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8屆第8會期交通委員會第5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

繼續開會

時  間 中華民國104年10月15日(星期四)9時至11時20分

地  點 本院紅樓201會議室

主  席 羅委員淑蕾

主席:現繼續開會。進行今日議程所列討論事項。

討 論 事 項

審查10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單位預算

主席:請交通部陳部長報告。

陳部長建宇:主席、各位委員。今天應邀列席貴委員會,就本部中央氣象局105年度施政計畫及預算編列提出報告,深感榮幸。

中央氣象局業務涵蓋氣象、海象及地震3大領域,為便利民眾及相關機關即時取得有效氣象資訊,該局賡續建構氣象、海象及地震觀測系統,精進天氣預報與地震測報技術,強化氣候監測與分析,開創多元化氣象服務;另持續更新相關客製化警戒資訊,做為交通運輸及防救災作業決策參考之重要依據。

有關中央氣象局105年度施政計畫及歲入、歲出預算編列內容,請辛局長向各位委員提出報告及說明,敬請各位委員惠予支持,謝謝。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辛局長報告。

辛局長在勤:主席、各位委員。

壹、前言

今天應邀列席 貴委員會,就本局105年度施政計畫及預算編列提出報告,至感榮幸。

茲謹就本局103年度與104年度截至9月止之預算執行情形、105年度施政計畫重點、預算編列情形及預期施政績效,向 貴委員會提出簡要報告如次:

貳、103年度與104年度截至9月份止預算執行情形

一、103年度預算執行情形

(一)103年度本局歲入預算共編列1,822萬5,000元,決算數為2,221萬8,000元,較預算數增加399萬3,000元,主要原因係氣象資料供應收入及廠商逾期交貨賠償收入增加所致。

(二)103年度本局歲出預算共編列18億380萬6,000元,決算數為17億7,781萬1,000元,決算數占預算數98.56%。

二、104年度截至9月份止預算執行情形

(一)104年度本局歲入預算共編列1,876萬4,000元,截至9月份止預算分配數1,381萬4,000元,實收數1,746萬4,000元,占預算分配數126.42%。

(二)104年度本局歲出預算共編列19億9,504萬8,000元,截至9月份止預算分配數11億3,734萬6,000元,執行數10億7,900萬6,000元,執行數占預算分配數94.87%。

參、105年度施政計畫重點

本局的施政與業務發展重點,在推動現代化氣象觀測、發展精緻化氣象預報、開創多元化氣象服務,以提升氣象服務水準,並達成防災減災及促進經濟發展之目標,為健康臺灣提供生活有氣象的優質氣象資訊。

本局依據行政院105年度施政方針,配合中程施政計畫及核定預算額度,並針對當前社會狀況及本局未來發展需要,編定105年度施政計畫,其目標與重點如次:

一、觀測現代化與災防化

(一)104年辦理了日本向日葵8號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將持續與發展國際氣象作業衛星技術接軌,獲取先進的衛星數據與處理技術,以提供高時空解析度的多樣化觀測產品資訊、強化衛星資料對天氣系統的即時監測能力及擴大衛星資料與產品的應用服務。

(二)維運臺灣鄰近24個海域潮位站及9個資料浮標站監測網;發展波浪、暴潮預報技術;檢校海平面資料,改善海象資料分析應用與服務作業。持續整合海象觀測系統,提升海象資料應用效能。

(三)持續執行為期6年(104~109)的「強化臺灣海象暨氣象災防環境監測計畫」,強化災防環境監測,提升災防預警應變效能,主要工作包括:

1.遷移七股氣象雷達並更新為雙偏極化,提升降雨監測效能。

2.建置東沙島剖風儀,提升西南氣流海域之大氣垂直剖面監測能力,延長災害預警時間。

3.補強與汰換宜蘭、花蓮地區雨量站網之氣象觀測、雨量觀測、中繼傳輸等各種自動站,並辦理現有雨量站網現場儀器調校,強化雨量監測與傳輸。

4.增建臺灣海域2座資料浮標暨2座海嘯預警浮標,拓展海域監測範圍,延長災害預警時間。

5.建置外澳與北關測波雷達,並規劃馬祖與彭佳嶼兩站測波雷達,以完成岸基波流雷達觀測網,建立由點到面的海域監測能力,提升鄰近海域活動安全。

(四)維運地面氣象觀測網,強化氣象觀測品質;提昇儀器校正效能,維繫氣象觀測精度。

二、預報精緻化與活用化

(一)執行為期4年(105~108)的「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畫(I)」,主要工作包括:

1.建置巨量資料整集架構及隨選平台雛型,拓展氣象資料共享服務;建立氣象站歷史環境資料庫,開拓在地特色的氣候資訊服務;擴增大量資料儲存系統,建置網路安全防護監控系統,以符合本局氣象作業及研發需求。

2.發展全球系集預報與海氣偶合模式預報系統,提升2週以上之天氣與短期氣候預報技術與作業能力;強化氣候資料庫及氣候監測預報作業輔助系統,推展氣候預報資訊及應用服務;建置跨域服務應用平台雛型,強化氣象產品供應平台,開拓氣象專業跨域服務。

3.開發氣象預警資訊服務及預警決策輔助系統雛型,強化即時監測與預警系統效能;發展雷達及海流資料同化技術;開發縣市分區機率型預報產品,精進鄉鎮化即時預警技術與天氣預報作業效能。

(二)持續執行為期4年(103~106)的「氣候變遷應用服務能力發展計畫」,主要工作包括:

1.數位化臺灣25個氣象站百年來觀測資料,強化臺灣長期氣候資料查詢功能與建立臺灣本地氣候長期監測系統,以提高氣候基礎資訊應用能力與層面。

2.發展臺灣氣候變遷分析與推估技術,建立在地化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發展各應用領域之氣候風險評估方法,強化臺灣氣候變遷分析與推估能力。

3.建立氣候資訊應用服務基礎,建構完整的氣候資訊應用服務基礎架構。

4.提供應用導向的氣候資訊服務,推廣氣候通識與變遷認知及應用知識,強化氣候知識的推廣與提升資訊應用服務。

三、服務多元化與口語化

(一)執行「發展小區域災害性天氣即時預報系統」計畫,提升災害性天氣預報及監測技術,針對鄉鎮尺度研發新的小區域災害性及即時天氣預報技術,建置發布符合全國各鄉鎮尺度災害性天氣警特報的作業能力,以因應民眾服務和防災應變需求。

(二)加強氣象防災教育推廣

辦理氣象科普教育及到校推廣服務,加強口語化氣象傳播服務,提升氣象服務品質。

四、持續拓展強震即時警報資訊於防災之應用,並強化下列工作:

(一)加強地震海嘯監測,建置高品質井下地震觀測站,整合海陸地震觀測網。

(二)地震資料庫整合與推廣運用。

(三)加強地震潛勢分析研究,並配合防災需求發布地震潛勢圖。

(四)擴建海纜觀測系統,強化臺灣東部海域地震、海嘯監測效能。

肆、105年度預算配合施政計畫編列情形

以下謹就105年度本局單位預算歲入及歲出部分報告如次:

一、歲入預算部分

105年度本局歲入預算數為1,691萬6,000元,較上年度法定預算數1,876萬4,000元,減少184萬8,000元或9.85%,係減列氣象儀器檢校服務收入,茲按各來源別說明如下:

(一)規費收入:1,599萬8,000元,主要係氣象資料供應等收入,較上年度減列氣象儀器檢校服務收入184萬8,000元。

(二)財產收入:69萬7,000元,主要係五分山氣象雷達站房地出租及停車場租金等收入,與上年度預算數同。

(三)其他收入:22萬1,000元,主要係借用宿舍員工自薪資扣回繳庫數及農業實驗站出售農產品等收入,與上年度預算數同。

二、歲出預算部分

105度本局歲出預算數為22億2,214萬4,000元,較上年度法定預算數19億9,504萬8,000元,增加2億2,709萬6,000元或11.38%,主要係新增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畫(I)及增列強化災防環境監測等經費。

各業務計畫編列情形如下:

(一)氣象科技研究發展:13億8,732萬3,000元,較上年度增列1億5,520萬4,000元。詳細內容為:

1.氣象科技研究:1億6,103萬7,000元,係執行「氣候變遷應用服務能力發展計畫」、「發展小區域災害性天氣即時預報系統」、「時空資訊雲落實智慧國土計畫」及辦理科技發展計畫所需經費,較上年度增加803萬元,主要係新增「時空資訊雲落實智慧國土計畫」等經費。

2.氣象資訊處理研究與開發:4億9,761萬6,000元,係執行「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畫(I)」與「建置區域防災降雨雷達網計畫」及維持氣象作業資訊系統正常運作所需經費,較上年度增加3,964萬元,主要係新增「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畫(I)」等經費。

3.應用氣象研究:1,812萬3,000元,係蒐集整理氣象資料及推展農業氣象,增進氣象服務效能所需經費,與上年度預算數同。

4.地震測報:3億6,772萬9,000元,係執行「強地動觀測第5期計畫─強震即時警報於防災之應用」、「全面性的地震與海嘯早期警報及地震潛勢分析系統建置計畫」、「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等所需經費,較上年度減列2,837萬7,000元,主要係減列「強震與地球物理觀測系統效能提升計畫」等經費。

5.強化災防環境監測:3億4,281萬8,000元,係執行「強化臺灣海象暨氣象災防環境監測計畫」所需經費,含辦理「七股氣象雷達遷移更新」、「建置東沙島剖風儀」、「強化雲嘉、東部及恆春半島自動雨量站」、「強化臺灣資料浮標觀測網暨海嘯預警浮標建置」及「建置岸基波流雷達觀測網」等分支計畫,較上年度增列雷達相關設備及站場房屋建築等經費1億3,591萬1,000元。

(二)一般行政:5億7,752萬9,000元,係本局人員維持費及行政工作維持費,較上年度增列撥補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差額等經費2,080萬5,000元。

(三)氣象測報:2億3,229萬3,000元,較上年度增列5,534萬3,000元,含「氣象觀測」、「天氣預報及颱風測報」、「氣象通信及雷達測報」、「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及其產品應用計畫」、「衛星資料接收及處理」、「氣象儀器檢校」、「海象測報」及「氣象服務業務開發與推展」等8個分支計畫,其編列內容為強化氣象觀測,建置預報作業輔助系統,提升預報技術及加強氣象服務,推廣氣象防災教育等經費。

(四)一般建築及設備:2,411萬9,000元,較上年度減列425萬6,000元,係辦理本局及所屬氣象站房舍整修等費用。

(五)第一預備金:88萬元,依照上年度之預算數編列。

伍、預期施政績效

一、「發展小區域災害性天氣即時預報系統」計畫,增進災害性天氣監測及預報技術,105年預計完成紫外線預報、體感溫度預報及大雷雨即時訊息預報等3項小區域災害性天氣預報相關之應用產品,以供防救災單位應變之決策參考。

二、執行「飛機投落送颱風觀測」,105年預計執行約3至4架次之飛機投落送颱風觀測,以取得颱風在海上之氣象要素資料,即時應用於颱風結構分析研判、模式資料同化與數值預測,預期可增進颱風路徑預測之準確度6%。

三、「建置區域防災降雨雷達網計畫」,105年完成建置雷達儀維修平台,辦理中部雷達站房建照取得及工程發包,進行北、中、南區域防災降雨雷達站房施工。計畫106年完成後針對北、中、南3大都會區的降雨情形,可提供雷達站半徑65公里範圍內,高時空解析降雨資料,作為都會區防洪警示及決策之參考。

四、「強地動觀測第5期計畫─強震即時警報於防災之應用」、「全面性的地震與海嘯早期警報及地震潛勢分析系統建置計畫」與「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

(一)105年度預定進行海中擴建設備廠內製造與海纜系統實地布放。

(二)增建3座高品質井下地震儀觀測站,以提高地震測報作業的穩定度和整體效能及地震觀測資料的品質,降低誤報的可能性。

(三)更新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系統10站,提高儀器的妥善率,強化有感地震的偵測能力,縮短對島內中大規模有感地震警報發布時間,以提高防災效益。

五、執行「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及其產品應用」計畫,逐步升級現有接收設備與處理系統,與國際氣象作業衛星技術發展接軌,獲取先進的衛星數據與處理技術,增加本局監測大氣、海洋、陸地狀態所需資訊。

六、完成南沙太平島氣象自動站與潮位站的建置,即時取得當地海氣象觀測資料,以強化南海地區海氣象測報與服務功能,及我國在南海地區的角色與地位。

七、維運24處潮位站,完成馬祖、東沙島、臺東外洋等9處資料浮標站年度更換,提升資料品質與觀測成功率,加強對東北季風、西南氣流及颱風等劇烈天氣系統於海上監測能力,並發展近岸海象預報技術,提供近海遊憩、海上航行及災害防救參考。

八、「氣候變遷應用服務能力發展計畫」,提高本局於氣候議題的科學認知及作業技術之水準,預期可提升國內對氣候變遷推估與氣候應用服務之相關研究,推動跨領域整合應用。

九、「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畫(I)」:

(一)完成6站物候觀測資訊系統建置,強化氣候監測應用的多樣性。

(二)完成臺灣東北與東部氣候站4站建置,建立新一代地面氣候觀測網,以輔助氣候資訊的收集與應用。

(三)強化2週以上氣候預報技術,精進小區域災害性天氣預報技術,提升梅雨強降雨6小時定量降雨預報能力。

(四)建置網路安全防護監控系統,強化網路安全防禦能力及提升局屬網路設備處理效能。

(五)擴增大量資料儲存系統,以提升整體氣象基礎建設;運用新資通訊技術,建置跨平台、跨瀏覽器的全球資訊網,提升分眾導向、個人化且互動式的氣象資訊公眾服務。

十、「時空資訊雲落實智慧國土計畫」,逐步完成25個氣象站的歷史觀測資料、天氣圖集的數位化建檔與建置資料庫,並配合政府整體開放資料的政策建置相關資料查取系統,以提供政府防救災規劃、氣候變遷研究、自然環境監測、學術研究及民眾生活所需。

十一、「強化臺灣海象暨氣象災防環境監測計畫」(104-109)。105年度辦理岸基波流雷達網與系統規劃、降雨雷達與剖風儀站房工程、雷達儀剖風儀設備採購及宜花與離島氣象雨量站建置汰換。預期計畫完成後可增進海象監測能力,更完善豪大雨監測網絡,改進對南海颱風、西南氣流伴隨之劇烈天氣的預報,提升海象與氣象災防環境資訊服務效能。

陸、結語

臺灣常有天氣與地震災害,氣象與地震資訊之掌握對我國民眾以及防災作業等皆亟為重要,以上本局105年度預算係提供氣象與地震之測報服務所需,本撙節原則,並顧及緩急時序,配合施政需要妥適編列,以達業務目標。以上報告,企盼各位 委員給予支持並賜指教,謝謝各位。

主席:現在開始進行詢答,本會委員詢答時間為10分鐘,得延長2分鐘;其他委員會委員詢答時間為6分鐘,得延長2分鐘;暫定10時30分休息,委員發言登記於10時30分截止,各位委員如有提案,請於10時30分前提出,以便議事人員彙整,中午原則上不休息,請工作人員準備便當。

首先請李委員昆澤發言。

李委員昆澤: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整個重大交通建設的通車是國人所期待的,但是安全是通車唯一的重大選項。現在高鐵因為承包公司的財務問題,大家擔憂12月1日開始新增加三站,通車是否會受到影響?請部長簡單說明。

主席:請交通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建宇:主席、各位委員。報告委員,事實上通車的先決條件一定是安全第一,現在整個工程已經完工,會完工驗收就表示工程安全上……

李委員昆澤:現在已經完成初勘與履勘,但是後續還有亟待修正的問題。

陳部長建宇:我要強調的是部分些微瑕疵的改善……

李委員昆澤:部分些微的瑕疵還是會影響行車的安全。

陳部長建宇:不會,如果安全有疑慮就不會訂通車的時間。

李委員昆澤:現在尚有亟待修正的地方,如果下包廠商因為怕領不到錢而導致停工,我們是否要採取後續驗收或是求償等行政程序來處理?請問交通部有做處理嗎?

