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會紀錄

立法院第9屆第5會期第14次會議紀錄

主席:進行討論事項第十二案。

十二、()本院經濟委員會報告併案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委員姚文智等17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六條及第七條條文修正草案」、委員陳曼麗等19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委員蘇治芬等24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委員柯志恩等20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七條及第七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委員趙正宇等19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本案經提本院第9屆第5、1、3、4、4、5會期第3、5、5、1、8、5次會議報告決定:交經濟委員會審查。茲接報告,爰於本次會議提出討論。)

(二)本院委員柯志恩等17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請審議案。(本案經提本院第9屆第5會期第12次會議決定:自經濟委員會抽出逕付二讀,並與相關提案併案協商。爰於本次會議提出討論。)

(三)本院委員蘇治芬等20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請審議案。(本案經提本院第9屆第5會期第12次會議決定:自經濟委員會抽出逕付二讀,並與相關提案併案協商。爰於本次會議提出討論。)

(四)本院委員賴瑞隆等19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請審議案。(本案經提本院第9屆第5會期第12次會議決定:自經濟委員會抽出逕付二讀,並與相關提案併案協商。爰於本次會議提出討論。)

(二)委員柯志恩等17人提案

本院委員柯志恩、王惠美等17人,有鑑政府規劃二零二五年再生能源將占發電量百分之二十之目標,但推動達成此一目標之重要大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自民國九十八年公布迄今,並未有任何修正,實有需要因應此一再生能源最大化的需求,做配套修法。近期政策發展,也面臨政府發展再生能源不力,而有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被眾多高污染火力發電機組侵蝕之狀況。另外也呼應目前政府在推動再生能源競標與遴選過程法源不足之狀況,為提升相關再生能源開發商及業者之投資安定性,並確保二零二五年確實以再生能源發電取代核能發電之目標之達成,爰此,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是否有當?敬請公決。

說明: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動能源轉型、非核家園,預計於二零二五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百分之二十之目標。這對於目前近百分之五之再生能源發電配比,可說是嚴峻之挑戰。以過去二三年間之發展趨勢,雖然太陽光電成長迅速,但其他再生能源發展則面臨成長停滯不前之狀態,竟也導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從約百分之五,不增反減跌破百分之五之局面。而取代核能發電之主要電力來源,主要來自環境污染較有疑慮之火力發電,若容認此一狀況,則恐怕將造成原先預計用以替代核能發電的再生能源發電目標,反而由火力發電侵蝕之狀況,這並不符合原本二零二五年非核家園的原意。且考量民眾對於再生能源推動所造成的電價上漲,甚有疑慮。故有必要採行以核養綠之機制,以確保政府當真以再生能源替代核能發電之原意。為達成二零二五年非核家園目標,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勢必須通盤檢討修法。為此,爰擬具本條例修正草案,要點臚列如下:

一、導入單一窗口及聯席審議會(修正條文第二條)

二、微調並新增立法定義,特別是小水力發電、競標、遴選。(修正條文第三條)

三、簡化再生能源認定之行政流程(修正條文第四條)

四、發電業得設置小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修正條文第四條)

五、再生能源競標與遴選制度之法制化及法源依據(修正條文第四條之一、第四條之二)

六、不受電業法限制之微調(修正條文第五條)

七、2025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例百分之二十之目標入法(修正條文第六條)

八、再生能源推廣目標無法如期達成階段目標之相關配套措施,及緩和再生能源反應電價造成電價上漲之配套機制(修正條文第六條)

九、達成再生能源目標所需之再生能源發展計畫,個別重點再生能源之推動方案及地方再生能源實施方案(修正條文第六條之一)

十、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革新,朝向更透明化之運作方式。(修正條文第七條)

十一、併網與電網擴充之改革,以因應再生能源大量發展之需求(修正條文第八條)

十二、因應整體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推廣之電力網開發計畫之設計(修正條文第八條之一)

十三、考量長期投資安定性,導入特殊再生能源之多年期費率(修正條文第九條)

十四、躉購費率之考量原則之明確化(修正條文第九條)

十五、配合電業法修法或綠電先行之配套規範(修正條文第九條、第十四條)

十六、公用售電業之綠電方案之規範(修正條文第九條)

十七、為穩定再生能源發展之財務基礎,再生能源發電推動相關成本應如實轉嫁。(修正條文第十條)

十八、政府帶動推動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之政府採購之法律授權(修正條文第十二條)

十九、政府及用電契約達一定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使用一定再生能源發電之義務(修正條文第十二條之一)

二十、明訂再生能源憑證之法律屬性,並建立交易及交易平台等之法制。(修正條文第十二條之二)

二十一、鬆綁燃燒型生質能電廠之設置區位(修正條文第十五條)

二十二、配合全民綠能屋頂之相關建築法規配套(修正條文第十七條)

二十三、為尊重業者之程序選擇權,將強制再生能源爭議調解制度微調為任意(修正條文第十九條)

二十四、相關整體性再生能源及電力網發展策略規劃之程序要求(修正條文第二十條)

提案人:柯志恩  王惠美  

連署人:呂玉玲  馬文君  曾銘宗  廖國棟  孔文吉  林麗蟬  鄭天財Sra Kacaw   許毓仁  李彥秀  費鴻泰  徐榛蔚  蔣乃辛  陳雪生  陳宜民  林為洲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一條 為推廣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增進能源供應多元化,改善能源結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環境品質,帶動相關產業及增進國家永續發展,特制定本條例。

第一條 為推廣再生能源利用,增進能源多元化,改善環境品質,帶動相關產業及增進國家永續發展,特制定本條例。

推廣再生能源發電之主要目的係為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安全,並希冀藉此改善我國能源結構,以降低電力生產過程之溫室氣體排放。爰參酌德國二零一四年與二零一七年再生能源法(Erneuerbare-Energien-Gesetz,EEG)第一條之規範,並配合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與能源管理法等相關立法,酌作文字修正。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經濟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為促進再生能源之發展,中央主管機關應針對重大投資開發案件,設置單一窗口,會同中央有關機關辦理。

前項單一窗口得採平行作業方式辦理。必要時,並得聯合作業,由中央主管機關召集聯席審議會議審決之。

第二項所稱重大投資開發案件與前項聯席審議會議之組成及作業程序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經濟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一、為再生能源投資環境,再生能源發電業受相當之限制,其從規劃籌設至最終取得電業執照,所耗程序與時程甚久,耗費人力物力甚鉅。為有效提升綠能產業經濟,提升行政效率,獎勵民間參與投資,爰參酌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三十一條與發展觀光條例第三十五條及都市計劃法第二十七條之二規定,中央主管機關針對再生能源之重大投資案件,設置統一窗口辦理相關事宜,爰增訂第二項。

二、為使單一窗口運作方式有所遵循,爰增訂第三項。

三、有關再生能源重大投資案件之標準與聯席會議相關運作管理,授權中央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之,爰增訂第四項。

第三條 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再生能源:指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風力、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

二、生質能:指農林植物、沼氣及國內有機廢棄物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

三、地熱能發電:指直接利用地熱田產出之熱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或利用地熱田產生之熱水加溫工作流體使其蒸發為氣體後,以之推動氣渦輪機之發電方式。

四、太陽光電發電:指利用太陽電池轉換太陽光能為電能之發電方式。

五、風力發電:指轉換風能為電能之發電方式。

六、離岸風力發電:指設置於低潮線以外海域、不超過領海範圍,轉換風能為電能之發電方式。

七、小水力發電:指利用圳路或其他水利設施,設置未達二萬瓩之水力發電方式。

八、氫能:指以再生能源為能量來源,分解水產生之氫氣,或利用細菌、藻類等生物之分解或發酵作用所產生之氫氣,做為能源用途者。

九、燃料電池:指藉由氫氣及氧氣產生電化學反應,而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之裝置。

十、再生能源熱利用:指再生能源之利用型態非屬發電,而屬熱能或燃料使用者。

十一、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指申請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依第四條第項所定辦法規定之發電設備。

十二、迴避成本:指公用售電業購入非再生能源電能之年平均成本。

十三、競標:指以第九條公告之躉購費率為基準,透過公平、公正、公開、不歧視之競價程序,取得適用本條例併聯及躉購資格。

十四、遴選:指以第九條公告之躉購費率為基準,透過公平、公正、公開、不歧視之評選程序,取得適用本條例併聯及躉購資格之非競價程序。

離岸風力發電設置範圍所定低潮線,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三條 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再生能源:指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風力、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

二、生質能:指農林植物、沼氣及國內有機廢棄物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

三、地熱能:指源自地表以下蘊含於土壤、岩石、蒸氣或溫泉之能源。

四、風力發電離岸系統:指設置於低潮線以外海域,不超過領海範圍之離岸海域風力發電系統。

五、川流式水力:指利用圳路之自然水量與落差之水力發電系統。

六、氫能:指以再生能源為能量來源,分解水產生之氫氣,或利用細菌、藻類等生物之分解或發酵作用所產生之氫氣,做為能源用途者。

七、燃料電池:指藉由氫氣及氧氣產生電化學反應,而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之裝置。

八、再生能源熱利用:指再生能源之利用型態非屬發電,而屬熱能或燃料使用者。

九、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指除非川流式水力及直接燃燒廢棄物之發電設備外,申請中央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依第四條第三項所定辦法規定之發電設備。

十、迴避成本:指電業自行產出或向其他來源購入非再生能源電能之年平均成本。

風力發電離岸系統設置範圍所定低潮線,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一、第一項修正如下:

()第三款酌作文字修正。

()增訂第四款太陽光電發電之定義規定。

()增訂第五款風力發電之定義。

()現行條文第四款移列至第六款,並酌作文字修正。

()現行條文第五款移列至第七款:

1.目前實務上有水庫等水利設施,係以原水利目的興建且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於其設施下方連接壓力鋼管至發電站,除對環境影響較小,並保有原本灌溉、防洪等功能,此種發電方式亦可活化水利設施於再生能源領域之推廣利用,然因受限於現行「川流式水力」之用詞定義,而無法享有本條例併網及躉購等相關獎勵。

