮演,如果病例破一萬例的時候,才要成立中央級的防疫中心,請問你覺得這樣OK嗎?等到病例破一萬例的時候,才要成立中央級的防疫中心,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翁院長啟惠:這個問題我請陳副院長來說明,因為他是公共衛生的專家。

主席:請中研院陳副院長說明。

陳副院長建仁:主席、各位委員。防疫不應該以一萬例做為分界點,應該是要視疫情狀況及病媒蚊的指數而做調整,中央和地方平常就應該保持良好的聯繫才對。

陳委員碧涵:用一萬個病例來做判斷並不妥對不對?這是一個很僵化的數字,照理說應該要看整體蔓延的狀態來因應調整才對。

翁院長啟惠:像上次爆發MERS的時候,只要有一例進來我們就緊張死了。

陳委員碧涵:因為現在是全球移動,像伊波拉病毒、MERS等等都很恐怖,雖然台灣並沒有這樣的病例,但是因為感染途徑增加了,所以各國政府的神經都要很敏感。其實早在五十年前,台灣就已經是全球瘧疾最早絕跡的國家,這是我們在公共防疫領域極受各國肯定的地方。本席發現中研院早在2011年就已經提出許多建言及建議書,包括為了因應新興感染疾病,你們建議成立類似美國NIAID(國家過敏傳染疾病研究所)的單位;像這次你也提議應該要建立傳染病防治的核心能量,包括建立B細胞篩選抗體中心;另外就是2009年爆發H1N1時,中研院也曾提出要設置國家防疫基金。據本席所知,WHO今年的調查結論乃是要成立全球防疫基金,可見中研院在這方面的建議是很獨到的。我對院長有很高的期許,記得今年4月發生旱災的時候,本席曾對院長講過,中研院所提的建議書並不只是消極的放在那兒,看看政府要不要採用而已,我真的很希望以你們在社會上的位階及高度,能夠去影響大家,做出更福國利民的效能,我覺得中研院應該要爭取話語權,好好幫國家把防疫工作做好,讓研究成果能夠落實在民眾的生活當中,這就是本席對院長的期許。雖然院長說你已經屆臨退休年齡了,但本席最後還是要期許你能夠做好客家研究,也感謝你在本席提出建議的時候,中研院就把它當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可是相較於原住民族的研究和人才培育,我覺得客家研究還需要院長與所有的所長、院士們好好協助,你們可以參考原住民族的研究能量及人才培育的系統,將其納入客家研究範圍當中,這是本席對於院長的懇託。

翁院長啟惠:我會積極來做。

陳委員碧涵:拜託院長了,謝謝。

翁院長啟惠:謝謝。

主席(陳委員碧涵):請鄭委員麗君發言。

鄭委員麗君: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立法院6月底通過了一些和中研院有關的法案,其中一個是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我們都還記得,中研院曾經在2008年提出因應地球暖化臺灣之能源政策,請問院長有沒有去關注溫減法通過之後,中研院能夠做些什麼事?

主席:請中研院翁院長說明。

翁院長啟惠:主席、各位委員。我們會出政策建議書。

鄭委員麗君:會出一個新的政策建議書?

翁院長啟惠:對。

鄭委員麗君:什麼時候會提出來?

翁院長啟惠:可能是最近。

鄭委員麗君:這也就是本席第一個要建議的。說實在的,平常我們都非常重視中研院的建言書,但是從現在的時空環境來看,你們08年提出的那份建言書有需要更新之處,對不對?

翁院長啟惠:對。

鄭委員麗君:因為當時那一份只有2位具名,並沒有結合中研院的研究能量,最重要的是那份建言書所採取的立場是優先抗暖化、暫時不反核、看輕綠能,這是我對它的評價。我覺得比較嚴重的是,它將溫減和反核變成二元對立,也就是把核電變成溫減的配套,要優先溫減就暫時不能反核。但是我們從近來的發展看到幾個趨勢,第一是綠能的部分,風力發電效率大為提升,而且它的成本一直在降低,相對的,核電成本被揭露其實比大家以為的還要高,它並非最便宜的電能,何況有福島核災的警惕;其實還有一件,就是核廢料到目前無解,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有最終處置。所以我要請教院長,如果中研院要提出更新版的溫減建言書,是不是核電不再做為溫減的配套?