陳部長建宇:這部分主要是由臺灣高鐵公司做處理,據我了解,可以分為兩個面向,第一個,如果工程後續應該修繕部分未修繕完畢,一定會涉及違約的部分,就會產生處罰與求償問題。另外,修繕的部分如果不做,臺灣高鐵公司會找其他廠商完成,完成之後再向違約廠商求償。所以理論上不會有問題,而且……

李委員昆澤:部長,安全真的是最重要的選項。

陳部長建宇:我了解,我也同意委員的看法。

李委員昆澤:交通部絕對不能為了如期通車,然後讓承包公司因為財務的問題,導致後續相關需改善的細微工程受到影響,如果承包的下游廠商不做或是隨意的處理,這都是影響通車安全的重大選項。

陳部長建宇:沒錯,這個部分修繕完畢之後還要報上來,我們最後會去看有無修繕完畢,所以不會有問題。

李委員昆澤:針對交通部所處理的重大交通建設,這麼多年來本席一再要求安全真的最重要。

陳部長建宇:謝謝委員指教。

李委員昆澤:每一次交通部對重大交通建設,都拍胸脯保證什麼時候要通車,但是一再地跳票,社會大眾都在看笑話。我們一定要掌握它的品質及安全之後,才能訂通車的日期,而且要有伸縮的日期。

陳部長建宇: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

李委員昆澤:每一次一再地跳票,安全又沒有保障,這對交通部的形象有重大的損傷,大家對於重大的交通建設也沒有信心。

陳部長建宇:謝謝委員的指教,因為離通車的期程還有很長的時間,修繕的期程應該很快就可以完成,他們也會在最後一次去看有沒有修繕完畢,所以這個……

李委員昆澤:部長,本席再次提醒,安全通車最重要,然後才是如期的通車,如果沒有安全其他什麼都別談。

陳部長建宇:我完全同意。

李委員昆澤:另外,有關郵局裁併的問題也是社會大眾很關心的議題,因為郵局多年來,擔負中南部山區及偏遠地區相關的重要業務與服務。現在社會大眾擔心,第一個,服務會不會打折?第二個,有關郵局血汗勞工的問題,工會也會擔憂因為裁併,工作量會不會增加或是產生勞逸不均的狀況,請部長簡單說明。

陳部長建宇:郵局要取消的是重疊性服務的部分,在此特別跟委員報告,我的態度也非常清楚的讓郵局知道,裁併的先決條件是偏遠地區絕對不能減,此其一。第二個,事實上郵局裁撤的只是將重疊服務的部分拿掉,至於基本員工的進用,還是按照原有的計畫進行不會受到影響。第三個,現有裁撤的人力,他們會妥善安排到相關的局裡去做……

李委員昆澤:你說進用人力,郵局的新進人員是離職率最高的,有關他們相關的工作權益,部長要督促郵政公司。

陳部長建宇:謝謝。

李委員昆澤:請教辛局長,你擔任局長有5年多了吧?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辛局長說明。

辛局長在勤:主席、各位委員。6年了。

李委員昆澤:你有沒有拜媽祖?

辛局長在勤:個人對信仰上比較沒有……

李委員昆澤:你對信仰沒有特別觀念,媽祖對臺灣社會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信仰,大家都感受到媽祖神威顯現,保佑眾生,希望大家闔家平安。

本席請教你,臺灣是一個地震頻繁的地區,近20年來,我們偵測到每年的地震頻率有兩萬三千多次,每年有感地震至少有1,000次以上。據觀察地震發生的頻率,這5年比前5年增加1.6倍,從94年至98年共發生9萬5,000次的地震,99年至103年發生十五萬八千多次,就增加了1.6倍。

這時候媽祖就很重要了,為什麼?因為我們有一個「媽祖計畫」,地震觀測儀的計畫就是俗稱的「媽祖計畫」,位於東北部的海岸距離45公里鋪設光纖海底電纜並在終端設置地震儀做地震的偵測,在海外發生地震時可以提早10秒預警,通知相關單位包括核電廠、醫院等。日本做得更先進,他們個人電腦、手機、電視及街頭電視牆等,都會跳出顯示地震即將來襲的訊息,日本在發生多次重大的災害之後,極盡可能發展新的救命即時地震預警系統。但是我們的「媽祖計畫」,審計部認為它是失敗的,因為發包的過程有問題,造成既不了解潮汐、位置的深淺、洋流,也不清楚漁船出入頻繁等,結果花了4.5億元,我們在100年年底開始啟用,到103年就差不多壞光。媽祖會流淚,這個花了4.5億元的「媽祖計畫」失敗了,第一代失敗了你們有檢討嗎?現在又要推出一個5.4億元的第二代地震、海嘯偵測擴建計畫,第二代你們怎麼處理?請簡單說明。

辛局長在勤:謝謝委員關心,「媽祖計畫」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臺灣東部海域海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在第一期裡面,雖然我們用了4.5億元,但是它使用的是比較先進的方式,最主要當時是考慮……

李委員昆澤:我知道它是先進的,但是,你們就沒有考慮到漁船在該區域出入頻繁,其底拖網經常將我們的電纜、先進儀器破壞殆盡,你們現在第一代的不是都已經快壽終正寢了嗎?

辛局長在勤:首先,第一代地震儀之中有三個sensor被底拖網拖壞,其餘的部分都是完好無缺,所以,我們的第二期……

李委員昆澤:本來是預期10秒前就可以通知臺灣本島相關設施,但現在因為這些儀器出問題,至少也都會延宕2、3秒以上,問題是這2、3秒就是救命的重要時刻啊!

辛局長在勤:所以我們持續要做第二期的拓展計畫。當初在建海纜的時候,我們已經把它埋到海底200公尺,以當時的技術評估,漁船底拖網只會到達海底一百多公尺,但沒想到附近的漁民為了其生計,把底拖網放得更深。無論如何,這些儀器還是被拖掉了,為了讓這個計畫能夠……

李委員昆澤:局長,這是4.5億耶!

辛局長在勤:但4.5億裡面只有那幾個sensor被拖掉,其他是完好無缺的。

李委員昆澤:氣象局對地震的偵測延遲了2、3秒,這都是具體的事實啊!

辛局長在勤:這對附近地震的偵測是會有一些影響。

李委員昆澤:部長要要求相關單位提出檢討,地震來臨時,多2、3秒逃生真的是救命的關鍵時刻。

陳部長建宇:所以要拜託委員,後面的預算要請委員多支持。

李委員昆澤:我要拜託你們,第一代地震觀測相關計畫所產生的問題,你們要去檢討。不能說第一代的媽祖計畫出現問題,相關先進儀器被這些漁船的底拖網弄壞之後,現在才發現這個問題,才說要我們支持第二代所需5.4億的預算。對於保命的地震、海嘯偵測相關預算,我們都會全力支持,但是,第一代所產生的問題,你們也要提出檢討報告送到本委員會來。

陳部長建宇:謝謝。我們會處理。

李委員昆澤:另外,有關氣象觀測站的維護方面,氣象觀測站當然是很重要,你們在這4年來增加了18%的氣象觀測站。

辛局長在勤:是。

李委員昆澤:但是只生不養,亦即你們增加了18%,但維護費方面,在民國99年還編有1,676萬,到103年卻腰斬成618萬,大概每個觀測站分不到1萬元的維修費用,你們拚命地建站,結果維修費用卻腰斬。然後,500公尺以上的山區占了臺灣國土45%,但是你們在山區的觀測站只有29%,僅僅137個。近來因為極端型氣候之故,山區的豪雨造成土石流,影響人民生活安全甚鉅,可說是相當重要。

辛局長在勤:報告委員,就是因為體認到這一點,我們未來在2、3年內會持續建置起四十幾個高山觀測站。

李委員昆澤:相關的維修費用呢?

辛局長在勤:其實政府在編列預算時,每年在統刪時都會刪到我們的維護費用,我們在第二年都會盡量設法將它回填,但是,整個維護費用是逐年再降低,我們也在持續把資源往維修……

李委員昆澤:當然氣象觀測站對氣象預報的精準有很大的影響,但也不能拚命的建觀測站,卻沒有編維修費用,這樣的話真的是浪費公帑,要讓它發揮到最好的效果,請部長好好督促。

陳部長建宇:還是請委員多多支持預算,謝謝。

主席:請陳委員歐珀發言。

陳委員歐珀: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今年尼泊爾發生芮氏規模7.8的強震,身為臺灣與尼泊爾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我看到相關資料呈現出的傷亡都相當慘重,國內過去也曾經發生「921」、「331」的地震,臺灣的地震活動可說非常頻繁。坊間也有傳聞,臺灣地底下正在蓄積一個更可怕、更大的能量,將來有一天可能會爆發比「921」、「331」更大的地震,同時這個地震可能會對大台北地區造成嚴重的傷亡,這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主席:請交通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建宇:主席、各位委員。這個問題是否由局長來回答?因為這必須從專業科技來解說。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辛局長說明。

辛局長在勤:主席、各位委員。坊間這個無論是謠傳還是傳說,我認為還是聽氣象局的說法,臺灣整個構造尤其是本島上,「921」其實已經是超過400年回歸週期的地震,基本上,在本島內沒有大於像「921」車籠埔斷層這麼大的一個地震存在。

陳委員歐珀:換言之,我們保守一點來講,至少在100年內不會發生像「921」那麼大的地震?

辛局長在勤:機會是比較低。

陳委員歐珀:就你們目前監測的水準而言,萬一即將發生地震時,有沒有辦法把傷亡減到最低?

辛局長在勤: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最主要是在做地震預警的這部分,希望地震發生後能夠儘速把地震位置和相關參數測量出來,去警告其他地區或強震波即將到達的地區,讓他們得以及時反應。

陳委員歐珀:你們有沒有可能發展得更精準?以目前的狀況,你剛才也很有把握地說最近400年之內大概不會發生像「921」這麼大的地震,但臺灣畢竟位處地震帶上,有沒有可能透過發展更精準的儀器或地震高科技計畫而把傷害降到最低?

辛局長在勤:地震預測永遠是從事地震工作者夢想中的一個工作,當然,目前的技術上還很難去突破。但氣象局在做完地震測報這些工作以後,已經慢慢開始分析、研究有關地震前兆的問題,希望能夠透過一些相關資料的彙整,去瞭解臺灣地震的特性與在發生大地震之前是否有一些跡象可尋,再去做一些預警的動作。

陳委員歐珀:局長,我提醒你,本席來自宜蘭縣,宜蘭旁邊的龜山島,海底火山活動也相當頻繁,整個臺灣東部也是地震發生較頻繁的地區,我們宜蘭地處東部,無法受到地形即中央山脈阻隔的影響,地震一上來的話,中央山脈還沒發生阻隔作用,宜蘭已經是首當其衝,無論是颱風、地震或地震後引起之海嘯,宜蘭的地勢也偏低,本席常在想,宜蘭人半夜三更都要受到地震的驚嚇,萬一發生大地震,海嘯也隨之而來,有沒有辦法提早知道這些訊息?

辛局長在勤:如果是發生在比較遠處之地震所帶來的海嘯,其實氣象局跟太平洋海嘯中心有一些連線,我們會提早知道,而且預測海嘯何時會到,甚至於可以預測海嘯的浪高會有多少,在這方面,氣象局已經很努力地把系統建置完成,而且各縣市政府也都有這樣的系統連線。

陳委員歐珀:各界提供相關的意見,我整理出了地震專家所提供目前政府跟民間就抗震的一些重大問題。首先,老舊建物的耐震能力不足,過去我也提過,現在有很多30年以上的大樓外牆磁磚剝落,結構上耐震力不足。第二個,地方政府缺乏大量收容避難的經驗。第三個,民眾普遍缺乏返家支援的處理經驗。第四個,民眾對於災害防救的認知跟參與程度明顯不足。這些都是問題,我是提醒你,專家提出來的相關警示,我們似乎要做一些處理。

辛局長在勤:是。

陳委員歐珀:至於具體作法,有關地震的部分我提供一下,現在科技部有一個國家實驗研究院嗎?

辛局長在勤:是。

陳委員歐珀:它底下有一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氣象局籌組一個處理小組,跨部會地不斷研討防範的措施,這是第一個。第二個,能不能讓整個建設的技術提升?最主要是監測,也要跟民眾宣導有關地震的一些防範策略,這樣才有辦法真正落實。

交通部是否也能再考量一下,我覺得真的有需要重視宜蘭的部分,長期以來中央政府也是重西輕東、重北輕南、重本島輕離島,提到北北基跟花東、東部跟北部,永遠看不到宜蘭。

現在氣象雷達站總共有幾個?

辛局長在勤:現在有4個雷達站……

陳委員歐珀:氣象站有幾個?

辛局長在勤:目前有人的是25個。

陳委員歐珀:那宜蘭有幾個?

辛局長在勤:宜蘭有2個有人的氣象站,一個是宜蘭站,一個在蘇澳。

陳委員歐珀:屬於幾級站?

辛局長在勤:一個是三級、一個是四級的氣象站。

陳委員歐珀:一級的在哪裡?

辛局長在勤:現在一級的就是在中心,在局本部合署辦公。

陳委員歐珀:二級的在哪裡?

辛局長在勤:二級的有探空跟雷達的觀測,譬如五分山雷達站、花蓮氣象站,還有臺北氣象站、墾丁氣象站。

陳委員歐珀:臺灣受到颱風跟地震的影響,其實是東部甚於西部,地震也是一樣。

辛局長在勤:是。

陳委員歐珀:現在花蓮有二級雷達站,臺東、宜蘭是三級。宜蘭有兩個,我知道,其中有一個在宜蘭市裡面,編制總共有5人。

辛局長在勤:是。

陳委員歐珀:你們是不是關心一下宜蘭的特殊情況?相關的預算、技術或研究措施能夠有些改進,有沒有計畫?加強一下東部。

辛局長在勤:是,這方面我們會加強。未來,在宜蘭除了會增加自動雨量站以外,我們也準備在宜蘭蓋一個降雨雷達,就是針對宜蘭低窪跟都會地區所要做的一個加強觀測工具,架設這個站的時候要請委員多幫忙,因為民眾對於設雷達的這件事情基本上還是有些抗拒,其實雷達並不是有傷害性的一個觀測儀器。

陳委員歐珀:部長來承諾一下,因為這涉及到整個預算的編列,我要求,有關東部的整個氣象建設要建構一個精密的系統,包括人員的建置、儀器、整個氣象偵測的系統,讓東部民眾遠離受到天災的恐懼。我知道花蓮跟宜蘭的鄉親晚上碰到地震時,一個晚上幾乎都沒辦法睡覺,這部分部長能不能承諾一下?