2.為鼓勵小水力發電,活化圳路及水利設施用於發電,爰修正「川流式水力」為「小水力發電」,並參考電業法第五條有關國營水力發電之規定,明定小水力發電之設置容量限制,以鼓勵小水力和民營業者活化既有水利設施,至於抽蓄式水力及大規模水庫式發電則未納入條例獎勵範圍。

()現行條文第六款至第八款,移列至第八款至第十款。

()現行條文第九款移列至第十一款,並考量現行定義規定採雙重負面表列不易理解,又考量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係經主管機關認定,故是否為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直接由主管機關按本條例第四條第四項授權規定所定之類別,以資明確;另因應修正條文第四條有關主管機關權限劃分及授權依據項次之調整,爰作配合修正。

()現行條文第十款移列至第十二款,並配合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修正公布電業法,酌作文字修正。

()增訂第十三款有關競標與第十四款遴選之定義。

二、第二項酌作文字修正。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為推廣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應考量我國氣候環境、用電需求特性與各類別再生能源之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其他因素。

經主管機關認定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適用本條例有關併網與互聯及躉購之規定。但以直供、轉供銷售電能予用戶之再生能源發電業、自用或轉供自用之利用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不受限制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達二千瓩以上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認定;未達二千瓩者,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認定。

前項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能源類別之資格、裝置容量、認定程序、核定期限、設置管理,及其他相關應遵行事項之辦法,應考量個別再生能源發展之需求、鬆綁並加速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申設之行政處理流程、遵守國內行政相關法規及國際條約或協定之要求,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發電業設置裝置容量未達二千瓩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準用前項辦法有關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規定。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為推廣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應考量我國氣候環境、用電需求特性與各類別再生能源之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其他因素。

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應適用本條例有關併聯、躉購之規定。

前項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能源類別、裝置容量、查核方式、認定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一、配合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修正公布電業法第四十五條第二項與第三項及第七十條第二項規定,並考量是否適用本條例躉購費率,係屬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之權利,爰於第二項增訂但書規定,供其自行選擇以本條例躉售或進入市場,或自用等方式,爰修正第二項。

二、為期中央與地方共同推動再生能源之發展,並考量小容量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對電網穩定之影響較小,設備認定等管理需求相對簡易,基於簡政便民之目的,並配合電業法第六十八條有關受理自用發電設備案件申設,明文未滿二千瓩者送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申請之權責規定,分別由中央或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認定,爰新增第三項。

三、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類別設置時程與管理機制各異,並配合政策加速推動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設置目標且應遵循行政相關法規有關信賴保護、法律明確性、禁止再授權等之要求及國際條約或協定之要求,爰修正現行條文第三項並移列至第四項。

四、考量發電業如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仍須依電業法規定,程序過於冗長,不利於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爰兼顧發電業管理與推廣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爰增訂第五項,就發電業設置未達二千瓩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準用第四項辦法有關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之規定。

第四條之一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推廣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中央主管機關得就特定類別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施行遴選制度:

一、申請設置量將致電力系統難以負荷。

二、輸配電預期可供併網容量低於申請設置量所需容量或無法如期擴充時。

三、本土在地產業發展之需求。

中央主管機關實施特定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遴選機制前,應舉行聽證,並提供具體事證與理由與說明評估替代方案之可行性。

第一項遴選制度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類別、申請資格、遴選程序、遴選委員會之組成、雙務行政契約之格式與內容及相關其他相關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遴選所需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契約及行政契約,應考量下列項目,並由中央主管機關邀集相關利害關係人辦理聽證會後,會商金融監理主管機關定之:

一、相關契約條款,應參考世界主要國家之經驗,並評估對融資與投資安定性之影響。

二、保證金應以裝置容量每瓩新臺幣五千元。

三、政府應致力行使公權力排除不合理抗爭及阻礙合法開發之行為,及未盡義務時之補償。

四、若契約中納入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應如期完工之要求,則應一併納入提供足夠併網容量,如期併網之保障及未如期併網之損害賠償等有助於確保締約雙方權益平衡之措施。業者若如期完工,並因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無法順利併聯躉售時,躉售義務者應補償原預定發電量之金額,直到併聯為止。

五、不可抗力事由之訂定,應平衡考量各方之風險。

 

一、本條新增

二、民國九十八年七月八日公布施行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本係遵循德國再生能源法饋網電價制度(feed-in Tariff,FIT)之設計,凡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者,均適用本條例併聯與躉購之規定。惟因台灣本地有發展再生能源最大化以外之其他考量,特別是擔心電價上漲之產業及能源政策考量、電網容量不足之電力政策考量、發展在地供應鍊之產業政策考量,爰於第一項明定實施遴選制度之。

三、遴選制度之啟動將對既有業者之投資安定性造成重大衝擊,故具最後手段性,且可歸責於主管機關,故應審慎為之,爰增訂第二項。

四、遴選制度所涉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類別、申請資格與程序及委員會等相關事項,應注意信賴保護、投資安定性之要求,並遵守中央法規標準法、行政程序法等相關行政法規範之需求及相關國際條約及協定,爰增訂第三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五、為兼顧業者、政府、負責躉購之電業間有關相關契約之權益,明定行政契約相關應注意要點,並參考德國二零一七年離岸風電專法(WindSeeG)第二十一條與第三十二條中有關保證金之數額,分別為一百歐元與二百歐元,取其平均數,爰增訂第四項。

第四條之二 因科技發展與期初設置成本因素且原公告費率高於市場價格,致申請設 置量超過原設定之推廣目標量時,中央主管機關得就特定類別之再生能源發電設 備,實施競標制度。

前項競標制度,準用第四條之一第二項至第四項規定。

 

一、本條新增

二、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電能躉購費率所定之期初設置成本,雖有考慮再生能源之成本將隨科技日漸發展與成熟而趨降,但因費率之訂定與實際設置存有時間落差,故於兼顧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之投資報酬率與電價穩定,避免有套利情形之產生,爰於第一項明定競標制度之規定。

三、競標制度將影響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之設置誘因,為兼顧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之權益與公共利益,爰於第二項明定限量限價之競標制度之授權規定。

第五條 設置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其裝置容量未達五百瓩者,不受電業法第七十一條有關配置主任技術員規定之限制。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除前項、第四條、第八條、第九條及第十四條另有規定者外,其申請設置、工程、營業、監督、登記及管理事項,適用電業法之相關規定。

前項工程包括設計、監造、承裝、施作、裝修、檢驗及維護。

第五條 設置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其裝置容量不及五百瓩者,不受電業法第九十七條、第九十八條、第一百條、第一百零一條及第一百零三條規定之限制。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除前項、第八條、第九條及第十四條另有規定者外,其申請設置、工程、營業、監督、登記及管理事項,適用電業法之相關規定。

前項工程包括設計、監造、承裝、施作、裝修、檢驗及維護。

一、為放寬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設置限制,以利再生能源發電推廣設置,且「電業法」經修正放寬申設資格、餘電躉售規定,因此條例無須再做排除規定;另因電業法基於安全性考量,新增自用發電設備準用設置主任技術員之規定,故本項條文基於兼顧減少管制障礙及確保設備安全性下,對設置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其裝置容量未達五百瓩者,排除設置主任技術員規定,爰修正第一項。

二、第二項及第三項未修正。

第六條 考量國內再生能源開發潛力、對國內經濟及電力供應穩定之影響,中央主管機關應逐檢討與訂定年度再生能源推廣目標及各類別再生能源所占比率,並規劃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比例百分之二十以上。

前項推廣目標為再生能源發展之下限值,如有未能達成目標之虞,中央主管機關應擬定相關檢討對策方案,相關方案可包括,但不限於:

一、適度調高或維持躉購費率,以加速發展。

二、於半年內,研提法規之配套解決方案。

再生能源熱利用推廣目標及期程,由中央主管機關視其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相關因素定之。

第六條 中央主管機關得考量國內再生能源開發潛力、對國內經濟及電力供應穩定之影響,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二十年內,每二年訂定再生能源推廣目標及各類別所占比率。

本條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獎勵總量為總裝置容量六百五十萬瓩至一千萬瓩;其獎勵之總裝置容量達五百萬瓩時,中央主管機關應視各類別再生能源之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相關因素,檢討依第四條第三項所定辦法中規定之再生能源類別。

再生能源熱利用推廣目標及期程,由中央主管機關視其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相關因素定之。

一、第一項及第二項前段有關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獎例總量之規定合併列為第一項:

()由於實務上中央主管機關每年皆會訂定及彈性調整短中長期再生能源推廣目標及各類別再生能源所占比率,以適時因應發展趨勢變化,因此為配合實務運作方式,以滾動式檢討達成情形,俾利短期政策規劃及檢視推動依據,爰將「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二十年內,每二年訂定」修正為「逐年檢討及訂定年度」。

()第二項「中央主管機關應視各類別再生能源之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相關因素,檢討依第四條第三項所定辦法中規定之再生能源類別。已可透過第九條躉購費率之制訂,就足以考量,故刪除。

()鑒於國際上推動再生能源政策普遍規定目標量年限隨推動進程調整,對總量目標則多半保留彈性空間,且考量政策論述、政策願景說明上多以推廣目標總量為主及並非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均會選擇躉售予公用售電業之獎勵方式,爰將現行第二項前段所定「獎勵總量」修正為「推廣目標總量」,並配合政策目標將推廣目標總量規劃於總發電之百分之二十。

二、鑒於二零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目標與考量達成期程,爰新增政策目標管考與改善規定,爰新增第二項。

三、第三項移列至修正條文第五項。

第六條之一 為達成前條所定相關目標,中央主管機關應每五年頒佈再生能源發展計畫;必要時,並得針對特定再生能源,太陽光電、風力發電,頒佈特殊之再生能源推動方案。

直轄市政府及縣(市)政府,應配合前項計畫與前條之目標,評估區域內相關再生能源之開發潛力,認列一定比例之開發目標與承諾;並制訂地方再生能源實施方案;其區域計畫、都市計劃、海岸管理、土地等相關法規,均應配合該目標辦理。無正當理由,不得阻礙相關計畫之落實。

 

一、本條新增

二、為達成二零二五年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爰參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於達成目標時,均需有相關整體性規劃、計畫或方案,爰新增第一項。