翁院長啟惠:我想主要的重點是放在如何節能減碳、發展綠色科技,尤其是再生能源這個方向,還有電池、儲能這些問題。委員,是不是可以請……

鄭委員麗君:我只是要請教一個大方向。院長,是不是核電不再做為溫減的配套?至少不先預設這樣的策略,是不是?這和08年那一份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剛剛講的核電做配套,再來就是看輕綠能,而你現在的確提到綠能是一個重點,那是不是核電不再做為配套?

翁院長啟惠:他們現在在討論的詳細內容我並不很清楚,是不是可以請召集人環變中心王主任來說明?

鄭委員麗君:好,請簡要回答。

主席:請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王主任說明。

王主任寶貫:主席、各位委員。的確像委員所講的,現在核電並不是做為配套,我們現在比較是做整體的規劃,包括……

鄭委員麗君:整體當然必須從產業、生活、科研到環保,整個法規都要來一起看待。好,謝謝。

請教院長,中研院做為國家最高研究單位,你們本身是不是可以就節能和綠電的部分做一些示範?有沒有這樣的可能?

翁院長啟惠:我們的確是在做啊!譬如我們現在院區全部都用LED……

鄭委員麗君:院長,這已經是比較舊的做法了啦!

翁院長啟惠:但是我們在物理所和溫室用太陽能……

鄭委員麗君:這個不錯。本席是認為,很多大型行政機關、一定規模以上學校,乃至我們的公共建設,未來都要思考提供一點比例的自主能源──綠電。當然,有關節能措施,也希望中研院能好好進行。

溫減法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包括碳稅、碳交易、碳核配、境外碳權等新的制度,我們希望在新的建言書裡面可以看到你們用新的觀念來和社會對話。

請問你們的建言書納入哪些單位?

翁院長啟惠:相當多,包括院內、院外,據我瞭解有二十幾位委員。

鄭委員麗君:包括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原分所等等,我想應該都有納入才對。

翁院長啟惠:都有。

鄭委員麗君:但是不要忘了經濟所、歐美所、政治所和法律所,因為這涉及很多法規和國際關係,乃至溫減都會衝擊到物種和民族的變化,所以我建議人文相關科系也應該要納入。

翁院長啟惠:有、有、有。

鄭委員麗君:接下來,我一直關心你們的南部院區,現在你們已經編列了先期款8,000萬,但是對於整個南部院區的定位,你們有一個大方向嗎?尤其我們剛剛談到新能源發展,請問你們現在有能源所嗎?似乎沒有嘛!

翁院長啟惠:沒有。但是有幾個所在做和能源相關的研究。

鄭委員麗君:本席有一個建議想請你們思考看看。日前蔡主席有一個想法,就是要在台南高鐵站創立一個創新綠能科技園區,其實這可能不是蔡主席一個人提出的,而是很多人都提過類似的想法。既然中研院沒有專屬新能源研究的中心,未來南部院區有沒有可能把新能源的發展做為重點?

翁院長啟惠:這就是重點,包括光電和能源,這是一個大議題。

鄭委員麗君:好,我們希望能把新能源的研究單位納入南部院區,但是有關南部院區的定位,本席也不希望它只是一些研究所在找辦公室,用來疏散辦公空間。既然它是一個完整的院區,就應該有完整的定位和思考,請問院長的想法是什麼?

翁院長啟惠:那等於是分院,但是因為組織法的限制,我們不能用「分院」這個名字。

鄭委員麗君:不能用「分院」?

翁院長啟惠:對,所以我們把它叫做「南部院區」。

鄭委員麗君:但它的整體還是一個完整院區的概念,是不是?

翁院長啟惠:對。

鄭委員麗君:所以相關的自然、人文學科是不是應該都有?

翁院長啟惠:都有。有人文、考古、光電、能源和農業、生技,當然也有一個創新……

鄭委員麗君:那它和台北院區的區隔在哪裡?