陳部長建宇:剛剛局長已經跟委員表示同意了,他們會儘可能在宜蘭部分充實相關的設施。

陳委員歐珀:是東部。那你在3個月內提出來,我們不偏重在宜蘭,剛剛講地震也好,或是颱風,東部受到的影響大。本席也是在1962歐珀颱風那天出生的,才取名叫歐珀,對颱風有相當的感受,雖然每次颱風都對宜蘭縣帶來很大的災害,但我們認為有時候是可以提早因應的。

氣象局播報得準不準確,常受到民眾質疑,氣象局的準確度甚至比不過縣長,他被封為「聰神」,預測的比你們還準。這就很奇怪了!一個縣長也沒受過什麼專業訓練,竟然被封為「聰神」,結果氣象局經常播報不準。到底是因為設備不足,還是人力素質不好?

辛局長在勤:基本上宜蘭縣政府拿到的也是氣象局的資料,那是一個……

陳委員歐珀:我聽說縣長很用心,他也有跟海大相關的學術研究單位做一些比對,綜合研判。

辛局長在勤:在我們的防救災體系裡面,氣象局所管的是資訊流到各個所需要的地方,但這些資訊的解讀,我們都希望縣市政府能夠有協力機構來幫忙,一起來解讀……

陳委員歐珀:局長,你講這樣我不同意,縣、市長手邊的業務何其多,這麼專業的東西,還要他去找其他學校,結合氣象局的資料做綜合分析,這樣不對!我是說,有關颱風、地震的分析,你們能夠更詳細、準備得更好,給各縣市政府參考,這樣才對!好不好?

辛局長在勤:好,謝謝委員。

主席:請楊委員麗環發言。

楊委員麗環: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部長,颱風一定會造成災害,氣象局的專業部分我等一下會問,一旦有災害,你就是首當其衝必須負責的人,所以……

主席:請交通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建宇:主席、各位委員。對,交通運輸上就需要做處理。

楊委員麗環:總質詢的時間有限,我正好提到行政體系的正式跟派遣人員之結構性問題,這個問題剛剛李委員昆澤也提到了,他是問到郵局人員的部分。交通是非常專業的,需要技術的經驗傳承,除了書本上的知識以外,還必須根據當下、當地、災難情況,以及累積下來的一些習慣性等等,需要有經驗、技術與懂得拿捏「鋩角」的人,還包括要怎麼樣跟地方政府溝通、協調,才能夠彼此配合。

氣象局的報導不可能完全準確,但交通順暢、安全的問題,當下必須要做即時的判斷。上一次颱風之後,很多人在責備你們停駛、沒有做好準備,說實在話,我絕對肯定交通部,生命最重要,寧可麻煩、痛苦一點,但至少幫民眾保住了性命,這很重要。

陳部長建宇:謝謝委員。

楊委員麗環:不管是鐵路、公路、橋梁、高鐵的設計或建設各類的交通專業人員,政府無論如何都不要因為很多不是很瞭解這個專業領域的人,以外行的觀點,用齊頭式平等的方式,縮減各部會的正式編制員工,本席也會要求勞動部,這是非常危險的。這些正式編制的人員除執行自己的專業工作外,譬如駕駛火車、駕駛高鐵之類,他們還得照顧那些每年簽約且臨時派任的派遣員工,這是何等諷刺的事情!何況這些派遣員工很可憐,一年一聘,本來已經快熟悉工作,卻突然失去這個工作,又要重新找工作,不知要到哪裡打零工。這完全沒有績效,也不符合政府要達成延續性、不分黨派、不分時段須隨時在專業領域做好專業工作,以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並創造更好的經濟環境之目標。請一定要思考這個問題,好不好?

陳部長建宇:是,謝謝委員。

楊委員麗環:關於這個部分,必要時,要站出來大聲說。本席和勞動部說過,不要搞到最後,帳目所列是我們要縮編行政體系的人員,這其實是政府不負責任,將該有的、需要的正式員額全部轉成派遣員額,且讓正式人員負擔加倍的工作,也讓派遣人員永遠無法發揮專業,從事他們所學且對經濟有貢獻的工作。請問部長的看法?

陳部長建宇:以交通部的立場,委員提的事情可以分為兩個面向,第一個,該向人事行政總處爭取員額的方面,我們有一直努力處理,也適時反映,讓上層長官知道這個議題。第二個,該如何讓基層服務人員有保障,不要讓他們整年就心懸在那裡。

楊委員麗環:這是很嚴重的離職潮。只要考上公務員,這些機關比較缺人,他們就會先進去,但是只要能跳槽,他們便馬上離職他去,像台鐵、郵局這些機關的公務員真是很辛苦且工作令其不堪負荷。

陳部長建宇:瞭解。基層人員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正式員工,其薪資待遇較低,要設法提高,得以留住他們;另一個是約聘約僱人員,以台鐵而言,昨天我參加了一個會議,那個會議應該能大致解決這個問題。

楊委員麗環:好,本席希望你們將其臚列出來,我也會要求勞動部一定要先處理這個結構性的問題。

陳部長建宇:是,謝謝。

楊委員麗環:否則政府老是在動盪不安當中,不是只有政黨輪替會這樣,而是整個基礎文官體系及公務體系職務的保障、延續性及經驗傳承有問題時,亦會如此,這很重要。

陳部長建宇:謝謝委員。

楊委員麗環:再來請教辛局長,本席並非認為辛局長的工作不重要,所以詢問你的時間比較短,而是因為我們大概都能理解你們的問題。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辛局長說明。

辛局長在勤:主席、各位委員。謝謝。

楊委員麗環:全球的極端氣候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非常精準地掌握是不太容易的。至於剛才委員提到的海底電纜一事,目前日本電氣株式會社的估算是1.5億元嗎?請問這是要增加新海纜或要修復舊海纜?

辛局長在勤:第一期的部分,有3個在外海的sensor被底拖船拖走,但是主要的cable從頭城一直到45公里之處都還存在。所以在第二期的部分,我們準備將之拿起,然後繼續往前延伸到115公里之處。

楊委員麗環:這個工程大概要多久才能完成?

辛局長在勤:大概3年的時間,明年就可以開始。

楊委員麗環:那麼你們就要保佑這3年都不要有大海嘯、大颱風造成海水倒灌。

辛局長在勤:我們都會有配套。

楊委員麗環:這是其中主要的部分?

辛局長在勤:是。

楊委員麗環:其他配套也會精準?

辛局長在勤:對,一定會有配套。

楊委員麗環:我們質疑你們之前建置的部分都會被大颱風、海浪破壞,若你們再繼續建置更大一點,不也是錢花了,3年後,還沒建置好,海纜又被拖走,你們又要重建,一而再,再而三,這樣丟錢。

辛局長在勤:不會這樣。

楊委員麗環:為何不會?

辛局長在勤:在第一期時,我們評估台灣底拖船的捕魚作業約在100到150公尺深的海底,所以特別將海纜埋在海底200公尺之處,結果底拖船的發展顯然比我們的預估要快,因此海纜還是被拖壞。但是在第二期時,我們特別準備將第一個感應器(sensor)放在海底500公尺處,以底拖船的能力,大概無法……

楊委員麗環:局長這樣的說法有何根據?以前差不多要五、六年,十幾年才會有一次大颱風,過去的氣候是有循環性的,每隔幾年慢慢醞釀才會有個大颱風,可是現在卻不是,即時性、區域性的氣候及暴雨之類都很多,局長可以保證你現在說的500公尺處在3年後仍不會被底拖網拖到,說不定屆時要到海底1,000公尺處。你們老是追不上,老是花錢後卻被破壞,會不會有這種情形?

辛局長在勤:關於海纜到底要埋多深的評估,我們都已和附近的漁船討論過,他們認為海底200公尺以下也沒有什麼魚可以用,所以底拖船就不會再碰到我們的纜線。

楊委員麗環:不過,現今漁獲量很少,漁船必須往更深處才捕得到魚。

辛局長在勤:其實不會。

楊委員麗環:不會嗎?

辛局長在勤:他們還是在100到200公尺內的……

楊委員麗環:本席知道大陸棚差不多在200公尺深之處。

辛局長在勤:對,我們第一個sensor……

楊委員麗環:所以你們當初的判斷就錯了,因為我們依常識判斷就知道海底200公尺的大陸棚都是捕魚作業的地方。

辛局長在勤:當初會這樣判斷也是……

楊委員麗環:本席對此並不是很專業,我只是有點擔心,到時500公尺又正好是他們由於漁獲量愈來愈少而必須加深捕魚之處,你們要稍微注意,好不好?

辛局長在勤:是,謝謝委員。

楊委員麗環:本席尊重你們的專業判斷,但是要進行工程的話,你們就要儘速處理。

另外,在東北角山區的五分山氣象雷達站好像已被破壞,你們要多久才能修復?

辛局長在勤:我們預計在明年的8月到9月之前可以……

楊委員麗環:這會影響最近或明年初颱風的……

辛局長在勤:配套措施是將政府和中央大學合作的一個移動式雷達先移到該處加強觀測,然而問題是當颱風來襲,它必須撤離。因為它是移動式雷達,所以比較脆弱。但是颱風來時,我們會利用周遭所有雷達譬如與那國島的雷達、清泉崗的雷達或嵩山的雷達再組成一個監測……

楊委員麗環:關於這個部分,你們要儘可能再多做,尤其是過去這幾年常常發生重大暴雨之類的地區,你們都應該隨時提供資料並記錄。

辛局長在勤:是。

楊委員麗環:或是颱風來襲比較容易被破壞的區塊及海域,你們都要做一個全面性的整理,並提供給我們,包括漁作業、民眾及地方政府等,好不好?

辛局長在勤:謝謝委員。

主席(楊委員麗環代):請管委員碧玲發言。

管委員碧玲: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海底電纜其實是被扯斷的。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辛局長說明。

辛局長在勤:主席、各位委員。是。

管委員碧玲:你們告訴我,在節點上所接的幾個儀器是遺失的。

辛局長在勤:扯斷後就不見了。

管委員碧玲:今天你在這裡是說壞掉了,遺失及壞掉是很不一樣的概念。你們有很清楚知道是哪艘船扯斷,或哪個點被弄斷的嗎?

辛局長在勤:我們非常清楚在那個點被弄斷,至於,到底是那艘船就很難去追蹤。

管委員碧玲:你知道全中華民國所有的漁船百分之百都有行船紀錄器嗎?當斷掉時,你們做了什麼事?相關海域的那個時間點總共有多少漁船,你們有沒有去查呢?

辛局長在勤:電訊中心有去清查過,有非常多漁船經過那個地方。

管委員碧玲:你們知道那個點,也知道那個時間,因為隨時都在回傳,在回傳斷掉多久之後,你們才知道呢?

辛局長在勤:斷掉後訊號馬上就失去,我們已經知道……

管委員碧玲:對,第一時間馬上知道,你們做了什麼通報?還有什麼時候才去清查船隻?

辛局長在勤:知道被破壞之後,我們去頭城檢查,在知道不是傳輸問題而是儀器被破壞時,我們就往交通部去通報。

管委員碧玲:哪天通報給交通部呢?

辛局長在勤:應該不到半天的時間。

管委員碧玲:部長,你們做了什麼處理?那些儀器儀有什麼傷害?半天之內有沒有通報部裡呢?

主席:請交通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建宇:主席、各位委員。我想局長不會講錯話,有一些事情不會到我手頭上。

管委員碧玲:這件事情沒有到部長手上,你們的SOP是什麼?部長什麼時候知道的呢?

陳部長建宇:去年5月發生時,我還沒有接部長。

管委員碧玲:那時你是次長,你不知道,當時主管的次長是誰呢?

陳部長建宇:那時候應該不是我。

管委員碧玲:到底是誰,權責都搞不清楚嘛!有沒有努力去找那些儀器?

辛局長在勤:有很努力去找那些儀器。

管委員碧玲:你們花動多少力量去找,然後都找不到嗎?

辛局長在勤:在海底兩百多公尺的地方,一定要靠有攝影機的船……

管委員碧玲:你們配備多少才去找呢?

辛局長在勤:我印象中是找了維護廠商馬上去做。

管委員碧玲:多久啦?這就是我們國家鋪設海底3D的整體系統時,所展現出能力不足的案例,也活生生在這裡上演。原先你們在民國95年提出250公里的計畫,96年及98年是編8.5億,當時的國科會表示我國尚無布建維修海底電纜的作業能力。現在你們連儀器都找不回來,如果被敵人拿走,對我們會不會有什麼傷害?

辛局長在勤:沒有什麼傷害。

管委員碧玲:裡面所有的資料呢?

辛局長在勤:在氣象局裡都有,基本上,地震儀就是一個感應器。

管委員碧玲:只有地震儀嗎?裡面有好幾個儀器。

辛局長在勤:海底地震儀的觀測並沒有將資料存在local,全部都回到……

管委員碧玲:資料確實都沒有存嗎?

辛局長在勤:沒有存。

管委員碧玲:你們確定是我們的漁船拖網拖壞的嗎?

辛局長在勤:後來我們請了AEC的船來照相,經判斷以後才確定……

管委員碧玲:那是多久以後的事情?

辛局長在勤:8月27日。

管委員碧玲:3個月以後了,在事情發生之後,3個月後你們才稍微有掌握,我們沒辦法接受你們的這種能力。最近本席一直在追蹤中油的海底油管,油管的維修都要請中國海龍公司來做。有關電纜的鋪設、布建及維修,還有事後危機的處理能力,到現在已經1年了,除了無法恢復之外,還在期待以新計畫來替代。

辛局長在勤:對於海底工程及電纜的維修,我們確實要承認,即使中華電信的電纜被扯斷,還是要靠國外的船來,因為台灣的船沒有下那麼深的遙控航具……

管委員碧玲:這就是整個機制要如何布建的問題,不能因為出事後才要去找船,你們有沒有長期整體的維修計畫呢?

辛局長在勤:我們曾經嘗試要去建置一個維運的計畫,但是費用超過我們……

管委員碧玲:這很重要,到底是費用比較重要,還是國安比較重要呢?