三、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設置需仰賴地方政府之協力,爰參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之設計,於第二項明定地方政府應認列目標並制訂相關配合發展再生能源之措施。

第七條 公用售電業應依使用非再生能源電能之度數,向終端用戶收取一定金額,並繳付予輸配電業。

輸配電業應每年按公用售電業代收總額繳交至中央主管能源機關設置之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作為再生能源發展之用;必要時,應由政府編列預算撥充。

第一項一定金額,由中央主管機關依其契約容量規模、用電量等相關因素,並逐年依行政程序法辦理聽證會後定之。

項基金收取方式、流程、期限、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項基金之用途如下:

、再生能源設備之補貼。

、再生能源之示範補助及推廣利用。

三、再生能源之貸款信用保證事項。

四、再生能源發電之研發補助。

五、執行本條例有關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及查核之支出及補助。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再生能源發展之相關用途。

公用售電業依第一項代徵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費用,應於電費帳單上,標示獨立科目。

第七條 電業及設置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應每年按其不含再生能源發電部分之總發電量,繳交一定金額充作基金,作為再生能源發展之用;必要時,應由政府編列預算撥充。

前項一定裝置容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一定金額,由中央主管機關依使用能源之種類定之。

第一項基金收取方式、流程、期限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基金之用途如下:

一、再生能源電價之補貼。

二、再生能源設備之補貼。

三、再生能源之示範補助及推廣利用。

四、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再生能源發展之相關用途。

電業及設置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依第一項規定繳交基金之費用,或向其他來源購入電能中已含繳交基金之費用,經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得附加於其售電價格上。

一、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定位,原係為因應躉購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所生電能之額外成本。然實務運作上,因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收支流程過於複雜,且有發生無法轉嫁最終用戶之情事,亦混淆使用者付費與污染者付費原則。故為推廣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並建立永續支持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發展之補貼機制,採取使用者付費原則,將再生能源發展之額外成本,由全體用戶分攤。另考量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具有公益基金之目的,參考世界相關國家設置公益基金(public benefit fund)透過公用電業向全體用戶收取一定金額揖注基金之作法,爰將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繳交對象,明訂為全體電力用戶,爰新增第一項。

二、輸配電業僅係透過公用售電業代收轉付至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爰修正現行條文第一項並移列至第二項。

三、用戶使用非再生能源電能度數不一,鑒於節能與使用者付費原則,爰於第三項明定一定金額訂定之相關原則。

四、修正第四項:

()鑒於現行再生能源電價補貼之基金用途,其成本反映程序係由基金補貼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電公司)躉購電價後,再由該公司將基金費用反映於電價,其程序相對繁瑣,且增加不必要之行政成本,目前台電公司之電價公式已將相關成本納入計算,依電價調整機制反映於售電價格;且考量再生能源推廣目標量逐年提高,基金將因而逐年大幅成長,導致編審基金預算時易有致生基金用途用以補貼再生能源躉購成本之虞,因此為使再生能源電能躉購成本之反映方式更加簡潔透明,爰刪除現行第一款。

()現行第二款至第四款分別移列第一款、第二款及第六款,內容未修正。

()為擴大再生能源發展所需之財源,特別是因應此一國家能源轉型重要,配合電業法二零二五年非核家園目標之重大政策方向,且再生能源擴大發展,亟需有相配套之機制,特別是貸款信用保證,爰增訂第三款。

()目前再生能源研發補助係由石油基金支應,惟考量再生能源發電之研發補助應與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運用目的相符,爰增訂第四款,改由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支應。

()為使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共同推動再生能源,除依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廣再生能源補助作業要點補助地方政府推廣再生能源發展外,另因應修正條文第四條第四項及第十八條規定,分別由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認定及查核之業務,並參酌石油管理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七款,增訂第四款基金用途,作為中央主管機關執行相關業務之支出及協助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有穩定且足夠人力經費辦理相關業務之用,爰增訂第五款。

五、為資訊公開透明,爰增訂第六項。

第八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其所產生之電能,應由輸配電業衡量電網穩定性,現有電網最接近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集結地點予以併,非有正當理由,並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拒絕。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要求與電力網互聯時,輸配電業應依電業法第十八條規定辦理。

第一項併網與前項互聯技術規範,由輸配電業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規定併網或互聯時既有線路外,有加強電力網之必要時,輸配電業於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提出請求之兩個月內,應予回復;其加強電力網之成本,輸配電業及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分攤;其分攤比例及方式,應依據不同再生能源發電或設施規模大小等相關因素,有不同分攤比例與原則,並考量成本負擔經濟合理,由輸配電業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再生能源發電業與設置利用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自用發電設備未達二千瓩者,得單獨、共同或由委託第三人設置變電站、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其共同設置之相關權利義務,應由設置者協議之。但其線路長度超過五公里時,應準用電業法內輸配電業之相關規定辦理;必要時,其可要求輸配電業以合理費用購買其相關設備與線路。

依前項單獨或共同設置變電站、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者,其構成第九條第一項之相關因素,於訂定躉購費率時,應給予額外之加成。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與電力網併網之電源線,由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自行興建及維護;必要時,與其發電設備併輸配電業應提供必要之協助;所需費用,由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負擔。

第八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其所產生之電能,應由所在地經營電力網之電業,衡量電網穩定性,在現有電網最接近再生能源發電集結地點予以併聯、躉購及提供該發電設備停機維修期間所需之電力;電業非有正當理由,並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拒絕;必要時,中央主管機關得指定其他電業為之。

前項併聯技術上合適者,以其成本負擔經濟合理者為限;在既有線路外,其加強電力網之成本,由電業及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分攤。

電業依本條例規定躉購再生能源電能,應與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簽訂契約,並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第一項併聯之技術規範及停機維修期間所需電力之計價方式,由電業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電力網連接之線路,由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自行興建及維護;必要時,與其發電設備併聯之電業應提供必要之協助;所需費用,由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負擔。

一、配合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修正公布電業法第二條第四款與第八條第一項,爰修正第一項。

二、配合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修正公布電業法,明定輸配電業對於發電業或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要求與其電力網互聯時之併網義務,雖與電業法第十八條規定義務內容相同,惟為求明確,源新增第二項予以明文規範。

三、現行條文第四項移列至第三項,並配合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修正公布電業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規定刪除「及停機維修期間所需電力之計價方式」與新增第二項,酌作文字修正。

四、本條例目前就有關加強電力網成本之分攤與併網辦理時程尚無明文,爰修正現行條文第二項並移列至第四項,明定該分攤方式之原則與辦理時程之訂定程序,以杜爭議。

五、配合電業法第七十條第一項規定,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裝設之用戶用電設備,原則應在其自有地區內為之,爰增訂第三項,明定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未達二千瓩者得設置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另為建立併網作業之彈性措施,允由再生能源發電業、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未達二千瓩者,單獨或共同設置變電站及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並為兼顧共同設置者權益,應由其就相關權利義務(如維修、所有權歸屬、成本分攤等)協議之,爰增訂第五項。

六、考量公平性協助所衍生之額外成本,應納入躉購費率制訂之考量因素,爰增訂第六項。

七、現行條文第五項移列至第七項,並酌作文字修正。

第八條之一 輸配電業應每三年提出因應整體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推廣之電力網開發計畫,並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必要時,得就特定類別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擬訂之。

中央主管機關於核定前,應就促進再生能源發展、保障相關利害關係人權益及其他公共利益之需要事項召開聽證。

 

一、本條新增

二、配合電業法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第四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輸配電業應規劃、興建與維護全國之電力網。」及國家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目標所須之饋線容量,爰於第一項明定輸配電業擬訂再生能源電力網開發計畫之義務與時程。

三、第二項明訂聽證程序。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邀集相關各部會、學者專家、團體組成委員會,審定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生產電能之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並應依行政程序法舉辦聽證會後公告之,每年並應視各類別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進步、成本變動、目標達成及相關因素,檢討或修正之。必要時,考量長期投資安定性,得針對離岸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訂定多年期之費率。

前項費率計算公式由中央主管機關綜合考量各類別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平均裝置成本、運轉年限、運轉維護費、年發電量、漁業補償、電力開發協助金、維護與除役成本及相關因素,依再生能源類別分別定之。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所產生之電能,除直供、轉供、自用、售予再生能源售電業或輸配電業作輔助服務外,應由輸配電業躉購。

輸配電業前項規定躉購再生能源電能,應與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簽訂契約,並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自本條例公布施行之日起,依前項規定與公用售電業簽訂契約者,其設備生產之電能,依第一項中央主管機關所公告之躉購費率躉售

依電業法直供、轉供或自用之再生能源電能,如改依本條例躉售,或有多餘電能依本條例躉售者,適用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首次併網運轉時之公告費率。

公用售電業得考量市場需求,提出保證一定比例來自再生能源發電之綠電銷售方案。

本條例公布施行前,已與電業簽訂購售電契約者,其設備生產再生能源電能之費率,仍依原契約所定費率躉購。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屬下列情形之一者,以迴避成本或第一項公告費率取其較低者躉購:

一、本條例公布施行前,已運轉且未曾與電業簽訂購售電契約。

二、運轉超過二十年。

前項迴避成本,由公用售電業擬訂,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邀集相關各部會、學者專家、團體組成委員會,審定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生產電能之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必要時得依行政程序法舉辦聽證會後公告之,每年並應視各類別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進步、成本變動、目標達成及相關因素,檢討或修正之。

前項費率計算公式由中央主管機關綜合考量各類別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平均裝置成本、運轉年限、運轉維護費、年發電量及相關因素,依再生能源類別分別定之。

為鼓勵與推廣無污染之綠色能源,提升再生能源設置者投資意願,躉購費率不得低於國內電業化石燃料發電平均成本。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依前條第三項規定與電業簽訂契約者,其設備生產之電能,依第一項中央主管機關所公告之費率躉購。

本條例施行前,已與電業簽訂購售電契約者,其設備生產之再生能源電能,仍依原訂費率躉購。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屬下列情形之一者,以迴避成本或第一項公告費率取其較低者躉購:

一、本條例施行前,已運轉且未曾與電業簽訂購售電契約。

二、運轉超過二十年。

三、全國再生能源發電總裝置容量達第六條第二項所定獎勵總量上限後設置者。

第十條第三項 前項迴避成本,由電業擬訂,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一、第一項由現行條文第一項移列,並增訂離岸風力發電得訂定多年期費率之規定。

二、第二項由現行條文第二項移列,並增訂漁業補償、電力開發協助金、維護與除役成本之相關因素。

三、考量各類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每年皆由審定會綜合考量各項因素審定之,已給予合理報酬之保障並兼顧鼓勵設置之誘因及提升投資意願,且國際上採行再生能源電能躉購制度者,亦無訂定下限費率之作法,因此為免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偏離其實際發電成本,並鼓勵業者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及降低發電成本,配合電業法開放綠電直供、轉供下之電力市場結構,爰刪除現行第三項。

四、為配合電業法第二條及第四十五條直供與轉供及開放再生能源售電業和售予再生能源售電業或輸配電業作輔助服務,並參酌現行第八條第一項有關躉購責任之規範,增訂第三項,明定躉購義務由輸配電業負擔,並保留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自由選擇電能銷售方式及自用之機會。

五、第四項由現行第八條第三項移列,並酌作文字修正。

六、現行第四項移列第五項,並配合本項之規範主體,將「躉購」修正為「躉售」;另規定與公用售電業簽訂購售電契約者,方依公告費率躉售,另酌作文字修正。

七、增訂第六項,因應再生能源直供、轉供及躉購制度併行下,明定直供、轉供再生能源電能者,其改依本條例躉售時費率之適用規定。首次提供電能之時間點係配合中央主管機關歷年依第九條第一項規定公告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以下簡稱費率公告),依再生能源類別分別適用簽約費率及完工費率,本項適用對象應依首次提供電能時之當年度費率公告適用費率。

八、增訂第七項。

九、現行第五項移列第八項,並酌作文字修正。

十、現行第六項移列第九項,第一款酌作文字修正,第三款配合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一項轉為參考目標,爰予刪除。

十一、第十項由現行第十條第三項修正移列。考量目前實務上係以電業作為統一窗口,研擬迴避成本,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並配合電業經營型態區分,修正「電業」為「公用售電業」,以茲明確。

第十條 輸配電業依第八條第四項加強電力網成本與前條第五項規定躉購再生能源電能之成本,應全額反映於中央主管機關依電業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所定電價及各種收費費率之計算公式。

前項成本之反映,電業法第四十九條第四項之審議會不得拒絕;中央主管機關不得拒絕核定。

第一項反映於用戶之費用,應於電力帳單中,以再生能源附加費之項目,獨立標示;且應標示用戶該附加費,所貢獻之再生能源發電在其全部用電之比例。

 

一、本條例適用過程,屢屢發生究竟應為使用者付費原則或者污染者付費原則之爭議。爰根據我國所繼受之德國再生能源法之設計,參考德國2014年再生能源法第二條第四項之規定,增定本條例之立法原則,應立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爰新增第一項。

二、為給予輸配電業電網開發與執行再生能源躉購之誘因,以加速達成二零二五年非核家園目標,參考德國等相關國家對於輸電業之角色定位,相關費用支出,應全額轉嫁至全體用戶負擔,以免影響輸配電業的財務狀況,爰新增第二項。

三、為資訊公開透明,爰增訂第三項。

 

第十條 全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總裝置容量達第六條第二項所定獎勵總量上限前設置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其所產生之電能,係由電業依前條躉購或電業自行產生者,其費用得申請補貼,但依其他法律規定有義務設置再生能源發電部分除外;費用補貼之申請,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由本條例基金支應。

前項補貼費用,以前條第四項及第五項所定躉購費率較迴避成本增加之價差計算之。

前條第六項及前項迴避成本,由電業擬訂,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第一項再生能源電能費用補貼之申請及審核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一、本條刪除

二、配合修正條文第七條已刪除該條現行第四項第一款「再生能源電價之補貼」之基金用途,爰已無需規範申請補貼之相關作業,爰刪除現行第一項、第二項及第四項。

三、現行第三項移列修正條文第九條第十項,爰予刪除。

第十一條 對於具發展潛力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於技術發展初期階段,中央主管機關得基於示範之目的,於一定期間內,給予相關獎勵。

前項示範獎勵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一條 對於具發展潛力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於技術發展初期階段,中央主管機關得基於示範之目的,於一定期間內,給予相關獎勵。

前項示範獎勵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本條未修正。

第十二條 政府機關(構)、公立學校或公營事業於新建、增建、改建修建工程或建築物時,其工程條件或達一定規模以上符合設置條件者,優先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所需費用由工程採購單位編列預算支應

前項工程條件或一定規模之工程基準、設置經費比率、作業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公共工程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二條 政府於新建、改建公共工程或公有建築物時,其工程條件符合再生能源設置條件者,優先裝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

一、為達成二零二五年再生能源目標,政府機關(構)、公立學校與公營事業應扮演領頭羊之角色,另考量公共工程除新建與改建外,尚有增建及修建,爰修正第一項並明定工程預算之來源。

二、有關工程條件或一定規模之工程基準、設置經費比率、作業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授權公共工程主管機關訂定,爰增訂第二項。

第十二條之一 政府機關(構)及用電契約達一定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依其總用電量使用一定比例之再生能源發電,其履行方式包括:

一、於用電場所或適當場所,自行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後,自行使用該電力。

二、單獨購買並註銷符合國際標準、外國標準或國內外標準之再生能源發電憑證。

三、購買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所生之電能。

未依前項規定辦理者,應向主管機關繳納怠金,並由主管機關代為購買再生能源發電憑證。

第一項一定容量、一定比例、怠金之繳納與計算方式、辦理期程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一、本條新增

二、為推動再生能源利用及發展,並參酌美國聯邦政府再生能源認證規則(Federal-Renewable-Energy-Certificate-Guide)之設計,爰於第一項明定政府機關(構)與契約容量於一定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共同參與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經國內相關機構核准申請之再生能源憑證。

三、考量前述政府機關(構)或電力用戶若有因故無法達成前開之情形,爰於第二項規定繳納代金之方式,以增加實務執行之彈性,並明定繳納代金之用途。

四、電力用戶之一定容量及一定比例之計算,應特別考量採取躉購費率設計、碳洩漏之風險對其之負擔等因素,爰於第三項明定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之授權規定。

第十二條之二 前條第一項第二款所定之再生能源憑證之驗證,由輸配電業執行,並設立公開透明充分揭露交易資訊之再生能源憑證交易平台。

前項再生能源發電憑證為有價證券,其驗證範圍限於經主管機關認定且未躉售予輸配電業之再生能源電能。

公用售電業購買再生能源發電憑證,於認購範圍內,其額度得納入電力排碳係數計算之。

第一項再生能源憑證之驗證、平台成員、組織、時程與前項額度計算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環境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再生能源憑證之發行、買賣、管理、監督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能源機關會同中央主管金融監理機關定之。

 

一、本條新增

二、國際間採取饋網電價制度國家之再生能源憑證之發證機構(issuing body),多為經營電力網之電業,爰於第一項明定輸電業擔任此一角色。

三、國際再生能源憑證多為有價證券且考交易,惟鑒於我國如已接受躉購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並無再生能源憑證之核發,爰於第二項明定再生能源憑證驗證範圍。

四、再生能源憑證主要係表彰其使用電力之生產過程電力排碳係數較非再生能源電能為低,故具環境效益以及減碳實益,爰於第三項明定供用售電業購買再生能源憑證之度數得納入電力排碳係數。

五、第四項明定再生能源憑證之驗證、平台成員、組織、時程與前項額度計算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由中央主管能源機關會同中央主管環境機關定之。

六、第五項明定再生能源憑證之發行、買賣、管理、監督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應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主管金融監理機關訂定,以保障再生能源憑證交易安全。

第十三條 中央主管機關得考量下列再生能源熱利用之合理成本及利潤,依其能源貢獻度效益,訂定熱利用獎勵補助辦法:

一、太陽能熱能利用。

二、生質能燃料。

三、其他具發展潛力之再生能源熱利用技術。

前項熱利用,其替代石油能源部分所需補助經費,得由石油管理法中所定石油基金支應。

利用休耕地或其他閒置之農林牧土地栽種能源作物供產製生質能燃料之獎勵經費,由農業發展基金支應;其獎勵資格、條件及補助方式、期程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定之。

第十三條 中央主管機關得考量下列再生能源熱利用之合理成本及利潤,依其能源貢獻度效益,訂定熱利用獎勵補助辦法:

一、太陽能熱能利用。

二、生質能燃料。

三、其他具發展潛力之再生能源熱利用技術。

前項熱利用,其替代石油能源部分所需補助經費,得由石油管理法中所定石油基金支應。

利用休耕地或其他閒置之農林牧土地栽種能源作物供產製生質能燃料之獎勵經費,由農業發展基金支應;其獎勵資格、條件及補助方式、期程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定之。

本條未修正。

第十四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達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其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供電線路所需使用土地之權利取得、使用程序及處置,準用電業法第三十八條至第四十四條規定。

第十四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達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其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供電線路所需使用土地之權利取得、使用程序及處置,準用電業法第五十條至第五十六條規定。

配合電業法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之修正,修正援引之條次。

第十五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其輸變電相關設施之土地使用或取得,準用都市計畫法及區域計畫法相關法令中有關公用事業或公共設施之規定。

因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其輸變電相關設施用地所必要,租用國有或公有林地時,準用森林法第八條有關公用事業或公共設施之規定。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其輸變電相關設施用地,設置於漁港區域者,準用漁港法第十四條有關漁港一般設施之規定。

燃燒型生質能電廠之設置,應限制於工業區內。但符合環保法令規定之燃燒型生質能電廠與沼氣發電,不在此限。

第十五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其輸變電相關設施之土地使用或取得,準用都市計畫法及區域計畫法相關法令中有關公用事業或公共設施之規定。

因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其輸變電相關設施用地所必要,租用國有或公有林地時,準用森林法第八條有關公用事業或公共設施之規定。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其輸變電相關設施用地,設置於漁港區域者,準用漁港法第十四條有關漁港一般設施之規定。