翁院長啟惠:我們是借重南部的一些強項,像能源、農業和考古,這是南部的強項,而且我們已經合作十幾、二十幾年了,現在只不過是把它整合起來,和南部的學界、業界有更多的互動。

鄭委員麗君:另外,6月我們還通過了海洋委員會組織四法,有關海洋研究的部分,我一直認為本來在國家實驗研究院下面的海洋研究中心具有它的獨立性,因為國家實驗研究院很多中心都是平台性質,各個大的學研單位各有自己的中心,但是會在那裡進行一些合作。可是台灣做為一個海洋國家,一直缺乏一個完整的海洋研究中心,所以未來海洋委員會之下會有一個海洋研究院。這個未來的新單位跟中研院的相關海洋研究其實是有關係的,尤其是船,都是大家共用的,所以院長,對於1年內即將要成立的這樣一個海洋研究院,中研院相關單位是不是已經就未來的學研重點,跟他們做好分工協調了?

翁院長啟惠:我想生態方面是有在互動。其實不只是生態,包括地球所和環變中心,也都跟海洋研究有關,還有一些採勘的事情,我們中央研究院會從學術的角度……

鄭委員麗君:來進行分工、協調、整合?

翁院長啟惠:對。

鄭委員麗君:另外,生技園區也即將啟用,這跟院長的專長非常相關,我們希望這個園區能夠真正發揮功能,不要再讓台灣的生醫產業被學生笑稱是永遠的未來產業。請問現在是不是還有二期的規劃?

翁院長啟惠:沒有什麼二期規劃,主要是要跟台北市在南港站附近把它規劃完整,連結到……

鄭委員麗君:我們知道台北市提出東區門戶計畫,目前也跟中央研究院簽了一個合作意向書,這裡面有包含生技園區二期嗎?

翁院長啟惠:台北市是要發展……

鄭委員麗君:所謂二期是還會再發展一些新的園區,或是跟所謂的東區門戶計畫的結合和整合的相關內容?

翁院長啟惠:南港站會變成生技園區,所以……

鄭委員麗君:目前我們對這方面的內容不了解,中研院即將要啟用生技園區,因此希望中研院能夠就未來整體計畫及二期、東區門戶計畫等相關合作部分盡速向社會說明。

翁院長啟惠:好。

鄭委員麗君:另外,剛剛聽所長回答其他委員有關課綱的問題說道,中研院台史所內目前並沒有人擔任課綱委員,對不對?目前課綱委員中沒有以台史為專長的,請問所長是不是曾於2012年參與教科書課綱的審定?

主席:請中研院台史所謝所長說明。

謝所長國興:主席、各位委員。我參加的是教科書審查,而現在大家所認知的課綱委員,是指課綱微調後形成的。

鄭委員麗君:就是指課審會微調後的,所以從微調以後就沒有參與了?

謝所長國興:微調之前就沒有參與了。

鄭委員麗君:其實,您後來在2012年當時就退出了,對不對?您剛剛回答得很委婉,本席在此幫你回答,其實當時課綱教育委員會被空降了張亞中教授在裡面,用民眾意見書強烈地提出課綱在未微調前就要改教科書,這是本席所揭露的,但因為當時並沒有完成這樣的目標,所以才產生後來的課綱微調,這是我幫你回答的第一點。

第二點,剛剛委員問說檢核小組的成員中有沒有臺灣史專家,這當然沒有嘛!對不對?

謝所長國興:沒有。

鄭委員麗君:為什麼會沒有呢?本席幫你回答,本席接獲檢核小組的會議實況錄音,其中有位黃麗生教授,他是現任歷史科教科書審定召集人,他也是檢核小組成員之一,他當時在會議中說,為什麼不能找臺灣史專家?因為台灣史專家都被收編了。這段對話是有錄音帶的,我聽到後非常驚訝,請問所長對這樣的說法有什麼感覺?

謝所長國興:黃麗生教授是我的同學,我對他的言論不予置評。

鄭委員麗君:他說你們都被收編了耶!