辛局長在勤:這是效益評估的問題。

管委員碧玲:這不是效益而是價值選擇的問題,也是你們防範是否周全的問題

辛局長在勤:即使是日本鋪設了四千多公里的海底電纜,他們也是用這種方式來處理。

管委員碧玲:我們不能跟他們的能量相比,日本海事產業的能量在國際上是頂級的,台灣是零,我們怎麼去與他們的維修計畫相比,何況他們的維修計畫與台灣的應該是不一樣的。

辛局長在勤:我們可以運用他們的能量來做維運的工作……

管委員碧玲:部長,布建海底電纜系統,最高層次必須有國安的思維在裡頭,在布建的同時就要有維運計畫可以去處理。我們在審預算時有多呆啊!呆到去年5月發生事情,卻在8月審查那筆預算,原來是因5月電纜斷掉了,我們在8月才在審查預算,當時都不知道電纜斷了,你們趕快編入預算,也由於你們的黑箱作業,害得我們呆呆去審查預算。去年8月審查預算時,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去監督,你們是否同時有布建維運的計畫,由於你們的黑箱,加上根本就不讓我們知道嘛!委員會的委員及立法院完全不知道你們的第一期電纜在5月時斷掉,然後我們還在8月審查你們的第二期預算。

辛局長在勤:去年審預算時,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也交代得非常清楚。

管委員碧玲:抽象而避重就輕的讓這個案子沒有辦法凸顯出你們維運能力上沒有同時布建的缺點,我們海底電纜第一期作業,在宜蘭外海延伸45公里,從2007年至2010年完工,結果中油在2009年至2010年時,也標了一個幾十億的海底3D政策工程,這個工程叫高雄盆地,從嘉義以南一直到高雄的海底要布建電纜,當2010年當期的電纜布建完成之後,馬上接續中油這個案子,你知道誰標到這個案子嗎?第一名與第二名都是中國的國營事業,第一名標到的是用1美元在馬來西亞登記的中國海油公司;第二名是用1,000美元在新加坡登記的VGP公司,它背後的控股公司就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所以中國對於台灣海洋的水文資料是非常有興趣的,2010年這個案子本席追蹤了兩年才叫它廢標,從它完成開標到我禁止它決標,一直要求了兩年,最後叫蘇起、國安機關出面跟中國協商,耗時兩年才廢標。接下來從2013年開始,中部的海域又來了中國船,想要做我們的離岸風力發電,所以我們整個海洋系統從東北邊海域開始是海底電纜的政策計畫,南部則是為了探勘海底石油跟中國要合作的海底3D政策的海纜鋪設計畫,甚至於是營運計畫,中部海域是未來一千支離岸風力要靠中國的工程船來做,因此你們沒有國安的思維,蒙著頭就下去做了。

辛局長在勤:報告委員,您剛剛所提西邊計畫的特性與我們所做的海底地震觀測儀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管委員碧玲:當然不一樣,可是都涉及水文探測的資料。

辛局長在勤:No,我想是不一樣的東西。

管委員碧玲:當然是Yes,好在最後廢標了,但是中國工程船每要插一支風力發電機,我們就要把周遭的所有水文資料拿給它用,這也是為什麼本席要求部長要去關心,現在氣象局海底政策電纜的鋪設計畫跟其營運之中,一定要有營運計畫搭配。既然你們已經走到布建這個地步,若要嘎然而止,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但是在布建時,連國科會都說我們沒有布建與維修的能力時,無論如何,維運計畫就一定要同時研議,並盡快將它補齊。

陳部長建宇:我們這邊會要求氣象局把標準SOP提出來,謝謝。

主席:請把資料也提供給我們委員,謝謝。接著請羅委員淑蕾發言。

羅委員淑蕾: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我記得96年,你們在編列海底電纜預算時,本席就已經提出來,其實你們原本的計畫是要延伸到250公里以外,後來因為國科會認為你們的技術不夠,才縮減到45公里,但其實你很清楚這是沒用的,要做地震、海嘯的偵測至少要到250公里以外才有用,45公里根本沒有什麼用,可是你們那個時候跟我說,有總比沒有好,就因為當初抱著這樣的觀念等於讓這個計畫都破壞了,現在還需要花一億五千萬去維修,等於還需要等到第二期、第三期再做,很多委員都很關心你們也沒有維修能力,那這筆錢是不是就白丟了?因為整個計畫做下去,最後卻沒有多大的用處,那何必再花這些錢呢?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辛局長說明。

辛局長在勤:主席、各位委員。報告委員,這45公里其實是一個milestone,因為台灣如果要發揮地震的防災作用,必須要深入地震多的地方,但台灣的地震大部分都發生在外海。

羅委員淑蕾:我知道大部分都在外海,假設你們知道要250公里才有用的話,那你就應該要堅持,你們明明知道45公里沒有用,要250公里才有效,我是支持你們做這個,如果能夠越早知道地震的發生,提早通報當然可以減少一些傷害,包括核電廠或其他會發生重大災害的設施,提早通報,最起碼可以有多一些的時間讓它關掉或做其他減少傷害的動作,但我的重點是你做的是有效的,假如要250公里才有效,那你就做250公里,何必因為國科會反對你們就退縮,你們應該要一步到位,而不是做45公里,好像是做心酸的,或者覺得台灣也有做就好,這樣的心態都是不對的。

辛局長在勤:報告委員,我補充一下,當初跟國科會達成的共識是先做45公里,再做後續計畫,他們的意思是在台灣海洋工程方面的配合還沒有到達時,我們先試一個短的……

羅委員淑蕾:那你們現在不是還在延伸70公里,到達115公里嗎?

辛局長在勤:是。

羅委員淑蕾:那為什麼不直接到250公里呢?我的意思就是如果250公里比較有用,為什麼不這樣去做呢?做115公里有什麼意思呢?既然要做,那不管是3年、5年還是10年,就應該做一個長期的計劃,做到115公里,不是還要再花5億多嗎?

辛局長在勤:是。

羅委員淑蕾:當初250公里編列了8.5億的預算,45公里變成5.9億,再延伸70公里又要再多花了5億。

辛局長在勤:因為船來這邊布建……

羅委員淑蕾:但是250公里花8.5億就可以解決,分段來做所花費的不是更高嗎?45公里花了5.9億,再延伸70公里又多花了5億多,這樣就已經十幾億了,原本只要8.5億就可以解決,卻5億、再5億這樣花下次,以致本來8.5億就可以做好,最後卻要花費二十幾億。

辛局長在勤:報告委員,我們也想要一次做完,我們努力過很多種方式。

羅委員淑蕾:你要去說明,當初就說250公里只要花8.5億,後來做45公里花了5.9億,現在延伸70公里又要花5億多,將來又要繼續延伸,最後總共要花費二十幾億,不是嗎?你懂我的意思嗎?

辛局長在勤:我當然同意羅委員的看法。

羅委員淑蕾:國科會有意見,你就應該負責去跟他們說明,整筆經費只要8.5億就可以一次到位,就可以解決,他們要求你們要分段做,這樣根本沒有達到效果,整個做完要花費二十幾億,何況現在景氣不好,大家賺錢都很辛苦,這些都是納稅義務人辛苦賺來的錢所繳的稅,你也應該稍微算一下,我覺得你們應該重新評估,預算也要先凍結,因為你們可以花比較少的錢去做,所以又何必分段做,還花那麼多錢呢?

我看了氣象局在氣象預測上的資料,發現你們確實一年比一年進步,當然,這也是因為花了很多錢買儀器做研究所致。聽說週末又有雙颱來襲,巨爵及薔琵,局長,颱風會不會來?

辛局長在勤:秋天的天氣及颱風變化非常快,這是我們目前對這兩個颱風的路徑預測,也就是螢幕上所秀出的。但要準確說出這兩個颱風對台灣的影響,我認為應該到星期六、日再評估會更為準確。因為現在秀在螢幕上的是五天的預報資料,而五天預報的誤差可以到達上千公里,所以這時候無法講颱風到底來或不來,兩天後說不定會比較準確。

羅委員淑蕾:我想知道的是,氣象局掌握的颱風資訊時間到底多長?多久?畢竟預測得越早,民眾也可以越早做好防颱準備。如果颱風明天要來,今天才做預測?那船都出海去了,飛機也早飛走了!你說秋天變化多,我也知道因為全球暖化所引起的氣候變化,致使氣候預測變得很難,但像美國或其他比較先進的國家,他們多久時間前可以預測出颱風路徑?而氣象局多久前才可以預測出路徑?今天是星期四,局長說到星期六才可以準確預測……

辛局長在勤:因為颱風下星期二才會開始影響台灣。

羅委員淑蕾:如果是星期六預測,那麼颱風到底幾天後會登陸?我們多久前可以知道?

辛局長在勤:從國際眼光看這件事,也就是颱風預測技術的國際評辦,美國、日本與台灣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羅委員淑蕾:畢竟你們有很多資料也是從他們來的。

辛局長在勤:但技術是本土性的技術,所以一天24小時誤差大概是80公里,三天就到200公里左右,也因此,我們希望大家能專注於三天預報上,我們對三天預報是比較有信心的。這點不僅台灣,連日本與美國亦然。

羅委員淑蕾:所以要三天?

辛局長在勤:我們以三天作為對自己的要求,希望能更準確。

羅委員淑蕾:所謂研究,一定是以人員本身的判斷、技術,以及氣象資料分析而來,當然,這還包括儀器的精準度。其實不管颱風或地震,乃至水災、豪雨,都對台灣造成很大傷害,且民眾生命財產的損失遠大於氣象局所購買的儀器,因此,需要先進的、好的儀器作為輔助。換言之,只要你們編預算,我們就會支持,也很少委員會提案刪減,目的就是希望你們的預報能更精準。像杜鵑颱風侵襲台灣時,北北基放假就急轉彎。原本9月28日晚間八點宣布29日上午停班停課,下午正常上班上課,結果被罵死了,以致北北基急轉彎改了。這到底是你們給的資訊資料不對?還是地方首長為了討好民眾,自行決定要放假?或者是你們所給的預測資料不充分?

辛局長在勤:放假與否,縣市政府是主要的主導者。如果我記得沒錯,當天我們對宜蘭、台北及高雄所做的風雨預報是一模一樣的!

羅委員淑蕾:也就是說,由你們所給的資料來研判,第二天是不該放假的?

辛局長在勤:我們給的資料是在放假與不放假之間,因為那個時間……

羅委員淑蕾:那不就像以前預報一樣,說什麼晴時多雲偶陣雨?什麼叫放假與不放假之間?這樣要你們幹什麼?

辛局長在勤:我們每一個預報時段是6小時,如果中間風力轉下來了,就必須有轉的動作,而這個轉的動作就會決定放假或不放假……

羅委員淑蕾:你們給北北基的資料,到底有沒有達到放假的門檻?什麼叫放假與不放假之間?

辛局長在勤:但確實是這樣沒錯!因為第二天早上6點開始風力會轉弱,而在6個鐘頭裡,風力的改變……

羅委員淑蕾:所以你們給的到底是什麼資料?105年你們打算花3億1,900萬做氣象資訊處理研究與開發,也就是做相關資訊的蒐集。你們一年預算二十幾億,而花在資訊的蒐集就這麼多?以前你們最愛用的氣象報告就是晴時多雲偶陣雨,讓我完全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帶傘?是要帶雨傘還是帶陽傘?現在又說放假與不放假之間,這不等於要縣市首長自行判斷?

主席:請交通部陳部長說明。

陳部長建宇:主席、各位委員。謝謝委員指教,我們會繼續精進。

主席:謝謝羅委員。請葉委員宜津發言。

葉委員宜津: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部長就先休息聽聽,不要又像剛才一樣不知道,至於我講的,次長也要知道。

辛局長在回答委員提問時,必須據實以報,該說話的時候就要說話。剛才委員提到為什麼會分成好幾段時,你就要講清楚。我知道你們也希望一、兩次就可以做起來,所以你們要告訴委員,為何沒辦法這樣做?為什麼?你說啊!到現在還不敢說?部長,這就是他們可憐的地方。毛院長在當交通部長時就同意,組織再造後,如果氣象局再回到交通部,就可以不用再看國科會臉色,不用當小媳婦,就讓交通部好好與氣象局合作!我想氣象局也不願意讓一條電纜線切成好幾份吧?偏偏國科會就是不給錢!局長,這話你要敢說啊!畢竟組織再造尚未通過,所以你們還是人家的小媳婦,還是不敢說國科會不給錢!各位委員,這就是理由,不是他們不願意,他們也希望一次東岸、一次西岸就可以把台灣的電纜線連起來,但是國科會不給錢!你還是不敢說,所以我幫你說了,也不為難你了!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辛局長說明。

辛局長在勤:主席、各位委員。謝謝委員。

葉委員宜津:但是我多麼努力幫你們,拚命向國科會要錢,甚至要到翻臉,沒想到你們做出來的結果讓我的臉全丟光了!讓我不知道要怎麼再向國科會要錢了!你們才做多久就被漁船拖斷了!如果組織再造沒過,你們又得向國科會要錢時,就看人家怎麼說你們!我知道啦!我一直非常反對漁民,其實不是漁民啦!坦白說是不肖的大漁商竭澤而漁,連海底都不放過。為什麼現在白鯧那麼貴?連小小隻的白鯧都被他們拖起來,那當然很不好,可是你們當初沒有做好橫向協調,你們沒有清楚地讓漁民知道電纜線到底鋪設得多深、到底鋪設到哪裡,如果有的話,那麼你就應該處罰這些還是竭澤而漁甚至影響到你們的電纜線的漁船,不是嗎?漁船拖斷了你們的電纜,這樣你們要損失多少?

辛局長在勤:那三個儀器大概在2,000萬到3,000萬之間。

葉委員宜津:那線的部分呢?

辛局長在勤:線的部分,基本上在第二級用的時候就不再用後面那半段。

葉委員宜津:可以不再用了,是不是?

辛局長在勤:可以不再用了。

葉委員宜津:不必再重新放一次,是不是?

辛局長在勤:不必再重新放一次,那個主纜線……

葉委員宜津:所以損失金額就是兩、三千萬,真的是這樣喔?

辛局長在勤:是。

葉委員宜津:不要到時候審查預算時又要我給多少多少喔!

辛局長在勤:是,因為主纜線是存在的,仍然可以用,所以第二級是從最尾端再往前……

葉委員宜津:好。除了偵測地震的電纜線以外,還有一點很重要,以日本為例,日本在每一次地震發生後就會藉機進行機會教育,告訴國民如何培養地震知識及防災的概念,他們甚至每一次地震發生後就有一個地方型的博物館,日本專家也在座,光是我本人就不知道看過幾個地震博物館了。可是我們從九二一到現在,我覺得國人的地震知識、常識,防災、減災的概念一點都沒有進步,地震發生後我們看到最多的是在FB或是PTT上面流竄的貼文「地震」、「我這裡哪裡晃、哪裡搖、多嚴重」,大家第一個動作是上網去po地震的消息以及自己所感受的地震的情形,沒有一點危機意識,沒有一點常識,這是你的責任,你是地震專家耶!局長。

辛局長在勤:報告委員,說句良心話,在政府整體地震防制體系中,氣象局只是扮演地震監測跟觀測的任務,其實震災的防護教育是屬於內政部主管的業務。

葉委員宜津:非常好。部長,橫向連繫是你的職責,氣象局的角色就像童養媳一般,它講的話沒有人會聽,這方面我們真的需要多加努力。

辛局長在勤:是,我們會希望……

葉委員宜津:好,請打住,本席還有重要的議題要詢問,接著我要請教鄭主任,大家問錯了,雖然局長也很勇敢。我記得之前當天鵝颱風還離我們很遠的時候,有一位自稱氣象專家的主播跳出來講有雙颱,大家怕得要死,結果辛局長就跳出來罵,說「不要危言聳聽」!「不要亂報」,是啦!可是那時候如果是鄭主任出面講應該更好一點,辛局長,你是地震專家,鄭主任,那時候應該是你出面。你出面就不要只有罵人,你要出面講「這是不對的,應該如何!如何」,就像我剛才說的地震教育一樣,你是氣象專家,你應該趁這種時候出面。無論是透過臉書或是網站或是開記者會都好,出面教育社會大眾,因為這正是讓台灣民眾慢慢建立地震觀念或是氣象知識的時候,好不好?兩位。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鄭主任說明。

鄭主任明典:主席、各位委員。是。

葉委員宜津:很好。其實慢慢地像這樣的主播已經減少很多了,氣象法修正以後,只要媒體自律,我們就看不到這種亂象,像這次蘇迪勒其實也滿嚴重的,它已經達到中級的頂了,杜鵑颱風則是強烈颱風,但是至少這次沒看到什麼「史上地表最強的」或者什麼「大怪獸」!「穿心颱」之類的名稱了,因為氣象法規定除了他自己的註解,還必須加上氣象局真正報導的內容,這是一項進步。但是,除了這一項進步之外,我們還有很多需要進步之處。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鄭主任明典:知道。

葉委員宜津:鄭主任知道,辛局長,你知道嗎?部長,你知道嗎?這是一個業餘的氣象研究者(他只是愛運動的帆船專家)設計的網站,他根據的是美國氣象局的資料,他設置這個網站開放給全世界各種語言。

我們立法院其實還很遜,我無法直接用手操作電腦,所以還是要由我的助理來操作。

請你看這個圖,只要點進他的網站,你身在何處,它就以那個點為根據,無論在全世界各地,點擊之後先出現的地圖就是點擊者現在所在的位置,因為我們現在在台灣,所以點擊後先出現的地圖是臺灣。點進去之後,它除了告訴你風速以外,還有一個時間軸,可以看三個禮拜的氣象變化,點擊之後,我們就會看到颱風的預估行徑及位置,它自己會跑,看起來很有趣,就像動畫一樣,它慢慢跑、慢慢跑,預估到下個星期四會到臺灣。你可以點擊某特定日期去看預測結果,也可以不必點特定日期,只要讓它開始跑,它就開始跑、跑、跑,跑到下個禮拜四,一共可以跑三個禮拜。它一共可以跑三個禮拜不是隨便跑的,而是照GFS(美國氣象站)的資料開始跑。我沒有要求你們做到三個禮拜,我認為臺灣氣象局的水準應該要比美國氣象局對臺灣的氣象預測更準,你們有這個自信吧?