燃燒型生質能電廠之設置,應限制於工業區內。但沼氣發電,不在此限。

為達成二零二五年非核家園目標所需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目標,兼顧調度性高之燃燒型生質能發電之發展,並考量外國生質能發電設施,多以接近料源可減少運輸成本等,爰修正第四項。

第十六條 公司法人進口供其興建或營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使用之營建或營運機器、設備、施工用特殊運輸工具、訓練器材及其所需之零組件,經中央主管機關證明其用途屬實且在國內尚未製造供應者,免徵進口關稅。

公司法人進口前項規定之器材,如係國內已製造供應者,經中央主管機關證明其用途屬實,其進口關稅得提供適當擔保於完工之日起,一年後分期繳納。

自然人進口供自用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經中央主管機關證明其用途屬實且在國內尚未製造供應者,免徵進口關稅。

前三項免徵關稅或分期繳納關稅之進口貨物,轉讓或變更用途時,應依關稅法第五十五條規定辦理。

第一項至第三項之免徵及分期繳納關稅辦法,由財政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有關證明文件之申請程序、自然人供自用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品項範圍及遵行事項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十六條 公司法人進口供其興建或營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使用之營建或營運機器、設備、施工用特殊運輸工具、訓練器材及其所需之零組件,經中央主管機關證明其用途屬實且在國內尚未製造供應者,免徵進口關稅。

公司法人進口前項規定之器材,如係國內已製造供應者,經中央主管機關證明其用途屬實,其進口關稅得提供適當擔保於完工之日起,一年後分期繳納。

自然人進口供自用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經中央主管機關證明其用途屬實且在國內尚未製造供應者,免徵進口關稅。

前三項免徵關稅或分期繳納關稅之進口貨物,轉讓或變更用途時,應依關稅法第五十五條規定辦理。

第一項至第三項之免徵及分期繳納關稅辦法,由財政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有關證明文件之申請程序、自然人供自用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品項範圍及遵行事項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本條未修正。

第十七條 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與其利用系統及相關設施,依不同設施特性,就其裝置容量、高度或面積未達一定規模者,免依建築法規定請雜項執照。其管理並得簡化,不適用建築法全部或一部之規定。

未依法申請所在地主管建築機關之審查許可並發給執照擅自建築之建築物,於不影響消防、結構與公共安全之前提下,在未依規定拆除或整理前,得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

項關於免請領雜項執照與未依規定拆除或整理前之設備容量、高度面積標準或規模與申請審查許可程序、施工及使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建築機關會同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七條 設置再生能源發電、利用系統及相關設施,依不同設施特性,就其裝置容量、高度或面積未達一定規模者,免依建築法規定請雜項執照。

前項關於免請領雜項執照之設備容量、高度或面積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建築主管機關定之。

一、鑒於推廣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設置時因建築法與其相關法令規定所限,致設置程序延宕。為簡化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流程,爰修正第一項並酌作文字修正。

二、我國常見之違章建築因不符建築法與其相關法令規定,無法取得建築執照,致該建築無法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鑒於政府刻正推動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行動方案,爰新增第二項明定違章建築得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條件。

三、現行條文第二項規定移列至第三項,配合綠能屋頂全民參與行動方案,雖例外允許違章建築得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惟該建築實質如未取得建築執照仍係違章,僅係考量於未拆除或整理前,因其違章狀態並無法立即有實質之改變,爰於過渡期間例外允許設置,但仍需受限制與管理。

第十八條 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要求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提供再生能源運轉資料,並得派員或委託專業機構查核;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第七條第一項公用售電業應按將其徵業務狀況編具簡明月報,並應於每屆營業年終了後三個月內編具年報,送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中央主管機關並得令其補充說明或派員檢查,公用售電業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輸配電業依第十條規定辦理者,應將其非再生能源之售電量、躉購再生能源電量、躉購再生能源電能之成本及加強電力網之成本之相關資料,依前項規定方式編具報告送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中央主管機關並得令其補充說明或派員檢查,售電業及輸配電業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查核方式及報告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八條 中央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要求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提供再生能源運轉資料,並得派員或委託專業機構查核;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第七條第一項設置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應按月將其業務狀況編具簡明月報,並應於每屆營業年終了後三個月內編具年報,送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中央主管機關並得令其補充說明或派員檢查,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前項報告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一、配合第四條第三項,爰刪除第一項「中央二字」。

二、配合第七條第一項,爰修正第二項文字。

三、有輸配電業,將其繳交基金、躉購再生能源電能之成本及加強電力網之成本反映於其電價或相關收費費率時,應受中央主管機關適當之查核及監督,爰增訂第三項。

四、現行第三項移列第四項,並配合本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增列「查核方式」授權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九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與電業間因本條例所生之爭議,於任一方提起訴訟前,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調解,他方不得拒絕。

中央主管機關應邀集學者、專家為前項之調解。

調解成立者,與訴訟上之和解有同一之效力;調解不成立者,循仲裁或訴訟程序處理。

第一項及第二項調解之申請、程序及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九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與電業間因本條例所生之爭議,於任一方提起訴訟前,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調解,他方不得拒絕。

中央主管機關應邀集學者、專家為前項之調解。

調解成立者,與訴訟上之和解有同一之效力;調解不成立者,循仲裁或訴訟程序處理。

第一項及第二項調解之申請、程序及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再生能源爭議調解之本意雖係為使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與電業間發生爭議時,可有效快速解決紛爭。現行第一項係採強制調解方式,倘爭議當事人之一方並無意願調解,卻因此一規定,不僅無益於爭議之快速解決,反使爭議事項之處理因此一程序,而有所延宕。爰基於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與電業之程序選擇權,修正第一項。

第二十條 整體或區域再生能源發展計畫與電力網開發計畫之擬訂,應邀集學者、專家、相關部會、中央民意機關、民間團體等舉辦座談會或其他適當方法廣詢意見,作成紀錄,並遴聘(派)學者、專家、機關及民間團體代表以合議方式審議,其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之代表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整體再生能源發展計畫與電力網開發計畫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實施;其變更時,亦同。

整體或區域再生能源發展計畫與電力網開發計畫擬訂後於依前項規定送審議前,應公開展覽三十日及舉行公聽會,並將公開展覽及公聽會之日期及地點,登載於政府公報、新聞紙及網際網路,或以其他適當方法廣泛周知;任何人民或團體得於公開展覽期間內,以書面載明姓名或名稱及地址,向中央主管機關提出意見,併同審議。

前項審議之進度、結果、陳情意見參採情形及其他有關資訊,應以網際網路或登載於政府公報等其他適當方法廣泛周知。

整體或區域再生能源發展計畫與電力網開發計畫核定後,中央主管機關應於接到核定公文之日起四十天內公告實施,並函送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區)公所分別公開展覽;其展覽期間,不得少於三十日,並經常保持清晰完整,以供人民閱覽。

 

一、本條新增

二、再生能源發展計畫與電力網開發計畫涉及不同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類別與電力系統安全之專業,爰明定應邀集學者、專家、相關部會、中央民意機關、民間團體以各種形式徵集意見,以作為計畫擬定,報請行政院和定之依據,爰新增第一項。

三、為求再生能源發展計畫與電力網開發計畫之資訊公開透明,並蒐集外界意見,爰新增第二項。

四、第三項與第四項新增再生能源發展計畫與電力網開發計畫審議進度之公開透明。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中央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再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一、違反第七條第一項與第二項規定,未收取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費用或未繳交基金。

二、未依條第項規定躉購再生能源設備所產生之電能。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中央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再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一、違反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未繳交基金。

二、違反第八條第一項規定,未併聯或躉購或提供停機維修期間所需電力。

一、條次變更。

二、配合修正條文第七條,爰修正第一款援引之項次及款次。

三、配合修正條文第八條及第九條有關併網、躉購規定,並考量電業法第七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針對輸配電業未併網已定有罰責,爰修正第二款援引之條次及項次,並刪除現行有關未併聯之處罰。

第二十條 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項規定,規避、妨礙、拒絕查核或檢查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或第二項規定,規避、妨礙、拒絕查核或檢查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一、條次變更。

二、配合修正條文第十八條,爰修正援引之項次,並酌作文字及標點符號修正。

第二十條 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項規定,未能提供、申報或未按時提供、申報資料,或提供、申報不實,或未配合補充說明者,中央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再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或第二項規定,未能提供、申報或未按時提供、申報資料,或提供、申報不實,或未配合補充說明者,中央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再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一、條次變更。

二、配合修正條文第十八條,爰修正援引之項次,並酌作文字及標點符號修正。

第二十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除中華民國○年○月○日修正之第七條及現行條文第十條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之刪除,由行政院定之外,自公布日施行。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一、條次變更。

二、修正條文第七條第二項至第四項調整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收取對象及其用途增加再生能源研發補助及地方政府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業務補助,與刪除現行第十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四項有關再生能源電價之補貼,考量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預算之編列係以年度預算為之,宜依實務執行情形評估其施行日期,爰授權由行政院另定施行日期,其餘修正條文則自公布日施行。

(三)委員蘇治芬等20人提案:

本院委員蘇治芬、陳曼麗等20人,為推展我國擴大再生能源利用之政策方向,促使官民合作並明文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法定依據,以期優化國內再生能源發展環境並提升政策推動效能,爰提出「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是否有當?敬請公決。

說明:

一、為鼓勵小水力發電,活化圳路及水利設施用於發電,爰納入本條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範疇;同時將海洋能之定義予以明文。(修正條文第三條)

二、為簡政便民,未達二千瓩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業務由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辦理;增訂電業得依中央主管機關授權訂定之辦法申請設置裝置容量未達二千瓩且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修正條文第四條)

三、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簡化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運作方式及多元化基金來源,修正基金收取來源、用途並刪除再生能源電價補貼與增訂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查核補助等基金用途及公用售電業繳交基金費用之反映機制。(修正條文第七條)

四、為鼓勵由社區民眾集資投資電力的社區電廠或以合作社廣泛向民眾集資的公民電廠成為政府能源轉型的助力,明定中央主管機關得給予獎勵。(修正條文第十一條)