謝所長國興:我沒有,至少我沒有。

鄭委員麗君:所長,我不是要你對黃教授的個人言論進行評論,而是我覺得在學術界用這樣的概念非常不妥,動不動就用所謂的政治立場,或是因為有不同的學術觀點,幫其他人扣帽子,這是侵害專業治理啊!所以難怪很多臺灣史專家被排除了。本席也感到非常遺憾,也看到王曉波教授曾經在2013年8月對外演講的時候說道:當時在98課綱被拉下來國文社會科到101的過程當中,因為我們人很少,表決總是輸,所以只好扯皮拖延,等到吳清基上台後才用增加委員人數獲得優勢,那批台獨人士凶悍不講理,我們逼退了吳文星、周婉窈、黃秀政等人,才鞏固了「日據」、「日治」等的爭議。我想史觀有爭議,需要社會對話,不應該用政治操作的方式、用黑箱的方式,尤其用敵對的方式在專業社群中排除多元觀點的對話。所長認為我剛剛說的內容如何?

謝所長國興:我完全同意。

鄭委員麗君:所以,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回歸專業致力,也希望台史所的老師們能夠真正參與未來應該進行的廣泛的社會參與和社會對話,希望老師不要退卻。

謝所長國興:謝謝。

主席:接下來登記發言的許委員添財、鄭委員天財、陳委員歐珀、楊委員麗環、呂委員學樟、邱委員文彥、廖委員國棟、管委員碧玲、蘇委員清泉、李委員昆澤、王委員進士、葉委員津鈴、楊委員瓊櫻、蕭委員美琴、陳委員怡潔、張委員慶忠、簡委員東明、周委員倪安、陳委員明文、陳委員淑慧、吳委員育昇及黃委員偉哲皆不在場。

報告委員會,登記發言且在場的委員均已發言完畢,陳委員淑慧、呂委員玉玲、黃委員志雄及許委員智傑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刊登公報。

關於今日議程做如下決定:一、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以書面答復者,請相關機關於2週內送交個別委員及本委員會,但委員另行指定者,從其指定。二、本案報告及詢答結束。

現在處理中華民國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中央研究院收支部分,先宣讀預算數。

中華民國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中央研究院收支部分:

歲入部分

第2款 罰款及賠償收入

第3項 中央研究院500萬元

第3款 規費收入

第5項 中央研究院700萬元

第4款 財產收入

第5項 中央研究院443萬8,000元

第7款 其他收入

第5項 中央研究院1億1,085萬5,000元

歲出部分

第1款 總統府主管

第5項 中央研究院154億0,643萬2,000元

第1目 一般行政3億7,528萬4,000元

第2目 一般學術研究及評議60億6,014萬3,000元

第3目 自然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46億0,455萬2,000元

第4目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39億9,511萬4,000元

第5目 一般建築及設備3億6,314萬5,000元

第6目 第一預備金819萬4,000元

中華民國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非營業部分(總統府主管)

特別收入基金─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基金

業務計畫 請參閱預算書第307頁

基金來源 74億6,532萬8,000元

基金用途 77億7,481萬7,000元

本期短絀 3億0,948萬9,000元

解繳國庫 無列數

主席:因為今天提案截止時間為10點,現在議事同仁正在整理,所以,我們先休息40分鐘,40分鐘後再繼續開會。

休息

繼續開會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進行討論事項第一案「審查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公務預算案」,現在就請議事人員宣讀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公務預算案委員提案彙整表。

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公務預算案委員提案彙整表:

 

歲入部分:

序號

提案委員

科目名稱

原列數

()列數

1

何欣純等

7

5

1

2

其他雜項收入

1億0,835萬5千元

增列300萬元

2

陳亭妃等

7

5

1

2

其他雜項收入-員工宿舍使用費及國際研究生宿舍出租收入

2,580萬7千元

增列200萬元

歲出部分:

序號

提案委員

科目名稱

原列數

()列數

3

黃國書等

1

5

 

 

業務費-0202水電費

3億3,484萬元

凍結1/10

4

陳亭妃等

1

5

 

 

業務費-0249臨時人員酬金

26億2,091萬8千元

凍結1/20

5

黃國書等

1

5

 

 