鄭主任明典:有。

葉委員宜津:有,非常好。但是你們沒有這個動畫,你們什麼時候可以有這樣的動畫讓台灣人民可以看?

辛局長在勤:我可不可以說兩句話?

葉委員宜津:好,請說,非常高興你可以說兩句話。

辛局長在勤:雖然委員認為我是地震專家,但是我在氣象裡面也泡了十幾年,我想我可以說說話。其實像這樣的圖在預報中心裡面每天都在用,我們有一個綜合、整合的資訊系統,我們每天都在看這些東西,但是這個圖只能大致看看,其實它裡面的問題還很多。

葉委員宜津:局長,沒錯,你們是專家,但是你不能只有每天在氣象中心自己看哪!我現在要的就是一般社會大眾點進去中央氣象局的預報網站就能看到像這樣的預報圖。

辛局長在勤:這個我們也可以做。

葉委員宜津:你可以做,什麼時候做?

辛局長在勤:其實這裡面的資訊就是數值預報模式,我們……

葉委員宜津:很好,我就是知道你可以這樣做,甚至可以做得比這個還要準,那你為什麼不做?我就是要求你做。

辛局長在勤:因為我們覺得這樣的呈現方式,必須要有專業人士加以解讀,否則很容易會造成困擾,當然,如果說這樣的視覺效果是好的,我們也可以嘗試做給大家看。

葉委員宜津:局長,這雖然很粗略,我們不是氣象專家,我們沒有要像你算到如何如何,但是這樣一個粗略的概念已經非常足夠滿足一般的社會大眾,它有風速、它有風向、它有時間點的預測,夠了,我不是氣象專家,這樣還不夠嗎?我甚至知道如果我要去韓國、日本旅遊或是去中國,這個颱風哪一天會如何,大致的方向怎麼跑,而且一點進去就看到有颱風,還有兩個,不是嗎?這種圖形一目了然,而且它也不是沒有科學根據,它也有相當的準確度,它根據的是美國GFS的資料。

辛局長在勤:是。

葉委員宜津:如果是臺灣氣象局做的,我們知道它對這一塊區域的預測又更精準,非常好啊!不是嗎?你們做得到,可是你們不做,要有作為啊!

辛局長在勤:我們不做的原因,就是因為這種數值模式的資料直接拿來應用,就像上一次某個主播講颱風會接近台灣,如果我們以歐洲的模式去看這張圖,其實是完全不一樣,所以就會造成困擾。

葉委員宜津:今天如果主播說有颱風,我點進去看得知有颱風,可是還離很遠,我們也不會說他錯,是有颱風沒有錯,只是他後來講會影響台灣,你就跳出來講不會,如果你已經澄清不會,那我們就知道他胡說八道了,不是嗎?

辛局長在勤:委員講得非常對,而且它的視覺效果也非常好,我們會去做。

葉委員宜津:什麼時候做?

主席:葉委員主要是希望你把資訊放在網站上提供給大家,你什麼時候可以做到?

葉委員宜津:請告訴本席,你什麼時候做出來?

辛局長在勤:能否給我們半年的時間?

葉委員宜津:還要半年喔?

辛局長在勤:這必須要考慮到用哪一個模式來代表……

葉委員宜津:快一點啦!

辛局長在勤:我們儘量,謝謝委員。

主席:請李委員鴻鈞發言。

李委員鴻鈞: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局長的專業是地震方面,是不是?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辛局長說明。

辛局長在勤:主席、各位委員。是。

李委員鴻鈞:前面很多委員提到地震預報,就是電纜的問題,其實整個電纜舖設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在第一時間掌握到垂直波,對不對?

辛局長在勤:是。

李委員鴻鈞:因為垂直波地震是垂直波先來,然後才有水平波出來,當水平波到台灣時,就是以垂直波和水平波到台灣那一段的間距差、時間差來做預警,這是電纜舖設最主要的精髓。

辛局長在勤:是。

李委員鴻鈞:剛才也有委員問及究竟幾公里才是適當的,如果按照這樣的理論跟邏輯,最適當的位置應該在板塊交接的位置,也就是越接近板塊的位置越好。

辛局長在勤:災害性地震越多的地方也是。

李委員鴻鈞:對,災害性地震最多的地方就是板塊交接的點。請問太平洋板塊跟歐亞板塊的點跟我們的距離是多遠?

辛局長在勤:現在兩個板塊交接地方就是台灣縱谷,在陸上是台灣縱谷。往外海來看,花蓮外海有兩個海盆,一個是南澳海盆、一個是和平海盆,這兩個海盆就是板塊壓擠之後所造成的海盆,那附近的地震就是台灣發生地震最頻繁的地方。

李委員鴻鈞:因為花蓮是整個垂下去的,在電纜架設上有一定的困難度,你之所以架設在宜蘭,因為它是慢慢延伸過去,電纜才有辦法架設,如果能夠這樣的話,我們就架設到花蓮就好了,就是因為它是整個垂直下去,無法架設電纜,所以才會從宜蘭外海延伸去做。從這個概念和觀念上來講,剛才有委員問到為什麼不一次到位,其實也是這個原因。當初國科會或許會只要你們做45公里,因為這還是一個問號,在很多方面的地震預警,究竟其成熟度如何,國科會應該是先打個問號,要你們先做短的、先做測試,完成和成熟之後再往前延伸,我想這大概是國科會的動機,我不曉得我所講得對不對,這是我的直覺。

辛局長在勤:委員的說法是對的。

李委員鴻鈞:你們今天在做這樣的研究,有沒有跟大學學術機構連結?

辛局長在勤:有跟大學學術機構技術合作。

李委員鴻鈞:跟哪個大學?

辛局長在勤:包括台大、海大、中央大學,其實好幾個大學都在我們的……

李委員鴻鈞:這要做連結,因為你們的人力和研究機構能量都不夠,跟大學連結才會有加乘效果,我認為這方面有其研究方向,要配合學校好好的做出來。

辛局長在勤:是。

李委員鴻鈞:我也認為要儘量延伸到該有效果的地方。另外,平常的偵測包括有感地震和無感地震,比如偵測無感地震的敏感度是多少,從這邊開始去做預測、預估,然後藉由學校來共同研究,這會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說有做不完的事啦!

辛局長在勤:這個計畫其實包括非常多的專家學者,包括海洋界、地質界、地震界等等,有很多大學都有參與這個計畫。

李委員鴻鈞:沒有錯,有非常多的事情可以做,這只是一個引端,要配合學校好好把這個事情做好,好不好?

辛局長在勤:是,我們就是這樣在做。

李委員鴻鈞:大概的方向是這樣。

另外,有關颱風預報,本席也有很多事情要講,我們每次只要一有颱風來,全國民眾就要被電視台恐嚇一個禮拜。我憑良心講,在一個禮拜前,電視台的所有氣象報告就開始講颱風要來等等訊息,民眾就被恐嚇一個禮拜,這是非常要不得的事情。本席在日本的時候,氣象單位對於颱風預報也頂多在兩天前,也就是快要接近的時候才會好好向民眾講清楚,哪有在一個禮拜前就恐嚇你?我不禁要質疑我們這些電視台氣象主播的專業在哪裡?我們沒有好好去要求電視台氣象主播要有一定的氣象背景和專業才能站在主播台,沒有這樣的法律規定,所以亂七八糟!我也向NCC講過,就是無作為,爛!就是恐嚇民眾。再來是不管預報得對或不對,接下來就是吵要不要放颱風假的問題,放假也不對,不放假也不對,我真的很痛心看到這樣的問題,就看不到專業的角度,只看到民粹!好像不放颱風假就不對,如果放颱風假還出太陽也不對,前一天氣象主播講得頭頭是道,可是他都沒有責任。

其實剛才你們回答一個問題,某個程度而言是很對的,就是颱風來的前一天、前三天,其誤差範圍是幾公里,三天前大概是兩、三百公里,為什麼會有兩、三百公里的誤差?因為每天氣壓會有變化,大氣壓力只要稍微有點減弱或加強,颱風的走向就不一樣了,是不是?

辛局長在勤:是。

李委員鴻鈞:本席是地震方面的專業,我雖然不是氣象方面的專業,我至少還看得懂這個問題。所以,氣象局應該要讓電視台跟這些氣象主播要好好的……

我跟局長講也沒有用,我只是在這邊發發牢騷,其實我已經跟NCC講過了,可是怎麼講都沒有用,這實在是非常要不得的現象。如果你說學校放不放假是由縣市長決定,那麼氣象局提供資訊就有很大的責任,再說要不要放假是看風跟雨,我必須跟局長探討,縣市合併之後區域幅員會比較廣,現在預估颱風所帶來雨量和風力是以縣市為單位嗎?

辛局長在勤:還分山區跟平地。

李委員鴻鈞:有分山區跟平地?

辛局長在勤:是。

李委員鴻鈞:就縣市部分也一樣區分山區跟平地嗎?

辛局長在勤:是。

李委員鴻鈞:因為本席看到一份資料,你們只用縣市來區分。

辛局長在勤:以縣市再分平地跟山區。

李委員鴻鈞:我以新北市為例,颱風來時,三重、新莊這一帶的風力和雨量跟三芝、石門、萬里就完全不一樣。

辛局長在勤:是。

李委員鴻鈞:所以一個縣市判斷或許某區可以停班停課,另一區可以不用停班停課,抉擇的權利就在縣市手上。

辛局長在勤:對。

李委員鴻鈞:所以在降雨量和風力的評估,氣象局在細節上儘量做到更細,讓縣市長有更充分的資訊,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對不對?

辛局長在勤:是。

李委員鴻鈞:我還是再次重申,在預報、預警(尤其是地震)方面,氣象局儘量想辦法好好跟大學共同研究,而且現在電纜延伸到這麼長,剛剛也有委員說,要做就一次到位,跟學術機構一同好好做,甚至連我都有興趣參加,反正我下一屆也不想幹立委了,好好來玩玩,這個我也滿有興趣的,我講真的,對於這方面我是滿有興趣的,我不是要去氣象局,而是要針對學術方面好好做一做。

關於預報和預警,我也希望電視台的主播或各方面的氣象主播好好加強,講真的,其實他們也心裡有數,我希望他們不要在颱風來的一週前就恐嚇我們百姓,真正預報會準的通常是在兩天前,簡單來講,海上警報和陸上警報的發布才是真正影響台灣的關鍵,對不對?

辛局長在勤:委員非常內行。

李委員鴻鈞:還有一件事也是我長期一直在講的,陳歐珀委員為什麼名叫陳歐珀,是因為歐珀颱風來,才取名為陳歐珀,我看全台灣知道歐珀颱風的人只有他而已,其他人有誰會知道什麼叫歐珀颱風?局長,今年有幾個颱風?

辛局長在勤:今年到目前為止西太平洋有25個颱風。

李委員鴻鈞:那是你知道而已,你問台下,誰知道今年有幾個颱風?我要講的是,我們國家沒有資格為颱風命名,都是其他國家在命名,因為我們不是會員國,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幫颱風命名,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直接用編號來稱呼颱風,就叫颱風1號、2號、3號、4號、5號、6號,然後今年接下來的颱風就叫25號颱風?

辛局長在勤:是,我們現在是這樣子。

李委員鴻鈞:儘量漸漸朝這個方向來做,稱呼颱風就叫1、2、3、4、5、6、7、8、9,多清楚啊!說到今年最大的颱風就說是颱風7號、颱風8號,誰還知道那個颱風叫什麼名字?對我們來講,意義不大。日本是不是會員國?

辛局長在勤:是。

李委員鴻鈞:雖然它是會員國,可是氣象預報時根本不叫那個名字,都是叫幾號颱風。日本是會員國,都不用那些名字,直接編號,一目了然,百姓也都很清楚。如果我們是會員國,我們還有機會去命名,那也就算了,我們連取名的機會都沒有,我們還用那些名字做什麼?而且那些名字有的還真難記,如果用編號,告訴大家今年有第25號颱風要來,大家就非常清楚。我們朝這個方向好好落實,我想交通委員會的委員應該不會有人反對。

辛局長在勤:好,謝謝委員。

李委員鴻鈞:好,謝謝。

主席:現在休息10分鐘。

休息

繼續開會

主席:現在繼續開會。請劉委員櫂豪發言。

劉委員櫂豪: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辛局長,氣象局是一個最專業、很重要又不討喜的單位,因為大家仰賴你們,而且全國只有你們這個官方的氣象預測機構,包括颱風、大雨、地震等等都是你們預測的範圍,但是上帝在決定的事情有時候你也很難摸得準,但是我們是否要上班或停班,就要看你們的預測結果,所以除了專業的問題以外,本席要請教你幾個跟氣象局有關但不是關於預報的問題。

局長,我們台東的氣象站目前在氣象局的編制裡是屬於第幾級?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辛局長說明。

辛局長在勤:主席、各位委員。是三等。

劉委員櫂豪:總共分幾等?

辛局長在勤:四等。

劉委員櫂豪:台東的海岸線有200公里左右,如果把蘭嶼、綠島也加進去,大約是212公里,台東的海岸線非常長,如果颱風來襲,大部分都是從東部的海面來,到哪裡登陸不一定,不過從這裡登陸的機率比較高,海岸線這麼長,長達兩百多公里,可是氣象站的編制只有三等,我個人認為有不足之處,局長對於這部分有什麼樣的看法?

辛局長在勤:台東縣是一個狹長的縣市,目前它有4個氣象站,分別是成功、台東、大武及蘭嶼等站……

劉委員櫂豪:成功氣象站只剩一個工友而已。

辛局長在勤:目前是一個自動氣象站。

劉委員櫂豪:成功氣象站只有機器在那邊,還有一位小姐在那邊。

辛局長在勤:做預報最主要是蒐集資料,有人跟沒有人的差別只是服務的問題。

劉委員櫂豪:還是有差,不然你們怎麼會分一等、二等、三等?如果照你這樣講,不就全部放機器就好,人都到台北上班就好?還是有差啦!