提案人:蘇治芬  陳曼麗  

連署人:吳玉琴  張廖萬堅 陳 瑩  陳亭妃  蔡易餘  Kolas Yotaka     郭正亮  吳焜裕  王榮璋  邱泰源  葉宜津  鍾孔炤  管碧玲  段宜康  鄭寶清  江永昌  劉世芳  施義芳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三條 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再生能源:指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風力、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

二、生質能:指農林植物、沼氣及國內有機廢棄物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

三、地熱能:指源自地表以下蘊含於土壤、岩石、蒸氣或溫泉之能源。

四、海洋能:指海洋溫差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和洋流能)、潮汐能、鹽差能等能源。

五、風力發電離岸系統:指設置於低潮線以外海域,不超過領海範圍之離岸海域風力發電系統。

六、小水力發電:指利用圳路或其他水利設施,設置未達二萬瓩之水力發電系統。

七、氫能:指以再生能源為能量來源,分解水產生之氫氣,或利用細菌、藻類等生物之分解或發酵作用所產生之氫氣,做為能源用途者。

八、燃料電池:指藉由氫氣及氧氣產生電化學反應,而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之裝置。

九、再生能源熱利用:指再生能源之利用型態非屬發電,而屬熱能或燃料使用者。

十、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指除直接燃燒廢棄物之發電設備及非小水力發電之水力發電設備外,申請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依第四條第四項所定辦法規定之發電設備。

十一、迴避成本:指電業自行產出或向其他來源購入非再生能源電能之年平均成本。

風力發電離岸系統設置範圍所定低潮線,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三條 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再生能源:指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風力、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

二、生質能:指農林植物、沼氣及國內有機廢棄物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

三、地熱能:指源自地表以下蘊含於土壤、岩石、蒸氣或溫泉之能源。

四、風力發電離岸系統:指設置於低潮線以外海域,不超過領海範圍之離岸海域風力發電系統。

五、川流式水力:指利用圳路之自然水量與落差之水力發電系統。

六、氫能:指以再生能源為能量來源,分解水產生之氫氣,或利用細菌、藻類等生物之分解或發酵作用所產生之氫氣,做為能源用途者。

七、燃料電池:指藉由氫氣及氧氣產生電化學反應,而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之裝置。

八、再生能源熱利用:指再生能源之利用型態非屬發電,而屬熱能或燃料使用者。

九、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指除非川流式水力及直接燃燒廢棄物之發電設備外,申請中央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依第四條第三項所定辦法規定之發電設備。

十、迴避成本:指電業自行產出或向其他來源購入非再生能源電能之年平均成本。

風力發電離岸系統設置範圍所定低潮線,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一、第一項修正如下:

()第四款:為明確海洋能定義,爰增訂本款,其餘款次遞延。

()第六款:

1.目前實務上水力發電有利用既有水庫等水利設施,該設施係以水利目的興建且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於其設施下方連接壓力鋼管至水力發電站,除對環境影響較小,並保有原本灌溉、防洪等功能,此種發電方式亦可活化水利設施於再生能源領域之推廣利用,然因受限於現行「川流式水力」之用詞定義,而無法享有本條例併網及躉購等相關獎勵。

2.為鼓勵小水力發電,活化圳路及水利設施用於發電,爰修正「川流式水力」為「小水力發電」,並參考電業法第五條第二項有關公營水力發電之規定,明定小水力發電之設置容量限制,以鼓勵小水力及民營業者活化既有水利設施;至於抽蓄式水力及大規模水庫式發電則未納入本條例獎勵範圍。

()配合修正條文第六款,修正第十款,並調整文字順序,以資明確;另因應修正條文第四條第二項及第四項有關主管機關權限劃分及授權依據項次之調整,爰酌作修正。

二、第二項未修正。

第四條 主管機關為推廣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應考量我國氣候環境、用電需求特性與各類別再生能源之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其他因素。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達二千瓩以上者,由中央主管機關認定;未達二千瓩者,由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認定。

經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認定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適用本條例有關併、躉購之規定。

前項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能源類別、裝置容量、認定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電業得依前項辦法設置裝置容量未達二千瓩且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為推廣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應考量我國氣候環境、用電需求特性與各類別再生能源之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其他因素。

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適用本條例有關併聯、躉購之規定。

前項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能源類別、裝置容量、查核方式、認定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一、為期中央與地方共同推動再生能源之發展,並考量小容量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對電網穩定之影響較小,設備認定等管理需求相對簡易,基於簡政便民之目的,並配合電業法第六十八條有關受理自用發電設備案件申設之規定,修正第一項及增訂第二項,明定以二千瓩者區分,分別由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認定。

二、現行第二項移列第三項,並配合電業法開放再生能源直供、轉供,應給予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選擇併網、售電方式或自用之權利,爰刪除「應」字,並配合第二項規定酌作文字修正。

三、現行第三項修正移列第四項,鑒於修正條文第十八條第四項就「查核方式」已定有授權規定,爰刪除「查核方式」之文字,並酌作文字修正。

四、現行申請設置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未達五百瓩者,適用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管理辦法,電業法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修正施行前,電業亦有相關申設案例之現況;於電業法修正施行後,依該法第二條第十款規定,自用發電設備係指由電業以外之其他事業、團體或自然人所設置,電業不得設置自用發電設備,然考量實務上電業仍有設置小型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並簡化申請設置程序之需求,爰增訂第五項。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置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作為再生能源發展之用。

前項基金之來源如下:

一、售電業按其非再生能源之售電量,依一定費率繳交之金額。

二、設置非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按其發電設備供自用之電量,依一定費率繳交之金額。

三、政府預算程序之撥充。

四、其他有關收入。

前項基金收取方式、流程、期限、一定費率、一定裝置容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基金之用途如下:

、再生能源設備之補貼。

二、再生能源資源之全面盤點、示範補助、教育推廣、利用,以及輔導或捐助成立認證機構。

三、再生能源發電之研發補助。

四、執行本條例有關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及查核之支出及補助。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再生能源發展之相關用途。

公用售電業依第第一款繳交基金之費用,應反映於中央主管機關依電業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所定電價費率之計算公式

第七條 電業及設置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應每年按其不含再生能源發電部分之總發電量,繳交一定金額充作基金,作為再生能源發展之用;必要時,應由政府編列預算撥充。

前項一定裝置容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一定金額,由中央主管機關依使用能源之種類定之。

第一項基金收取方式、流程、期限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基金之用途如下:

一、再生能源電價之補貼。

二、再生能源設備之補貼。

三、再生能源之示範補助及推廣利用。

四、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再生能源發展之相關用途。

電業及設置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依第一項規定繳交基金之費用,或向其他來源購入電能中已含繳交基金之費用,經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得附加於其電價上。

一、鑒於現行條文未明文規定設置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爰參酌能源管理法第五條及第五條之一之立法例,增訂第一項,明定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設置依據。

二、現行第一項移列第二項,並以分列各款方式明定基金來源:

()為使非再生能源用電戶共同負擔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之責任,將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收取來源直接導向終端電力使用者,爰現行第一項前段規定分別於第一款及第二款明定,將繳交基金義務者限縮為銷售非再生能源電力予終端用電戶之電業(參酌電業法第九條第一項及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包括再生能源售電業透過輸配電業提供輔助服務取得,及為準備適當備用供電容量購買之非再生能源電能),及設置非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並應分別依其售電量或自用電量以相同費率繳交基金費用。

()現行第一項後段列為第三款,並酌作文字修正。

()考量實務上有關基金孳息、權利金、特別政策補助及捐贈等收入,亦應屬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來源,爰配合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第三條規定,增訂第四款「其他有關收入」。

三、現行第二項及第三項合併修正為第三項,並配合第二項將「一定費率」納入由中央主管機關訂定辦法之事項及刪除現行第二項後段規定。

四、修正第四項:

()鑑於現行再生能源電價補貼之基金用途,其成本反映程序係由基金補貼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電公司)躉購電價後,再由該公司將基金費用反映於電價,其程序相對繁瑣,且增加不必要之行政成本,目前台電公司之電價公式已將相關成本納入計算,依電價調整機制反映於售電價格;且考量再生能源推廣目標量逐年提高,基金將因而逐年大幅成長,導致編審基金預算時易有致生基金用途用以補貼再生能源躉購成本之虞,因此為使再生能源電能躉購成本之反映方式更加簡潔透明,爰刪除現行第一款。

()現行第二款及第四款分別移列第一款及第五款,內容未修正。

()為全面盤點再生能源資源以及透過認證制度建立完善資金導入之管道,爰修正現行第三款並移列第二款。

()目前再生能源研發補助係由石油基金支應,惟考量再生能源發電之研發補助應與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運用目的相符,爰增訂第三款,改由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支應。

()為使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共同推動再生能源,除依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廣再生能源補助作業要點補助地方政府推廣再生能源發展外,另因應修正條文第四條第四項及第十八條規定,分別由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認定及查核之業務,並參酌石油管理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七款,增訂第四款基金用途,作為中央主管機關執行相關業務之支出及協助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有穩定且足夠人力經費辦理相關業務之用。

五、基於使用者付費精神、簡化基金財源之成本反映程序、配合基金收取來源之修正,另考量現行第五項繳交基金之費用得附加於其售電價格之規定,現已依電業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及第四項規定,由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以下簡稱審議會)審議公用售電業之電價與輸配電業各種收費費率之計算公式辦理,該費用已納入前述計算公式,並由審議會考量公用售電業經營效率等因素審議其合理值,爰修正明定公用售電業繳交基金之費用應反映於電價費率計算公式。

 

第十一條 對於具發展潛力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於技術發展初期階段,中央主管機關得基於示範之目的,於一定期間內,給予相關獎勵。對於合作社或社區公開募集之公民電廠,亦同。

前項示範獎勵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一條 對於具發展潛力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於技術發展初期階段,中央主管機關得基於示範之目的,於一定期間內,給予相關獎勵。

前項示範獎勵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為鼓勵由社區民眾集資投資電力的社區電廠;或以合作社廣泛向民眾集資的公民電廠成為政府能源轉型的助力,爰增訂本條第一項後段,明文中央主管機關得基於示範之目的,於一定期間內,給予相關獎勵。