業務費-0292大陸地區旅費

1,879萬元

凍結1/5

6

黃國書等

1

5

 

 

業務費-0293國外旅費

1億2,844萬5千元

凍結1/5

7

陳亭妃等

1

5

 

 

0300設備及投資-0302房屋建築及設備費及0319雜項設備費

6億4,304萬3千元

凍結2,000萬元

8

陳亭妃等

1

5

 

 

派員出國計畫

1億6,274萬元

凍結1/10

9

何欣純等

1

5

 

 

派員出國計畫

1億6,274萬元

凍結1/10

第1目 一般行政

10

黃國書等

1

5

1

 

(03)資訊技術服務計畫

9,231萬2千元

凍結500萬元

第2目 一般學術研究及評議

11

蔣乃辛等

1

5

2

1

學術審議及研究獎助-03學術發展及交流合作

1億2,019萬8千元

凍結5,000萬元

12

黃國書等

1

5

2

1

同上

1億2,019萬8千元

凍結2,000萬元

13

陳亭妃等

1

5

2

1

05儀器整合管理

1億1,373萬6千元

凍結1/10

14

陳亭妃等

1

5

2

1

05-0304機械設備費

6,000萬元

凍結1/8

15

陳亭妃等

1

5

2

2

主題研究及人才培育-01人才延攬及培育計畫

7億1,755萬1千元

凍結1/10

16

陳亭妃等

1

5

2

2

主題研究與人才培育計畫-01人才延攬及培育計畫-1.人文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

1,373萬8千元

凍結1/10

17

陳亭妃等

1

5

2

2

主題研究與人才培育計畫-01人才延攬及培育計畫-3.建立博士後研究人員制度計畫

2億0,660萬4千元

凍結1/10

18

陳亭妃等

1

5

2

2

主題研究與人才培育計畫-01人才延攬及培育計畫-6.深耕計畫

1億1,083萬1千元

凍結1/10

19

陳亭妃等

1

5

2

2

01-7.前瞻計畫

8,991萬6千元

凍結1/10

20

陳亭妃等

1

5

2

2

02-14.永續科學研究計畫

1億7,464萬6千元

凍結1/10

21

蔣乃辛等

1

5

2

2

04學研合作

2,985萬元

全數凍結

22

黃國書等

1

5

2

2

主題研究與人才培育計畫─04學研合作

2,985萬元

凍結900萬元

23

蔣乃辛等

1

5

2

2

05科學研究基金

8億9,432萬3千元

凍結2億元

第3目 自然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24

黃國書等

1

5

3

1

數理科學研究─設備及投資

3億9,133萬2千元

凍結1/10

25

黃國書等

1

5

3

2

生命科學研究─設備及投資

3億0,117萬7千元

凍結1/10

26

陳亭妃等

1

5

3

3

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

9億4,883萬5千元

凍結1/15

第4目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27

蔣乃辛等

1

5

4

 

01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39億9,511萬4千元

凍結5億元

28

陳亭妃等

1

5

4

 

01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39億9,511萬4千元

凍結1/40

第5目 一般建築及設備

主決議:第29案至第56案共28案,請參考書面資料

 

主席:現在進行逐案審查,倘無法獲致共識,則先行保留,留待稍後處理;為了翔實記錄,官員們發言請用麥克風,並表明身分,以利公報記錄。

為了議事處理順暢,逐目處理,請問各位,有無異議?(無)無異議,就這樣決定。

按慣例,如果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不在場,就不予處理。

進行歲入部分,第1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2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進行歲出部分,第3案至第9案是總提案,第3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4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5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6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7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8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9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處理第1目部分,第10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處理第2目部分第11案。

請中研院陳副院長說明。

陳副院長建仁:主席、各位委員。蔣委員這個提案是希望第2目的「一般學術研究及評議」第1節凍結5,000萬元,因為中研院在一般學術研究及評議、學術交流的部分,相當積極的在辦理有關的學位學程及相關國際研究生的學位學程,這些都是相當重要的工作。目前國際研究生的學位學程經費還有點短缺,尚需從其他地方挹注,所以我們希望不要凍結,謝謝。

主席:因為是逐目處理,現在先處理本目提案。

第12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13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14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11案蔣委員提案凍結5,000萬元,剛才中研院已作說明,請問各位有無意見?