辛局長在勤:所以我們現在的方向是,地方的氣象站最主要是做服務的工作。

劉委員櫂豪:是哪方面的服務?

辛局長在勤:就是氣象資訊的服務或災害、天氣變化時針對一些問題提供諮詢。

劉委員櫂豪:局長,我還是要請你來研究,剛才宜蘭的陳委員歐珀也有提到類似的問題,他們宜蘭的氣象站也是三等,在我們的認知裡,當然有差,不然為何要分一、二、三、四?一定是資料蒐集或人員編制上有差別,不然就不需要分等級,所以本席還是要請你來研究一下,雖然台東在成功、大武、蘭嶼都有氣象站,但是有些很簡單,像成功就只有機器在那裡,還有一位人員在負責看管機器,資料都是往台北送,雖然現在科技發達,有些站人員減少,但是本席還是要提醒你,台東的海岸線非常長,你要往這方面去考慮。以上是第一點。

第二點,你剛剛提到服務,我個人對氣象很有興趣,台東氣象站要扮演教學的角色,讓學生或民眾更能瞭解你們在做什麼或氣象的基本常識。位於大同路的台東氣象站年代應該很久了……

辛局長在勤:對,五十幾年了。

劉委員櫂豪:才五十幾年而已嗎?不只吧?

辛局長在勤:是八十幾年。

劉委員櫂豪:八十幾年,大概從日據時代就開始在那裡運作了。

辛局長在勤:是。

劉委員櫂豪:所以它本身就有歷史的意義,從日據時代就開始運作了。

我期待氣象站除了做本業的分析報告之外,也能主動邀請中小學生或民眾定期來親近這個有歷史價值的氣象站及園區,瞭解你們的工作內容,我認為這對於氣象方面的教育普及是非常重要的。

辛局長在勤:台東氣象站本來就一直扮演這樣一個角色,我們最近也要整建台東氣象站的辦公廳舍。

劉委員櫂豪:你們要整建,這是我接下來要談的問題,我記得你們去年就編了整建的預算。

辛局長在勤:是兩年的時間,今年發包完成。

劉委員櫂豪:設計完畢了嘛?

辛局長在勤:設計完了。

劉委員櫂豪:本席要提醒你一件事,你們一定要達到。我們剛剛提到那個氣象站有八十幾年歷史,除了建築物老舊你們要整修、新建,你們不要忘記旁邊有非常珍貴的……

辛局長在勤:樹。

劉委員櫂豪:那應該是二葉松吧?

辛局長在勤:對。

劉委員櫂豪:對不起,我比較外行,但我知道年代很久遠,很多民眾也都提出來了。

辛局長在勤:那全部都保留下來了。

劉委員櫂豪:那個二葉松的價值是不亞於你們在那邊所做的工作,這不只是提醒你們,而是要求你們務必一定要好好保存。

辛局長在勤:我們全部保留下來了。

劉委員櫂豪:那個二葉松非常有價值,本席今天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有沒有可能加強台東氣象預報的編制及功能性。第二是本席期許台東氣象站要主動多和外界連結,並做教育推廣的工作。第三是在台東氣象站整建過程中,那些非常珍貴的二葉松務必好好保存。雖然這是你們額外的工作,但我相信如果你們適度對外開放,很多人會去那裡拍照留念,因為二葉松是非常有價值的。局長,好不好?

辛局長在勤:這三件事都沒問題。

劉委員櫂豪:這幾點就請你們完成。

辛局長在勤:是。

劉委員櫂豪:謝謝。

主席:請接下來登記發言的李委員桐豪、李委員貴敏、蔣委員乃辛、賴委員振昌、葉委員津鈴、潘委員維剛、邱委員文彥及何委員欣純均不在場。

請許委員添財發言。

許委員添財:主席、各位列席官員、各位同仁。局長在報告施政計畫重點裡有提到要為健康臺灣提供生活有氣象的優質氣象資訊。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辛局長說明。

辛局長在勤:主席、各位委員。是。

許委員添財:目前最普遍的就是大家用手機看各種有關氣象資訊的應用程式,貴局有沒有針對坊間一般智慧型手機所有的應用程式進行了解,並比較分析哪些價值比較高、哪些不正確、哪些是間接應用了你們的資料?你們有沒有做這方面的研究分析調查報告?

辛局長在勤:報告委員,我們並沒有對坊間用氣象局提供的資料進行調查,我們是跟一些單位有合作。

許委員添財:我不是叫你們跟他們合作,既然你們是政府官方單位,就要照顧保障人民知的權益,而且要確保民眾不要被假資訊、不充分的資訊誤導。

辛局長在勤:所以我們有官方的App。

許委員添財:我看到你們設計的應用程式評價滿高的,是四星半。

辛局長在勤:是,謝謝委員。

許委員添財:但其他四星半的有一大堆,所以比較起來我應該用哪一個?

辛局長在勤:建議委員用官方的。

許委員添財:你們沒有比較,要如何說服我?

辛局長在勤:我們當然沒有正式的比較……

許委員添財:各縣市首長用官方的資料,結果有的放假,有的沒有放假,大家都放假,他卻獨具眼光不放假,氣象局就變成造神局,忽然間就有神了,原來是氣象局製造的神。我的手機是Google系統,中文的氣象應用程式至少就有74個,但它很捧場的把氣象局的排在第一位。

辛局長在勤:謝謝。

許委員添財:Google很捧場喔!

辛局長在勤:因為我們的用戶最多。

許委員添財:Google沒有報復臺灣,臺北市跟Google搞得亂七八糟,讓Google系統在臺灣損失多少,那個市長叫做郝市長,對資訊非常不友善的市長,世界上沒有這樣搞人家的,讓人家損失慘重,臺灣真是誤己害人,臺灣寫Google程式的、寫IOS程式的,自己的市場都不能用,現在都間斷掉了,這是我順便提的,政治人物不要這樣搞,要國際化,官方應該要找人研究啊!這是第一個問題,你們沒有研究、沒有比較。

氣象更新是非常有關係的,歷史上有很多戰役都是天幫忙的,像古寧戰役就是和氣象有關係,你解釋一下,那場仗我們大贏了,蔣介石贏了毛澤東,那跟氣象有什麼關係,你們有沒有研究?

主席: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鄭主任說明。

鄭主任明典:主席、各位委員。古寧頭戰役很有名的就是潮汐的問題。

許委員添財:只有潮汐嗎?還有呢?

鄭主任明典:看分析好像潮汐是關鍵。

許委員添財:風。

鄭主任明典:對,還有風向,因為他們是用沒有動力的舢板。

許委員添財:把舢板吹到他們不想到的地方去了。

鄭主任明典:是。

許委員添財:金門是個小島,他們有這麼多舢板,就兩人一組,四個人中兩個扛砲管,一個扛砲彈,衝上去還沒到海邊就向島上發射砲彈,就可以統統都打死了,結果風把舢板都吹散了,所以最後砲彈和砲管分家了。其次,天還很幫忙,有兩輛小坦克的履帶壞了,開不回來就擱淺在海灘上,結果有人跑上去那個跑不動的坦克一直開槍,就把他們掃得光光的,所以古寧頭戰役是老天幫忙臺灣,氣候影響很大。歷史上還有一個戰役,鄭家王朝出了一個台商馮錫範,他作生意和施琅的軍隊對峙,遇到颱風,兩邊分頭跑掉,結果不輸不贏,也沒有真正打仗,就是船靠在一起,馮錫範回來就說打輸了,施琅就想是不是詐降,後來發現不是詐降,是他本來就想投降,因為要繼續作生意,所以氣候和軍事是有關係的。

國防部自己有氣象專家嗎?有氣象策劃單位嗎?美國海軍自己就有一套、NASA自己也有一套,我知道的是這樣,可能陸軍也有。臺灣統統都是聽你的,是不是?

辛局長在勤:沒有,三軍有……

許委員添財:還是他們有獨特的氣象觀測系統?還是只拿你們的資料去分析、應用而已?

辛局長在勤:資料源都在我們這邊。

許委員添財:所以是間接用你們的資料?

辛局長在勤:是。

許委員添財:你們也有軍事氣象專家嗎?

辛局長在勤:我們沒有這方面的專才。

許委員添財:要不要編預算增加軍事氣象專家?你們還要氣象政治學專家,現在氣象在臺灣已經變成政治議題了,既可以造神,還可以影響民調,其他的施政都不重要,只要那一次天氣被搞對就好,其實那一次也許是神明跟你講的啊!根據我當台南市長的經驗,也有人跟我說:你不用怕啦!颱風不會來啦!準確性好像比你們還高。

氣候變遷的部分,你們的短期預測和長期預測做了多少?我不是專家,可是根據我的印象,北極融冰造成地球表面水位上升,各地上升的百分比好像不一樣?

辛局長在勤:是的。

許委員添財:臺灣跟世界其他城市相比,受影響的程度怎麼樣?還有臺灣本身跟本身比,像月球對地球潮汐的影響,北部、中部到南部都不一樣,這些你們都要觀測出來,因為這是長期的,海邊到底能不能再開發?長期來講,會不會有一天所有的城市統統要做海堤?這些問題你們要從長計議啊!

辛局長在勤:是的,這些……

許委員添財:都是你們的服務範圍嘛!

辛局長在勤:是的。

許委員添財:因為時間的關係,其實我還有很多要問的,因為我對氣象很有興趣。你們沒有對74個甚至上百個App進行比較分析供大家參考,至少我常用的「觀天氣」,你們要根據自己的資料,把它的正確性做一份書面報告給我,不然我一直都傻傻地用它的。我一天要看好幾次,不管是從南部到北部,或者從北部回南部,我都要看天氣,以便安排行程。謝謝。

辛局長在勤:謝謝委員。

主席:請氣象局把書面資料提供給許添財委員。

登記發言委員均已發言完畢,另作以下處理:陳委員素月、林委員國正、簡委員東明及王委員進士所提書面質詢列入紀錄,並刊登公報。

陳委員素月書面意見:

一、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相關問題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105年度於「氣象測報」計畫項下「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及其產品應用計畫」編列1,440萬5千元,為能延續與有效運用國際間新發射氣象衛星觀測資料,需逐步升級現有接收設備與處理系統,與國際氣象作業衛星技術發展接軌,獲取先進衛星數據與處理技術,以增加對監測大氣、海洋、陸地狀態變化所需資訊。

但是本計畫是六年期施政計畫,迄今仍未經行政院核定,有違預算法第34條所定。本席認為,中央氣象局應先行製作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報告,並提供財源籌措及資金運用之說明,始得編列預算,本計畫與預算法規定不符,因此本席要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針對本筆預算應該全數凍結,等到行政院核定後,才能支用本筆預算。

二、彰化尚無有人氣象站相關問題

交通部氣象局迄今共設置25個派有專業人員駐守的氣象站,其設立均依據當時的時空背景規劃建置執行觀測、服務及防災作業,為因應社會變遷及小區域災害性天氣日益顯著,氣象地區性防災服務更應須持續加強,因此進行「氣象站資源的平衡」議題之評估。

經查,交通部目前派有專業人員駐守之氣象站,中部地區唯獨彰化縣尚無設置派有專業人員駐守,皆為無人站,在面臨現今劇烈氣候變遷的年代,彰化農業發達,若遭遇颱風、強降雨等天災,總是造成嚴重農業損失,農民苦不堪言。

爰此,氣象局在彰化縣共架設無人自動氣象與雨量站共23座,應該再增設派有專業人員駐守之氣象站,以鄉鎮小區域預報角度,才能符合預報所需參考觀測資料,也確保彰化面臨劇烈氣候變遷,能夠及時因應,並加強彰化地區海域海象測報能力,提高海上安全與建立彰化地區的基本氣候資料,避免農業損失及強化海上航駛安全。

林委員國正書面意見:

一、臺灣位於地震活動頻繁之板塊交界處,而人口又高度集中於都會區,在都會區內不僅建物密集分布、交通運輸及維生管線系統錯綜複雜又鄰近工業區,徹底凸顯出台灣災害高風險及脆弱性的結構性問題。為因應未來有可能的大規模地震災害,中央氣象局除應加速建置強地動觀測網,並研發區域型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外,並應整合區域型及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資訊,並推動至各項民生應用,以落實防災機能並降低大規模地震所造成的衝擊與損失。

台灣由於位於地震活動頻繁之板塊交界處,如遇上偶發性的大規模地震,將面臨無法量化的重大損失。為此,許多國家皆積極推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之研發與應用,期能在強烈地震發生之初,儘快爭取部分應變時間,將可大大降低地震發生後造成之人命傷亡與財產損失。

我國之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在中央氣象局及學術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已於2014年開始對全國3,000多所中小學傳送區域型強震即時警報,另有學術與科研單位亦於數百所學校建置現地型地震監測站提供即時警報訊息;然而區域型及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系統由不同單位分別推動,兩種警報資訊尚待進一步整合。此外,在國內相關的法令對地震即時警報之規範不夠完善與明確,亦還沒有相關機構或法人能夠負責這項業務,因此造成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在我國的推廣較為緩慢,也無法發展到民生及商業應用上,如此一來,強震即時警報系統預報效果僅限於國家機關,對於民間企業、工業園區甚至於一般住宅區滲透度不夠,徹底悖於強震即時警報系統設置之原意。

因此,氣象局必須跨部會並與國內相關學術研究的地震測站協調整合,積極推動區域型與現地型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在技術上與系統上的整合,以避免此兩類系統在預警上出現結果不一致的可能性,並建置地震資訊整合平臺,提升地震即時預警的準確性及實際應用效益,協助推廣民間企業及民生應用。如此一來可有助於強震即時警報系統運作,取得更有效、精確的強震資訊,另一方面又可提供學術界的開放資料,減少地震測站重複設置之資源浪費。又推廣民生應用,加深預報系統之滲透性,方可為全民爭取部分應變時間,大大降低地震發生後造成之人命傷亡與財產損失。

二、基於近年全求氣候變遷加劇,農損災損不斷,氣象觀測資料準確性及即時性需求更加強烈,而精準的預報必須仰賴中央氣象局的自動測報系統的穩定性。為此,氣象局應儘速檢討並更新更完善之系統架構及設備,減少各測站因某個觀測儀器故障而無法觀測的停用時間,並提高各觀測儀器設備的妥善率,儘可能減少各儀器設備的故障時間及故障率,期能達成精準之氣象預測。

傳統上,氣象局就氣象預報的觀測系統,系採現有地面氣象自動測報系統為資料收集器方式,所有觀測坪的感應器將其氣象要素之物理量轉換成類比信號後傳送至儀器室,才在儀器室轉換成數位信號,作為數據指標。

但隨著舊有地面氣象自動測報系統使用年數已高,故障率已較以往增加,進而影響地面觀測品質,由於系統老舊,其備品零件廠家生產量少或不引進,其採購愈來愈困難且愈來愈貴,其維護成本已增加許多。而在維修上,傳統的氣象觀測系統需拉多條信號線及電源線,在對抗環境干擾、雷擊及鹽害能力較弱,其校驗方式亦較複雜及費時,且感應器故障時,沒有第二線備援亦且無第二套相同感測器作即時比對,致使現場觀測時很難即時確認其觀測資料是否正確,而是以傳統儀器人工觀測來比對,但傳統儀器量測取樣方法與地面氣象自動測報系統完全不同,無法達到比對即時性及量測一致。

因此,氣象局應參考專家學者意見,就舊有氣象自動測報系統進行全面性檢討並汰換,全面配置新一代更加精準之地面氣象自動測報系統,以新的系統架構,雙感應器系統,減少各測站因某個觀測儀器故障而無法觀測的停用時間,提升氣象預報精準性。而在新系統運作下,對於後續的維護成本應可期待降低,人員工作出差時間亦可預期減少,以期能達到政府的人力精簡組織再造的目標。

簡委員東明書面意見:

一、鑑於蘇迪勒颱風造成新北市烏來區信道路毀損嚴重,讓福山部落對外交通中斷,烏來幾近變成「孤島」。居民只能勉強徒步翻越崩塌路段,接著又面臨強颱天鵝來襲。

面對極端氣候時代來臨,暴雨、強颱成為常態,山地原鄉地區容易受到土石流等災害侵襲,每次天災來襲,請問氣象局有沒有提供原住民族電視台特別的「警示訊息」?