(四)委員賴瑞隆等19人提案:

本院委員賴瑞隆、邱志偉、蘇震清等19人,為推展我國擴大再生能源利用之政策方向,並明文規定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法定依據,以期優化國內再生能源發展環境並提升政策推動效能,爰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是否有當?敬請公決。

說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於九十八年七月八日制定公布施行,對於國內再生能源推動已獲致相當豐富成果。為因應時代脈動,配合電業法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之修正、國家經濟發展及我國擴大再生能源利用之政策方向,就整體法規進行通盤檢討及修正,以期優化國內再生能源發展環境並提升政策推動效能,爰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其修正要點如下:

一、為鼓勵小水力發電,活化圳路及水利設施用於發電;鼓勵海洋能研發;明確再生能源憑證之定義,以配合其他條文之修正,爰納入本條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範疇。(第三條)

二、為加速再生能源推廣,規範逐年檢討及訂定未來二年再生能源推廣目標及各類別再生能源所占比率,並修正推廣目標總量規劃於一百十四年達二千七百萬瓩以上。(第六條)

三、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簡化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運作方式及多元化基金來源,修正基金收取來源、刪除再生能源電價補貼與增訂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查核補助等基金用途及公用售電業繳交基金費用之反映機制;並加入電力用戶一定容量以上者,未依相關規定辦理者,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繳納代金,作為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來源。(第七條)

四、配合電業法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之修正,明確規範輸配電業併網義務、加強電力網成本分攤方式,並建立再生能源發電業與設置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未達二千瓩者,得單獨或共同設置變電站、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之彈性措施;並增加電力網成本分攤之公開討論程序,以及由政府調節未達兩MW之發電業共設變電站、引接線路協議產生之爭議,以減少再生能源發展之阻力。(第八條)

五、考量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已給予合理報酬,且電業法開放再生能源電能直供、轉供,爰刪除下限費率之規定,並增訂直供、轉供及躉購制度併行之機制。(第九條)

六、為推廣再生能源利用,明定用電契約契約容量在一定容量以上電力用戶,應共同參與設置再生能源相關設備、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未依規定辦理者,應繳納代金。(第十二條)

七、為確保地熱發電探勘探採權益,並減少與非發電利用(例:溫泉)競合,以促進其發展,爰將地熱資源探查採取準用礦業法;配合原住民族基本法,保障其權益。(第十四條)

八、配合修正相關查核及罰責規定。(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及第二十二條)

提案人:賴瑞隆  邱志偉  蘇震清  

連署人:鄭寶清  江永昌  洪宗熠  余宛如  陳賴素美 劉世芳  陳曼麗  李昆澤  李俊俋  郭正亮  蔡培慧  蘇治芬  吳玉琴  林靜儀  鍾佳濱  Kolas Yotaka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三條 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再生能源:指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風力、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

二、生質能:指農林植物、沼氣及國內有機廢棄物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

三、地熱能:指源自地表以下蘊含於土壤、岩石、蒸氣或溫泉之能源。

四、海洋能:指海洋溫差能、波浪能、海流能(潮流能和洋流能)、潮汐能、鹽差能等能源。

、風力發電離岸系統:指設置於低潮線以外海域,不超過領海範圍之離岸海域風力發電系統。

小水力發電:指利用圳路或其他水利設施,設置未達二萬瓩之水力發電系統。

、氫能:指以再生能源為能量來源,分解水產生之氫氣,或利用細菌、藻類等生物之分解或發酵作用所產生之氫氣,做為能源用途者。

、燃料電池:指藉由氫氣及氧氣產生電化學反應,而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之裝置。

、再生能源熱利用:指再生能源之利用型態非屬發電,而屬熱能或燃料使用者。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指除非川流式水力及直接燃燒廢棄物之發電設備外,申請中央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依第四條第三項所定辦法規定之發電設備。

十一、迴避成本:指電業自行產出或向其他來源購入非再生能源電能之年平均成本。

十二、再生能源憑證:指核發單位辦理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查核及發電量查證後,每一千度電核發一張憑證。核發辦法及用途,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風力發電離岸系統設置範圍所定低潮線,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三條 本條例用詞,定義如下:

一、再生能源:指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風力、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

二、生質能:指農林植物、沼氣及國內有機廢棄物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

三、地熱能:指源自地表以下蘊含於土壤、岩石、蒸氣或溫泉之能源。

、風力發電離岸系統:指設置於低潮線以外海域,不超過領海範圍之離岸海域風力發電系統。

、川流式水力:指利用圳路之自然水量與落差之水力發電系統。

、氫能:指以再生能源為能量來源,分解水產生之氫氣,或利用細菌、藻類等生物之分解或發酵作用所產生之氫氣,做為能源用途者。

、燃料電池:指藉由氫氣及氧氣產生電化學反應,而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之裝置。

、再生能源熱利用:指再生能源之利用型態非屬發電,而屬熱能或燃料使用者。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指除非川流式水力及直接燃燒廢棄物之發電設備外,申請中央主管機關認定,符合依第四條第三項所定辦法規定之發電設備。

、迴避成本:指電業自行產出或向其他來源購入非再生能源電能之年平均成本。

風力發電離岸系統設置範圍所定低潮線,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一、第一項修正如下:

()第四款:為明確海洋能定義,爰增訂本款,其餘款次遞延。

()第五款:

1.目前實務上水力發電有利用既有水庫等水利設施,該設施係以水利目的興建且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於其設施下方連接壓力鋼管至水力發電站,除對環境影響較小,並保有原本灌溉、防洪等功能,此種發電方式亦可活化水利設施於再生能源領域之推廣利用,然因受限於現行「川流式水力」之用詞定義,而無法享有本條例併網及躉購等相關獎勵。

2.為鼓勵小水力發電,活化圳路及水利設施用於發電,爰修正「川流式水力」為「小水力發電」,並參考電業法第五條第二項有關公營水力發電之規定,明定小水力發電之設置容量限制,以鼓勵小水力及民營業者活化既有水利設施;至於抽蓄式水力及大規模水庫式發電則未納入本條例獎勵範圍。

()配合修正條文第五款,修正第九款,並調整文字順序,以資明確;另因應修正條文第四條第二項及第四項有關主管機關權限劃分及授權依據項次之調整,爰酌作修正。

()增修第十二款,由於第十二條新增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可購買經國內相關機構核准申請之再生能源憑證。然本條例中並未定義再生能源憑證為何,爰參考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依據商品檢驗法第十四條第二項所訂定之「自願性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條文部分定義,以茲明確。

二、第二項未修正。

第六條 中央主管機關得考量國內再生能源開發潛力、對國內經濟及電力供應穩定之影響,檢討及訂定未來二年再生能源推廣目標及各類別再生能源所占比率,並規劃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推廣目標總量達二千七百萬瓩以上。

中央主管機關應視各類別再生能源之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相關因素,檢討項再生能源類別。

再生能源熱利用推廣目標及期程,由中央主管機關視其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相關因素定之。

第六條 中央主管機關得考量國內再生能源開發潛力、對國內經濟及電力供應穩定之影響,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二十年內,每二年訂定再生能源推廣目標及各類別所占比率。

本條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獎勵總量為總裝置容量六百五十萬瓩至一千萬瓩;其獎勵之總裝置容量達五百萬瓩時,中央主管機關應視各類別再生能源之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相關因素,檢討第四條第三項所定辦法中規定之再生能源類別。

再生能源熱利用推廣目標及期程,由中央主管機關視其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相關因素定之。

一、第一項及第二項前段有關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獎例總量之規定合併列為第一項:

()由於實務上中央主管機關每年皆會訂定及彈性調整短中長期再生能源推廣目標及各類別再生能源所占比率,以適時因應發展趨勢變化,因此為配合實務運作方式,以滾動式檢討達成情形,俾利短期政策規劃及檢視推動依據,爰將「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二十年內,每二年訂定」修正為「逐年檢討及訂定未來二年」。

()鑑於國際上推動再生能源政策普遍規定目標量年限隨推動進程調整,對獎勵總量則多半保留彈性空間,且考量政策論述、政策願景說明上多以推廣目標總量為主,亦便於檢討政策推廣情形之成效,爰將現行第二項前段所定「獎勵總量」修正為「推廣目標總量」,並將推廣目標總量規劃於一百十四年提升為「二千七百萬瓩以上」,以明確推廣政策之目標。

二、現行第二項後段列為第二項,並配合第一項酌作修正。

三、第三項未修正。

第七條 電業及設置非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繳交一定金額,作為再生能源發展之用。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置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以促進再生能源之發展。

前項基金來源如下:

一、售電予用戶之電業依第一項規定,按其非再生能源之售電量繳交一定費率之金額。

二、設置非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容量以上者依第一項規定,按其發電設備供自用之電量繳交一定費率之金額

、政府循預算程序之撥充。

四、電力用戶依第十二條第三項繳納之代金。

五、其他有關收入。

第二項基金收取方式、流程、期限、一定費率、一定裝置容量及其他相關事項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項基金用途如下:

、再生能源設備之補貼。

、再生能源之示範補助及推廣利用。

三、再生能源發電之研發補助。

四、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本條例有關設備認定及設備查核之補助。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再生能源發展之相關用題。

公用售電業依第第一款繳交基金之費用,應反映於中央主管機關依電業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所定電價費率之計算公式

第七條 電業及設置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應每年按其不含再生能源發電部分之總發電量,繳交一定金額充作基金,作為再生能源發展之用;必要時,應由政府編列預算撥充

前項一定裝置容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一定金額,由中央主管機關依使用能源之種類定之。

第一項基金收取方式、流程、期限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一項基金之用途如下:

一、再生能源電價之補貼。

二、再生能源設備之補貼。

三、再生能源之示範補助及推廣利用。

四、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准再生能源發展之相關用途。

電業及設置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依第一項規定繳交基金之費用,或向其他來源購入電能中已含繳交基金之費用,經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後,得附加於其電價上。

一、為明確售電業及設置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具有繳交基金之義務,修訂第一項。

二、鑑於現行條文未明文規定設置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爰參酌能源管理法第五條及第五條之一之立法例,增訂第二項,明定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設置依據。