陳委員學聖:不予凍結。

主席:好,那第11案預算照列。

第15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16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17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18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19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照列。

第20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21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22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處理第23案。

請中研院陳副院長說明。

陳副院長建仁:主席、各位委員。關於本案,最主要的就是第2目的「一般學術研究及評議」項下的「主題研究與人才培育」,以及「科研基金」的部分,都是用來辦理培育科技菁英計畫、研發能量的提升計畫、科研環境領航計畫所需經費,實際上這些經費執行的狀況相當不錯,特別是在科研環境領航計畫,跟政府的matching fund一起進行,請求委員不要凍結這2億經費,謝謝。

主席:第2目第2節照列。

處理第3目「自然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部分提案。

第24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25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26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3目「自然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預算照列。

處理第4目「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部分提案,第27案、第28案共2案。

先處理第27案。

請中研院陳副院長說明。

陳副院長建仁:主席、各位委員。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的105年預算較上一年度少編列了1.9億元,整個工程預計明年完工,所以,明年會付出今年所編列的建築費用預算,希望不要凍結,讓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能夠在明年順利完工並支付建築費用,敬請委員支持。

第28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有關第4目「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預算,請問各位有無意見?

孔委員文吉:我是主張酌凍,但是因為陳委員很堅持照列,所以我就沒意見了。

主席:好,第4目預算照列。希望中研院對於原住民族的生技研究,要更加重視。

陳委員學聖:這是有道理的,因為人家就是靠老祖宗的抗瘧疾藥得到諾貝爾獎的,我有去看過東華大學、台東大學,原住民有很多和藏醫相關的傳統醫藥,我希望中研院不要忽略這部分的研究,我們給你們支持,就請好好表現。

主席:好,預算照列,希望中研院不要辜負委員的期望。

現在處理主決議部分提案。

請問中研院對第29案有沒有意見?

王副院長汎森:配合辦理。

主席:好,照案通過。

請問中研院對第30案有沒有意見?

王副院長汎森:遵照辦理。

主席:好,照案通過。

第31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32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33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34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35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36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37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38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39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40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41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42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43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44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45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46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47案是本席提出的提案,請中研院說明。

王副院長汎森:主席,我們遵照辦理。

主席:第47案照案通過。

第48案也是本席提出的提案,請中研院說明。

王副院長汎森:主席,我們遵照辦理,加強檢討。

主席:第48案照案通過。

第49案本席有加入連署,請中研院說明。

王副院長汎森:我們遵照辦理。

陳委員學聖:我們也加入連署。

主席:第49案照案通過,陳委員學聖、孔委員文吉加入連署。

第50案本席也有加入連署,請中研院說明。

王副院長汎森:可以,我們遵照辦理。

陳委員學聖:我們也加入連署。

主席:第50案照案通過,陳委員學聖加入連署。

第51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52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53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54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55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第56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預算照列。

105年度中央研究院公務預算審查討論協商之內容:105年度中研院收支單位預算均照列,通過主決議共6項。

報告委員會,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公務預算案已審查完畢,決議如下:依審查討論協商之內容通過;委員提案未涉及之部分,預算均予照列;對於委員質詢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以書面答復者,請相關機關於2週內送交個別委員及本委員會,但委員另行指定期限,從其指定。