二、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來襲,為台灣帶來驚人雨量,山崩、土石流,其中高雄甲仙鄉小林村幾乎滅村,474人罹難,此一風災共造成全台702人死亡、22人失蹤,是台灣在1959年87水災後最嚴重的災情。莫拉克颱風帶來強風暴雨,許多地方兩天內就下了一年的雨量,48小時累計雨量最高為2,361毫米,創下國內紀錄,直逼世界紀錄的2,467毫米,美國CNN雖準確的預估台灣將超過1千毫米雨量,但「交通部氣象局」的預估卻相對保守,導致防颱被輕忽,台灣中南部與東南部受重創,農漁牧損失超過新台幣195億元,20座公路橋樑遭沖斷,鐵路中斷,其中阿里山森林鐵路290處坍塌,至今仍無法全線修復通車,受損或坍塌的學校多達1,273所;總計有11個縣市受災,面積約占台灣一半,受災民眾916萬,約占全台人口的40%,公共建設與民間損失約達新台幣2,000億元,占全台GDP1.6%。

請問氣象局針對預測失靈,事後是否有檢討改進措施?

王委員進士書面意見:

一、追風計畫

「追風計畫」是我國與美國合作、並由台灣研究人員主導的颱風研究計畫,首要的研究項目是以投落送進行飛機觀測,自該計畫開始執行至今,已對50餘個颱風完成70餘航次的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任務。對於我國在颱風路徑預測上的技術具有重大的增進。首先請教:

追風計畫每執行一次,大約需花多少經費?

追風計畫在今年有遇到兩個問題:

1.首先是在今年7月份,昌鴻颱風來襲時,因為昌鴻颱風移動速度快,追風計畫的飛機臨時想改變航道抄捷徑觀測,但遭日本航管單位以新航道為演習禁航區為由拒絕,最終只能無功而返:

這次的事件,究竟是觀測飛機航向的問題還是日本方面航道管制的問題?

侵襲台灣的颱風都是從太平洋而來,一般來說,觀測飛機的航線、航道大多會接觸到那些國家?在每次的任務執行前,是否都有請民航局和這些國家的航管單位取得聯繫?未來再遇到相類情形時,氣象局有何應變方式?

安全和任務的完成必須兼顧,事前準備完全,就能提升成功率,這點請氣象局務必注意!

2.接下來是在今年8月份天鵝颱風來襲時,觀測飛機在飛行途中遭冰雹擊中,所幸機長判斷得宜,計畫得以高度完成,原定15顆投落送,後來也成功投了12顆,針對這個案件,本席要請教氣象局,目前執行計畫的飛機是用漢翔的飛機,安全度如何?

另外,在確保人員安全的前提下,現場狀況判斷是以機長判斷為主,還是有一套SOP?為了保障研究人員安全,請氣象局務必做好事前準備,務必以最高標準保護研究人員!

3.最後要請教氣象局,追風計畫是否僅止於颱風的觀測及路徑預測?未來有哪些實務應用的可能性?本席指的是防災部分的應用。

二、災害預防及防救措施的問題

最近這半年來,台灣相當不平靜,幾個侵襲台灣的颱風雖然沒有造成重大死傷,但卻把台灣搞得滿目瘡痍,另一方面,最近台東外海也接連發生5級以上的地震,針對近來的極端氣候及可能發生的災害問題,氣象局是否有緊密的與中央災防中心連結,做好危機應變處理的工作?

另一方面,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針對火山爆發的預警及監測是否完備?而台灣民眾最擔心的地震問題,氣象局也每年編列預算進行測報,目前我國的地震預警可以做到何種程度,未來有何目標?如果地震引起海嘯,預報措施是否足以讓在危險地區的居民疏散?

主席:現在進行各項提案的處理,並進行協商,同時請議事人員宣讀中央氣象局單位預算之預算數及各項提案。協商中不休息。

壹、預算數

一、歲入部分

第2款 罰款及賠償收入

第142項 中央氣象局無列數

第3款 規費收入

第109項 中央氣象局1,599萬8,000元

第4款 財產收入

第153項 中央氣象局69萬7,000元

第7款 其他收入

第157項 中央氣象局22萬1,000元

二、歲出部分

第14款 交通部主管

第3項 中央氣象局22億2,214萬4,000元

第1目 氣象科技研究發展13億8,732萬3,000元

第2目 一般行政5億7,752萬9,000元

第3目 氣象測報2億3,229萬3,000元

第4目 一般建築及設備2,411萬9,000元

第5目 第一預備金88萬元

貳、委員提案

1、

有鑑於中央氣象局105年度歲出第14款第3項第1目「氣象科技研究」計畫項下,「氣象科技研究」、「氣候變遷應用服務能力發展計畫」及「發展小區域災害性即時天氣即時預報計畫」3分支計畫,編列預算數1億2,292萬3千元,主要係研發及引進氣象科技新技術、促進國際氣象技術交流及培養氣象專業人才所需等業務。然氣象預報準確度屢受質疑,從統計數據來看,目前不論是颱風強度或是颱風降雨量之預報準確度仍有改進空間,氣象局亟需研謀改善。爰此,擬凍結該項計畫編列經費1億2,292萬元之五分之一,俟向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出報告,並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提案人:陳歐珀  劉櫂豪  葉宜津  管碧玲  羅淑蕾

2、

中央氣象局105年度預算「氣象科技研究」項下「氣象科技研究」編列5,525萬元,其中氣象科技颱風專案研究計畫人力外包編列367萬元,從事新一代颱風資料庫服務系統發展並進行台灣颱風路徑、風雨分析與預報精緻技術研究;另外發展台灣地區短期氣候預測技術計畫人力外包編列301萬元,從事台灣劇烈天氣與氣候變化之研究、動力區域氣候預報系統之研究發展、全球氣候預報模式之研究發展。惟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指出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準確率屢受質疑,並指出103年度低溫特報及豪、大雨特報之預報誤差累計次數均較102年度增加,且颱風路徑預報103年度平均誤差值亦較102年度為高,顯見相關技術瓶頸仍待克服。氣象局預報準確之關鍵技術急需提升但相關研究計畫卻僅以外包人力方式為之,顯然氣象局並無足夠重視相關技術提昇,爰此氣象局105年度預算「氣象科技研究項下「氣象科技研究」編列5,525萬元應予凍結五分之一,俟氣象局提出檢討報告後,始得動支。

提案人:劉櫂豪  羅淑蕾  葉宜津  管碧玲

3、

有鑑於中央氣象局105年度歲出第14款第3項第1目「氣象科技研究」工作計畫「05時空資訊雲落實智慧國土計劃」項下編列800萬元。本計畫屬105年度政策引導型新興計畫,期程自105年至109年,總經費5,000萬元,本年度首編費用800萬元。然本計畫由交通部於104年6月29日以交資字第1045008495號函送行政院審議,目前仍處行政院與所屬相關單位意見往返表示之階段,尚未經行政院正式核定,即逕行編列該項預算,稍嫌草率,恐有浮編之嫌。爰擬全數刪除該項計畫編列經費800萬元。

提案人:陳歐珀  劉櫂豪  葉宜津  管碧玲  羅淑蕾

4、

氣象科技研究─時空資訊雲落實智慧國土計畫(頁26)

案由:105年度中央氣象局「氣象科技研究」項下「時空資訊雲落實智慧國土計畫」編列800萬元預算。經查本案屬105年度政策引導型新興計畫,中央氣象局係執行其中之「台灣氣候資料庫建置」之子計畫,該整體計畫迄今尚未獲得行政院核定計畫,計畫未經核定即編列預算有違預算法相關規定,顯欠覈實。爰此,105年度中央氣象局「時空資訊雲落實智慧國土計畫」預算編列800萬元,應予以全數凍結,俟行政院核定後,再向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出專案報告後,始得動支。

提案人:李昆澤  劉櫂豪  羅淑蕾  陳歐珀  葉宜津

5、

105年度中央氣象局「氣象科技研究」項下「時空資訊雲落實智慧國土計畫」編列800萬元,主要用於執行「台灣氣候資料庫建置」之子計畫,當中編列資訊軟硬體設備費250萬元,採購氣候資料數位化相關設備,惟「氣象科技研究」項下之「氣候變遷應用服務能力發展計畫」另已編列300萬元建置氣候資料數位化儲存查詢設備,兩者有重複編列預算之嫌,爰此,105年度中央氣象局「氣象科技研究」項下「時空資訊雲落實智慧國土計畫」編列800萬元,應予以刪減100萬元。

提案人:李昆澤  劉櫂豪  羅淑蕾  陳歐珀  葉宜津

6、

颱風是造成台灣破壞及傷亡的最危險天災之一,但颱風氣象預報在台灣總是引發爭議,其專業預測也同時讓社會大眾質疑不斷。查中央氣象局105年度於氣象資訊處理研究與開發計畫,項下新增編列「氣象資訊智慧運用服務處理計畫」預算3億1,900萬元,其編列究竟有無必要性及急迫性,不無疑問。爰此,本席提案將「氣象資訊智慧運用服務處理計畫」3億1,900萬元全數凍結,待書面報告後始得動支。

提案人:羅淑蕾  葉宜津

連署人:楊麗環

7、

有鑑於中央氣象局105年度歲出第14款第3項第1目「氣象資訊處理研究與開發」工作計畫「03氣象資訊之智慧應用服務計畫」項下編列3億1,900萬元,作為「氣象資訊智慧運用服務處理計畫」之用。本計畫為新一代系統建置計畫,係以「災害性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建置計畫」(99至104年)之成果為根基接續辦理,分兩階段各4年計畫(I與II)進行。然「災害性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建置計畫」於103年度「數值天氣預報系統主機設備採購案」保留數1億6,600萬元,係因合約商CPU處理器生產問題,原訂於103年交付卻延至104年6月16日始交付。雖據該局稱已完成新一代系統之建置與更新,為免採購瑕疵再次發生,氣象局應儘速向本院詳實揭露採購資訊,俾利本院監督數值天氣預報系統主機設備之採購程序。爰此,擬凍結該項計畫編列經費3億1,900萬元之十分之一,俟向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出揭露書面報告,並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提案人:陳歐珀  劉櫂豪  葉宜津  管碧玲  羅淑蕾

8、

氣象局辦理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96-100年)原規劃建置250公里海底電纜,但最後修正計畫僅建置45公里海底電纜,並於100年正式啟用,103年5月卻因不明原因遭外力破壞,影響氣象局地震測報及預警應變時間。爰此氣象局105年度預算「地震測報」項下「地震與海嘯早期警報計畫」編列1,078萬5千元、「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編列9,900萬元及「防災觀測系統擴建計畫」編列8,000萬元皆分別執行擴建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惟氣象局第一期計畫即因計畫評估不足致使建置未達目標,現又因不明原因致海纜系統無法運作,而氣象局為應變系統損壞因此於擴建計畫再辦理修正計畫以因應,這顯示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之整體評估不足,計畫一再變更,爰此前述三項氣象局105年度預算科目應與凍結五分之一,俟氣象局提出檢討報告,並向交通委員會報告後,始得動支。

提案人:劉櫂豪  葉宜津  管碧玲  羅淑蕾

9、

有鑑於中央氣象局105年度歲出第14款第3項第1目「地震測報」工作計畫「04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05防災觀測系統擴建計畫」項下共編列1億7,900萬元,預計辦理海纜擴建舖設路由確定、海中擴建設備完成廠內製造與測試、海纜舖設許可申請、海纜觀測系統佈放、以及建置1座井下地震觀測站(取代原故障觀測站)。有鑑於目前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與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功能未完備,復因海纜斷裂致觀測系統損壞,受損海纜重建併擴建計畫修正迄未核定,氣象局應儘速完成系統建置及修復工程,避免損害再次發生。爰此,擬凍結該項計畫編列經費1億7,900萬元之四分之一,俟向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出報告,並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提案人:陳歐珀  劉櫂豪  葉宜津  管碧玲  羅淑蕾

10、

第1目「氣象科技研究發展」第4節「地震測報」(4)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原列9,900萬元,建議凍結1/2,俟向交通委員會報告併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說明:

一、「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係原96-99年「台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計畫之海纜觀測系統擴建。查編列5.9億元,全長45公里之「台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於100年11月啟用後,於103年5月即遭毀損,設備失效,延遲地震預警時間,至今原因未查明,中央氣象局僅推測「可能被漁船的底拖網扯斷、弄壞」,儀器資料遺失至今未尋獲。

二、中央氣象局隱匿海纜毀損情事,103年8月即以海纜計畫擴建為名,再編列5.4億之「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延續計畫,以擴建之由順便修復舊海纜。104年3月海纜毀損消息遭民眾投訴媒體,社會始得得知。

三、「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總計5.4億元,分為「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科技預算3億元,及「防災觀測系統擴建計畫」公共建設計畫2.4億元,兩項計畫內容與「地震與海嘯早期警報計畫」雷同,預算恐有重複編列之疑,爰提議凍結1/2預算。

提案人:管碧玲  葉宜津  李昆澤  羅淑蕾  陳歐珀  劉櫂豪

11、

第1目「氣象科技研究發展」第4節「地震測報」(5)防災觀測系統擴建計畫,原列8,000萬元,建議凍結1/2,俟向交通委員會報告併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說明:

一、「防災觀測系統擴建計畫」係原96-99年「台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計畫之海纜觀測系統擴建。查編列5.9億元,全長45公里之「台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於100年11月啟用後,於103年5月即遭毀損,設備失效,延遲地震預警時間,至今原因未查明,中央氣象局僅推測「可能被漁船的底拖網扯斷、弄壞」,儀器資料遺失至今未尋獲。

二、中央氣象局隱匿海纜毀損情事,103年8月即以海纜計畫擴建為名,再編列5.4億之「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延續計畫,以擴建之由順便修復舊海纜。104年3月海纜毀損消息遭民眾投訴媒體,社會始得得知。

三、「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總計5.4億元,分為「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科技預算3億元,及「防災觀測系統擴建計畫」公共建設計畫2.4億元,兩項計畫內容與「地震與海嘯早期警報計畫」雷同,預算恐有重複編列之疑,爰提議凍結1/2。