陳委員學聖:關於預算,我們剛剛處理得非常快,我跟孔委員都是從選區趕回來,他從南投趕回來,我從桃園過來也不是很近,讓中研院的預算輕騎過關,我們有兩個期許,因為台灣處於混亂的狀態,需要有人沈靜下來思考30年、50年、100年後的台灣,這我和院長都談過,只是總統都沒有找你,我只是覺得很遺憾,沒得講這個事情。其次,中研院要做大家不願意做的、不能做的或不知道要做的事情,所以在預算上我們給你們高度的支持,但是不要辜負委員對在座各位的期許,這是今天我們趕過來,大家讓預算通過的原因。我想所有的部會裡面,沒有一個預算像中研院能夠得到朝野的高度支持,也沒有勞煩各位常常來立法院備詢,我想這一點請各位要銘記在心,不是我們放水,而是我覺得在座各位都比我們更懂得自重,我們希望把在立法院的時間,還給各位在學術上幫台灣找到未來的出路。我想這是我今天在預算通過之前,一定要做的一個聲明,不然我們不用趕回來,就讓它拖到下一屆立法院再來審。但是我覺得中研院要有一個帶頭作用,我們讓中研院的預算最快通過,而且全數支持,是要告訴大家,透過各位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的未來,我想這一點有它啟發性的意義,所以特別跟主席跟在座各位做說明,謝謝。

主席:謝謝陳學聖委員和孔文吉委員這麼支持中央研究院,我們的期許也請銘記在心,不要辜負大眾的期望。

進行討論事項第二案。審查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有關中央研究院所屬科學研究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

現在請議事人員宣讀105年度中央研究院所屬科學研究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之重點,以及委員相關增刪提案總彙內容。

中華民國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非營業部分(總統府主管)

 

特別收入基金一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基金

項目

預算案數

審查結果

業務計畫

請參閱預算書第307頁

 

基金來源

74億6,532萬8,000元

 

基金用途

77億7,481萬7,000元

 

本期短絀

3億0,948萬9,000元

 

 

解繳國庫

無列數

 

1、主決議

單位名稱: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基金

中研院推動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計畫,依據規費法第10條規定於102年底訂定資料庫資料及檢體使用收費標準,105年度預算案雜項收入科目項下編列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檢體使用費200萬元及回饋金收入10萬元。

經查:()、訂定使用規費應建立成本資料供參,考量市場因素定之,並定期檢討,俾適度反映費用或成本變動。規費法第10條:「業務主管機關應依下列原則,訂定或調整收費基準,並檢附成本資料,洽商該級政府規費主管機關同意,……。二、使用規費:依興建、購置、營運、維護、改良、管理及其他相關成本,並考量市場因素定之。」及第11條:「規費之收費基準,業務主管機關應考量下列情形,定期檢討……。前項定期檢討,每3年至少應辦理1次。」據此,各機關徵收規費,應依前揭規定處理,且每3年至少應辦理1次檢討,俾反映成本之變動;()、預算書附表中有關單位成本及數量資料皆付之闕如,允宜選定工作衡量單位,為單位成本之計算。

綜上,中研院為辦理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計畫,應考量市場因素定之,並定期檢討收費標準,俾適度反映成本之變動。基此,爰要求中研院應將上開疑義之因應過程,於一個月內送交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

提案人:陳亭妃

連署人:黃國書  賴振昌

2、主決議

單位名稱: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基金

針對科學研究基金105年度預算案於科研航計畫項下新增打造世界級蛋白質研發重鎮計畫第1年所需經費1.7億元,計畫期程自105年度至1087年度,總經費6.8億元。

經查,打造世界級蛋白質研發重鎮計畫概述:該計畫擬透過中研院跨所跨領域之蛋白質研究專家、儀器設備及資源整合,提出創新思維和關鍵方法,為國內外重要生技醫藥議題找出解決方案,同時為因應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及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之設立,及「台灣光子源」落成啟用,銜接基礎研究、動物及臨床試驗及至於產業發展;並依據政府推動臺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特別針對國人重大疾病研究及重要生技醫藥產品發展,推動研發成果產業化。

惟,研發成果商品化和產業化目標達成情形,仍欠攸關量化衡量指標,未能反映研發成果產業化之實質成效。是以,科學研究基金105年度新增打造世界級蛋白質研發重鎮計畫,期程自105年度至108年度,總經費6.8億元,允宜增加研發成果產業化後創造之收入指標,俾反映研發成果產業化之實質成效。基此,爰要求中研院應將上開疑義之因應過程,於一個月內送交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

提案人:陳亭妃

連署人:黃國書  賴振昌

3、主決議

單位名稱: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基金

鑒於中研院於100年11月1日依「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規定,向行政院衛生署提出生物資料庫設置許可之申請,衛生署於101年6月20日進行實地審查,並於101年10月24日獲得設置許可,完成依法設置,可進行一般民眾與疾病案例之招募與收案事宜,臺灣人體資料庫計畫105年度編列6億5,099萬元。

經查:1.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第13條:「設置者應依主管機關公告之生物資料庫資訊安全規範,訂定其資訊安全管理規定,並公開之。」;2.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資訊安全管理要點第16點:「各機關負責重要資訊系統之管理、維護、設計及操作之人員,應妥適分工,分散權責,並視需要建立制衡機制,實施人員輪調,建立人力備援制度。」。

惟,(一)、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疾病個案設置作業變更,嚴重影響計畫進度;(二)、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與運用核有相關缺失,應確實落實資訊安全防護措施,以降低個資外洩風險。

綜上,臺灣人體資料庫105年度預算案編列6億5,099萬元,惟配合生物資料庫疾病個案設置許可之變更,相關作業尚未完成,鑑於103年度執行率僅5.5成,104年度截至8月底之執行率4成,允宜配合計畫進度覈實編列預算,另資料庫安全管理防護措施應確實執行,以降低個資外洩風險。基此,爰要求中研院應將上開疑義之因應過程,於一個月內送交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委員。

提案人:陳亭妃

連署人:黃國書  賴振昌

主席:現在進行逐項審查討論,如果沒有辦法獲致共識者,我們就先行保留,留待稍後進行處理。為了翔實記錄,官員發言請用麥克風,並表明身分,以利公報登記。

總共有3個主決議案。第1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不在場,不予處理;第2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不在場,不予處理;第3案提案委員及連署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因為提案委員均不在場,不予處理,所以預算照列。

現在宣讀105年度中央研究院所屬科學研究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審查討論協商之內容: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基金業務計畫依據基金來源與用途審查結果做調整,基金來源74億6,532萬8,000元照列;基金用途77億7,481萬7,000元照列;本期短絀3億948萬9,000元照列;解繳國庫無列數。

報告委員會105年度中央研究院所屬科學研究基金附屬單位預算案已經審查完畢,決議如下:依審查、討論、協商之內容通過,委員提案未涉及之部分,預算均予照列。對於委員要求提供相關資料或以書面答復者,請相關機關於兩週內送交個別委員及本委員會,但委員另行指定期限者,從其指定。

接下來處理臨時提案,請議事人員宣讀。

臨時提案:

建構客家知識體系是促使客家研究發展、深化、昇華成為客家學的關鍵步驟,目前中央研究院已於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執行「客家文化研究計畫」,積累客家學術研究成果。

然而,相較於原住民族量足且質精的學術研究成果,客家學研究的質量以相關知識體系的建構仍顯不足。爰此建請中央研究院參考原住民族相關知識體系的建構過程,以及人才培育之政策,協助客家研究之精進,以期厚植客家族群文化與知識傳承基底。

提案人:陳碧涵  蔣乃辛

連署人:高金素梅

主席:本提案陳學聖委員與孔文吉委員都加入提案,共同提案。請問中研院對此提案有意見嗎?

請中研院王副院長說明。

王副院長汎森:主席、各位委員。我們在主席的指導之下,近來年對客家的知識體系也做了很多努力,也在人社中心成立了專職的分支機構,這幾年也請莊英章教授來主持,我覺得成績也相當不錯。不過因為學術的工作要相當長的時間累積,我們會在這個提案的指導之下繼續努力,所以我們遵照辦理。

主席:請務必協助客家學術的建構。請問現場委員對臨時提案有無其他意見?

孔委員文吉:我支持這個提案,這是陳碧涵召委所提重視客家學術研究成果,但原住民的學術研究明年要怎麼推動?我都還沒有聽到院長有談到明年的部分。

王副院長汎森:我們回去馬上有一個規劃……

孔委員文吉:給我書面資料好不好?看看是不是要開國際會議或是辦什麼專題研究。

王副院長汎森:是。

主席:有關本臨時提案照案通過,請中央研究院辦理。

報告委員會,本日議程處理完畢,現在散會。

散會(12時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