提案人:管碧玲  葉宜津  李昆澤  羅淑蕾  陳歐珀  劉櫂豪

12、

有鑑於中央氣象局105年度歲出第14款第3項第2目「氣象測報」工作計畫「03氣象通信及雷達測報」項下編列五分山雷達儀修復經費4,900萬元。氣象雷達具觀測全天候及大範圍降雨與氣流特徵能力,並以五分山雙偏極化氣象雷達功能最強,得以掌握更多氣象資訊。104年8月五分山氣象雷達儀因蘇迪勒颱風嚴重受損,預計於105年9月修復完成,另修復期間氣象局自104年8月17日起委請國立中央大學氣象雷達及科技部TEAM-R雷達開始進行替代及輔助觀測,惟替代方案之資訊可用性、完整性及正確性不明,氣象局有責向本院做詳盡報告,避免資訊落差影響氣象預報作業。爰此,擬凍結該項計畫編列經費4,900萬元之五分之一,俟向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出書面報告,並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提案人:陳歐珀  劉櫂豪  葉宜津  管碧玲  羅淑蕾

13、

有鑑於中央氣象局105年度歲出第14款第3項第2目「氣象測報」工作計畫「04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及其產品應用計畫」項編列經費1,440萬5千元。「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及其產品應用計畫」(105至110年)係6年期之新增計畫,計畫總經費1億2,960萬元。然本新增計畫迄至104年9月12日皆未經行政院核定,有違預算法第34條所定,應先行製作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報告,並提供財源籌措及資金運用之說明,始得編列預算,本計畫與預算法規定不符。爰此,擬全數刪除該項計畫編列經費1,440萬5千元。

提案人:陳歐珀  劉櫂豪  葉宜津  管碧玲  羅淑蕾

14、

第1目「氣象測報」(8)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及其產品應用計畫,原列1,440萬5千元,建議全數凍結,俟行政院核定後向交通委員會報告併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說明:

一、「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及其產品應用計畫」預期有效運用國際間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逐步升級現有接收設備與處理系統,總經費1億2,960萬元,自105年至110年分6年辦理。

二、該計畫僅依104年6月2日行政院秘書長函復照科技部會商意見辦理,尚未經行政院核定,且「本年度編列第1年經費14,405千元,以後年度預計編列經費將依行政院核定結果調整」,顯示該計畫倉促草率,未合程序,恐影響執行成效及排擠其他預算,爰提議全數凍結。

提案人:管碧玲  葉宜津  李昆澤  羅淑蕾  陳歐珀  劉櫂豪

15、

105年度中央氣象局「氣象測報」項下編列「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及其產品應用計畫」1,440萬5千元,本案為多年期計畫(105年至110年),總經費1億2,900萬元,主要是為了強化衛星觀測基礎建設及開發衛星應用新產品,惟該案迄今尚未經行政院核定,根據「預算法」第34條規定,「重大施政計畫,應先行製作選擇方案及替代方案之成本效益分析報告,並提供財源籌措及資金運用之說明,始得編列概算及預算案,並送立法院備查。」氣象局本項計畫未經行政院核定,復未依前揭預算法規定辦理,爰此,「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及其產品應用計畫」1,440萬5千元應予以全數凍結,待氣象局於本案經行政院核定後並向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專案報告,經同意後始得動支。

提案人:李昆澤  劉櫂豪  羅淑蕾  陳歐珀  葉宜津

16、

中央氣象局於105年度氣象測報項下編列新發射氣象衛星資料之接收及其產品應用計畫相關費用1,440萬5千元,惟本計畫係未經行政院核定即編列預算,違反預算法第34條。爰此,建議全數凍結本筆預算,俟行政院核定後,再將相關書面報告送至本委員會,經本委員會同意後,始得動支。

提案人:陳素月  陳歐珀  劉櫂豪  葉宜津  羅淑蕾

17、

根據觀測資料顯示,臺灣地區大部分的地震都發生在東部,加上鄰近龜山島海底火山活動可能引起的海嘯事件,將會直接危害宜蘭地區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加速推動建置東部地震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確有其必要性,惟氣象局現有海纜觀測系統,海纜長度與觀測站數量均有所不足,無法彰顯防災效益。爰決議要求氣象局應儘速評估辦理地震海纜系統擴建作業,並於二個月內向交通委員會提出書面評估報告,以降低強烈地震、海嘯與海底火山對宜蘭的威脅及可能的損失。

提案人:陳歐珀  劉櫂豪  羅淑蕾  葉宜津  管碧玲

18、

鑒於我國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活動頻繁且強震威脅無法避免,提升地震與海嘯預警偵測能力刻不容緩,臺灣有大多數地震發生在東部外海,對臺灣威脅不小,由國外經驗顯示,建置即時海纜觀測系統能有效的擴展地震與海嘯的偵測與預警能力。惟氣象局目前於100年底完成長度45公里與1座地震海嘯觀測站之海纜觀測系統,其預警與防災效果相當有限。爰建請交通部應儘速辦理地震海纜系統擴建作業,以增進地震與海嘯之偵測能力,並配合強震即時警報之應用,提昇地震速報時效與預警能力,強化防救災功能與效益,減少地震與海嘯災害損失,增進人民與社會之福祉。

提案人:葉宜津  劉櫂豪  羅淑蕾  陳歐珀

19、

氣象局於103年5月26日上午9點18分發現海纜觀測系統故障,故障原因推斷係受不明原因導致纜線斷裂、設備移位與系統故障。本次故障修復經費﹙包括查勘、打撈、修復、重新布放與恢復運作﹚,經日本電氣株式會社﹙NEC估價約需1.5億元。由於所費不貲,為兼顧實際地震監測作業需求與節省公帑下,將採觀測站重建方式因應,並擬修正「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擴建計畫(104至106年﹚」,為海纜擴建70公里、更新1地震海嘯觀測站、新增2地震海嘯觀測站及建置6座井下地震站;截至104年9月22日,修正計畫尚未經核定,交通部應儘速和行政院溝通。有鑑於目前地震及海嘯防災海纜觀測系統與強震即時警報系統功能未完備,復因海纜斷裂致觀測系統損壞,無法全面發揮早期預警、緊急通報及應變等效能,氣象局應儘速完成系統建置及修復工程,避免損害再次發生,俾利預警訊息及緊急通報作用之運用。

提案人:楊麗環  葉宜津  陳歐珀  羅淑蕾  李鴻鈞

20、

宜蘭地區旁有龜山島鄰近海底火山活動,因此台灣東部外海常發生地震;另外,宜蘭地處東部,無法受地形影響藉由中央山脈阻隔颱風,不管是地震及颱風,宜蘭常常首當其衝,顯見氣象建設對宜蘭地區至為重要。鑒於五分山氣象雷達於今年遭蘇迪勒颱風摧毀後,宜蘭地區僅能靠其他雷達支援觀測,仍顯不足,若遇颱風、豪雨恐無法有效掌握及預警,應仿效北、中、南都會區在宜蘭地區設置防災降雨雷達,精準掌握降雨及風力預測,強化宜蘭地區防災設施,以促進宜蘭民眾安全。爰建請交通部督促中央氣象局積極推動執行「雲嘉南及宜蘭兩低窪地區建置防災降雨雷達」,以符合防災及地方安全需求。

提案人:陳歐珀  劉櫂豪  羅淑蕾  葉宜津  管碧玲

21、

五分山氣象雷達站位於台灣東北角山區,提供對北部颱風嚴密追蹤監視,並改善北部陸上豪雨預報,並加強冬季之鋒面偵測,以期減少因氣象災害所造成之損失,五分山氣象雷達因蘇迪勒颱風受損嚴重。修復期間應充分掌握替代及輔助觀測資訊之之完整性及正確性,且全臺各氣象雷達也應加強防颱機制,俾利氣象觀測正常運作。

提案人:楊麗環  葉宜津  陳歐珀  羅淑蕾  李鴻鈞

22、

鑒於氣象局目前共設置25個配有專業人員駐守之氣象站,惟中部地區僅彰化縣獨無。而近來颱風多經過台灣本島由東而西穿越,影響彰化當地農業甚鉅。若無法準確觀測氣象,難以保障彰化地區面臨劇烈氣候轉換時之應變能力,爰要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儘速規劃彰化縣境內增設有專業人員駐守之氣象站,供當地居民更詳盡之氣象資料及海象測量報告。

提案人:陳素月  葉宜津  羅淑蕾  陳歐珀  劉櫂豪

23、

近年因全球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所導致破紀錄的氣象災害頻傳,IPCC的報告亦指出,全球暖化有可能加強極端氣候事件對社會經濟的衝擊,臺灣正位於對全球暖化衝擊最敏感地區,近年除極端降雨事件大幅增加外,今(104)年基隆、臺北、嘉義6月分高溫(35度以上)天數亦破了歷史同期紀錄,我們已實際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需要積極進行氣候風險的控管與調適。

臺灣地區有27個氣象站,其中包括7個百年以上的觀測站,這些寶貴的長期氣象觀測以及天氣圖集等紙本歷史資料,若能適當加以數位化,正可以提供我國各界做為理解臺灣長期的氣候變化及評估台灣所受到氣候衝擊與風險的基礎。雖然可以預期因相關資料數量龐大,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與時間。唯中央氣象局是我國氣象的主管機關,應責無旁貸的積極思考相關工作的進行,建置完整的臺灣氣候資料庫,提供給政府、學研、防災及社會各界使用,做為我國氣候變遷調適政策架構與相關計畫推動實施的基礎,提升國家整體的調適能力。

提案人:葉宜津  劉櫂豪  羅淑蕾  陳歐珀

24、

氣象局很早即有官方臉書(包括報天氣、報地震、報天文、福爾摩挲氣象萬千),利用社群網路媒體與網友互動,目前已累積約16萬粉絲,算是政府機關中走在前面的單位。現今網路科技發達,無論老少皆已進入網路社群時代,許多人在社群網路上的閱讀時間,比報章、雜誌或傳統電視媒體都來得多。由於氣象及地震訊息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官方社群媒體應負起能普及氣象相關知識性及教育性的教育宣導服務,惟無論官網或是臉書皆過於制式化,缺乏與民眾互動溝通機制。爰要求中央氣象局在知識性與教育性的互動服務上,加強網路社群管理員及小編群掌握網路動態,即時回應氣象與地震等相關議題,提供網友參與討論的平臺,樹立氣象、地震、天文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傳播與教育宣導服務之楷模,作為其他政府機關的參考借鏡。

提案人:葉宜津  劉櫂豪  羅淑蕾  陳歐珀

25、

有鑑於中央氣象局依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第11條規定:「氣象局於上午1時、4時、7時、10時、下午1時、4時、晚間7時及10時前,將颱風來襲地區之風力級數、陣風級數及雨量預測列表」。由於目前氣象局提供之預測列表均以各縣市作為分區,由於部分縣市幅員遼闊,擁有平地區域、山地區域或是鄰近海邊地區,僅以各縣市作為分區的風力預測恐難提供各縣市首長作為是否放假的依據使用。建請氣象局未來進行颱風各警戒地區風力預測時,應以鄉、鎮、區作為預測分區,以利民眾作為因應及各縣市從事救災應變或決定放假與否之用。是否有當,敬請公決!

提案人:李鴻鈞  楊麗環  葉宜津  羅淑蕾  

26、

在氣候變遷下,臺灣地區降雨無論時間或地點,都會更為不均,將會導致更多的洪災、旱災。將大幅衝擊國土空間使用分布與城鎮維生機能等課題,對於台灣民眾生命與財產影響之頻率已逐漸提高。氣象局應加強災害性天氣資訊掌握與監控,及相關資料連結與運用,以提供相關部會制定政策參考,降低氣候變遷對民生經濟與社會安全之影響。

提案人:楊麗環  葉宜津  陳歐珀  羅淑蕾  李鴻鈞  

主席:我們看第1案,其實第1案和第2案是同一個細目。

葉委員宜津:四分之一啦!好不好?

主席:五分之一……

葉委員宜津:我們都凍四分之一,到院長那邊就變五分之一,不然到院長那邊你們來報告就好。四分之一好不好?

主席:好啦!

葉委員宜津:凍四分之一有差嗎?

好啦!五分之一啦!

主席:好,五分之一,提書面報告。

第2案也一樣,提書面報告。

第3案是刪掉。這個行政院好像還沒有核定啊!

辛局長在勤:這是一個整體性的計畫,是……

葉委員宜津:行政院沒有核定嗎?

主席:第3案、第4案和第5案是一樣的。

施主任仁忠:跟委員報告,這個我們已經報行政院,經過一次修正,第二次也已經在9月底報院了,今年底一定會通過。時空資訊雲是行政院一個跨部會的大案子。

主席:好,第3案、第4案和第5案不處理。

接下來是第6案。

在場人員:凍五分之一,書面報告後……

主席:一樣,凍四分之一啦!

辛局長在勤:這個數額實在太大了。其實這個計畫一直是氣象局的主軸計畫……

葉委員宜津:羅委員說好就好。

主席:好啦!凍五分之一。

第7案和第6案一樣。

葉委員宜津:那就凍五分之一,一樣。

主席:第6案和第7案一樣凍五分之一,要提書面報告。

接下來是第8案。

辛局長在勤:是不是也改成書面?

葉委員宜津:好,改書面。

主席:好,改書面報告。

接下來是第9案。

辛局長在勤:是不是也改成書面?「經同意」三字也不要,就提出書面報告後始得動支,因為這是第2年。

主席:好。

第10案和第9案一樣,第11案也是一樣。

葉委員宜津:「同意」有什麼差別?

辛局長在勤:就是要回函,委員會還要回給我們。

葉委員宜津:還是「同意」好了啦!表示對委員會的尊重。你們提書面報告,我們也是書面同意,不是嗎?

主席:要公文啦!

葉委員宜津:好啦!好啦!我沒有意見。

主席:第10案和第11案一樣,提書面報告。

接下來是第12案。

辛局長在勤:一樣。

主席:好,也是提書面報告。

辛局長在勤:「經同意」也不要。

主席:好。接下來是第13案,要全數刪掉。第13案、第14案、第15案、第16案一樣。

辛局長在勤:第13案和前面的案子是一樣的。

葉委員宜津:這個不要啦!這個就是我要叫他做的。

主席:好啦!那就第13案、第14案、第15案、第16案不處理。

接下來是第17案,這個決議應該可以吧?

好,第17案照案通過。

第18案應該也可以吧?有問題嗎?

辛局長在勤:沒問題。

主席:好,照案通過。

第19案應該也沒問題,照案通過。

第20案也沒問題吧?照案通過。

第21案也照案通過。

第22案呢?

辛局長在勤:沒問題。

主席:好,照案通過。

第23案也沒問題,照案通過

第24案也照案通過。

第25案也照案通過。

第26案照案通過,沒問題吧?

辛局長在勤:是的。

葉委員宜津:以鄉鎮區做為預測分區,可以嗎?

主席:他們現在已經在做了啦!

葉委員宜津:好。

主席:其實我們對氣象局真的是很客氣,所以你們真的要加緊努力。

今日協商結論免予宣讀,授權議事人員整理做為決議,列入紀錄;如有委員對提案補簽,列入紀錄;本日審查預算部分,照列或照協商結論通過。

針對本日會議作如下決議:「一、報告及詢答完畢。二、委員於質詢中要求提供相關書面資料或未及答復部分,請交通部及相關單位儘速以書面答復。三、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單位預算,處理完畢。」

現在散會。

散會(11時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