三、現行第一項移列第三項,並以分列各款方式明定基金來源:

()為使非再生能源用電戶共同負擔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之責任,將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收取來源直接導向終端電力使用者,爰現行第一項前段規定分別於第一款及第二款明定,將繳交基金義務者限縮為銷售非再生能源電力予終端用電戶之電業(參酌電業法第九條第一項及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包括再生能源售電業透過輸配電業提供輔助服務取得,及為準備適當備用供電容量購買之非再生能源電能),及設置非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並應分別依其售電量或自用電量以相同費率繳交基金費用。

()現行第一項後段列為第三款,並酌作文字修正。

()考量第十二條增訂電力用戶所簽訂之用電契約,其契約容量在一定容量以上者,未依相關規定辦理者,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繳納代金,專作再生能源發展之用。為確保政府具有充分管理我國相關電力用戶之資訊,統籌分配相關資源,以利再生能源發展用途,爰將電力用戶繳納之代金列為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來源之一。

()考量實務上有關基金孳息、權利金、特別政策補助及捐贈等收入,亦應屬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來源,爰配合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第三條規定,增訂第五款「其他有關收入」。

四、現行第二項及第三項合併修正為第四項,並配合第二項將「一定費率」納入由中央主管機關訂定辦法之事項及刪除現行第二項後段規定。

五、修正第四項:

()鑑於現行再生能源電價補貼之基金用途,其成本反映程序係由基金補貼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台電公司)躉購電價後,再由該公司將基金費用反映於電價,其程序相對繁瑣,且增加不必要之行政成本,目前台電公司之電價公式已將相關成本納入計算,依電價調整機制反映於售電價格;且考量再生能源推廣目標量逐年提高,基金將因而逐年大幅成長,導致編審基金預算時易有致生基金用途用以補貼再生能源躉購成本之虞,因此為使再生能源電能躉購成本之反映方式更加簡潔透明,爰刪除現行第一款。

()現行第二款至第四款分別移列第一款、第二款及第五款,內容未修正。

()目前再生能源研發補助係由石油基金支應,惟考量再生能源發電之研發補助應與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運用目的相符,爰增訂第三款,改由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支應。

()為使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共同推動再生能源,除依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廣再生能源補助作業要點補助地方政府推廣再生能源發展外,另因應修正條文第四條第四項及第十八條規定,分別由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認定及查核之業務,並參酌石油管理法第三十六條第一項第七款,增訂第四款基金用途,作為中央主管機關執行相關業務之支出及協助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有穩定且足夠人力經費辦理相關業務之用。

六、基於使用者付費精神、簡化基金財源之成本反映程序、配合基金收取來源之修正,另考量現行第五項繳交基金之費用得附加於其售電價格之規定,現已依電業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及第四項規定,由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以下簡稱審議會)審議公用售電業之電價與輸配電業各種收費費率之計算公式辦理,該費用已納入前述計算公式,並由審議會考量公用售電業經營效率等因素審議其合理值,爰修正明定公用售電業繳交基金之費用應反映於電價費率計算公式。

第八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要求與電力網互聯時輸配電業應依電業法第十八條規定辦理;其技術規範,由輸配電業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前項規定互聯時,在既有線路外,加強電力網之成本,輸配電業及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分攤;其分攤方式,由輸配電業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必要時,中央主關機關得邀集相關部會、專家學者、團體組成委員會,審定前項成本分攤方式。

再生能源發電業與設置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未達二千瓩者,得單獨或共同設置變電站、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其共同設置之相關權利義務,應由設置者協議之,如有爭議,準用第十九條規定辦理。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電力網連接之線路,由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自行興建及維護;必要時,與其發電設備併聯之電業應提供必要之協助;所需費用,由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負擔。

第八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其所產生之電能,應由所在地經營電力網之電業,衡量電網穩定性,在現有電網最接近再生能源發電集結地點予以併聯、躉購及提供該發電設備停機維修期間所需之電力;電業非有正當理由,並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拒絕;必要時,中央主管機關得指定其他電業為之

前項技術上合適者,以其成本負擔經濟合理者為限;在既有線路外,加強電力網之成本,由電業及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分攤。

電業依本條例規定躉購再生能源電能,應與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簽訂契約,並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第一項併聯之技術規範及停機維修期間所需電力之計價方式,由電業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電力網連接之線路,由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自行興建及維護;必要時,與其發電設備併聯之電業應提供必要之協助;所需費用,由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負擔。

一、修正第一項:

()配合電業法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六日之修正,明定輸配電業對於發電業或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要求與其電力網互聯時之併網義務,雖與電業法第十八條規定義務內容相同,惟為求明確,仍予明文規範。

()為明確併網相關責任主體,將第一項「電業」修正為「輸配電業」。另將現行第四項併網技術規範移列本項後段,並修正由輸配電業擬訂,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至於區域電網壅塞問題,已可依電業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規定,由輸配電業規劃、興建與維護全國之電力網,併予敘明。

()另現行有關「提供該發電設備停機維修期間所需之電力」規定,係依台電公司之營業規則及電價表等相關規定辦理,並於購售電契約明文規範,本條例無規範必要,爰予刪除。

二、

()修正第二項前段,將規範主體由「電業」修正為「輸配電業」,以資明確,並酌作文字修正。另本條例目前就有關加強電力網成本之分攤尚無明文,爰增訂第二項後段,明定該分攤方式之訂定程序,以杜爭議。

()為強化分攤方式之程序透明,降低外界產生分攤方式存有不公疑慮,增訂「必要時,中央主關機關得得邀集相關部會、專家學者、團體組成委員會,審定前項成本分攤方式」

三、

()配合電業法第七十條第一項規定,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裝設之用戶用電設備,原則應在其自有地區內為之,爰增訂第三項,明定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未達二千瓩者得設置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另為建立併網作業之彈性措施,允由再生能源發電業、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未達二千瓩者,單獨或共同設置變電站及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並為兼顧共同設置者權益,應由其就相關權利義務(如維修、所有權歸屬、成本分攤等)協議之。

()基於單獨或共同設置變電站及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可能產生爭議,爰增修遇有爭議,準用本條例第十九條處理,進行調處。

四、現行第三項移列修正條文第九條第四項,爰予刪除。

五、現行第四項刪除機組停機維修期間所需之電力計價方式之規定,理由同本條說明一、()

六、現行第五項移列第四項,並將規範主體由「電業」修正為「輸配電業」,及將「併聯」修正為「併網」。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邀集相關各部會、學者專家、團體組成委員會,審定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生產電能之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必要時得依行政程序法舉辦聽證會後公告之,每年並應視各類別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進步、成本變動、目標達成及相關因素,檢討或修正之。

前項費率計算公式由中央主管機關綜合考量各類別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平均裝置成本、運轉年限、運轉維護費、年發電量及相關因素,依再生能源類別分別定之。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所產生之電能,除依電業法直供、轉供、自用及售予再生能源售電業外,應由公用售電業躉購。

公用售電業依前項規定躉購再生能源電能,應與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簽訂契約,並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自本條例公布施行之日起,依前項規定與公用售電業簽訂契約者,其設備生產之電能,依第一項中央主管機關所公告之躉購費率躉售

依電業法直供或轉供之再生能源電能,如改依本條例躉售,或有多餘電能依本條例躉售者,適用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首次提供電能時之公告費率。

本條例公布施行前,已與電業簽訂購售電契約者,其設備生產再生能源電能之費率,仍依原訂費率躉購。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屬下列情形之一者,以迴避成本或第一項公告費率取其較低者躉購:

一、本條例公布施行前,已運轉且未曾與電業簽訂購售電契約。

二、運轉超過二十年。

三、於全國再生能源發電總裝置容量達第六條第一項所定推廣目標總量後設置。

前項迴避成本,由公用售電業擬訂,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邀集相關各部會、學者專家、團體組成委員會,審定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生產電能之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必要時得依行政程序法舉辦聽證會後公告之,每年並應視各類別再生能源發電技術進步、成本變動、目標達成及相關因素,檢討或修正之。

前項費率計算公式由中央主管機關綜合考量各類別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平均裝置成本、運轉年限、運轉維護費、年發電量及相關因素,依再生能源類別分別定之。

為鼓勵與推廣無污染之綠色能源,提升再生能源設置者投資意願,躉購費率不得低於國內電業化石燃料發電平均成本。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依前條第三項規定與電業簽訂契約者,其設備生產之電能,依第一項中央主管機關所公告之費率躉購。

本條例施行前,已與電業簽訂購售電契約者,其設備生產之再生能源電能,仍依原訂費率躉購。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屬下列情形之一者,以迴避成本或第一項公告費率取其較低者躉購:

一、本條例施行前,已運轉且未曾與電業簽訂購售電契約。

二、運轉超過二十年。

三、全國再生能源發電總裝置容量達第六條第二項所定獎勵總量上限後設置者。

一、第一項及第二項由現行第九條第一項及第二項移列,內容未修正。

二、考量各類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每年皆由審定會綜合考量各項因素審定之,已給予合理報酬之保障並兼顧鼓勵設置之誘因及提升投資意願,且國際上採行再生能源電能躉購制度者,亦無訂定下限費率之作法,因此為免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偏離其實際發電成本,並鼓勵業者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及降低發電成本,配合電業法開放綠電直供、轉供下之電力市場結構,爰刪除現行第三項。

三、為配合電業法第二條及第四十七條電業經營型態之區分及開放再生能源售電業,並參酌現行第八條第一項有關躉購責任之規範,增訂第三項,明定躉購義務由公用售電業負擔,並保留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自由選擇電能銷售方式及自用之機會。

四、第四項由現行第八條第三項移列,並酌作文字修正。

五、現行第四項移列第五項,並配合本項之規範主體,將「躉購」修正為「躉售」;另規定與公用售電業簽訂購售電契約者,方依公告費率躉售,另酌作文字修正。

六、增訂第六項,因應再生能源直供、轉供及躉購制度併行下,明定直供、轉供再生能源電能者,其改依本條例躉售時費率之適用規定。首次提供電能之時間點係配合中央主管機關歷年依第九條第一項規定公告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以下簡稱費率公告),依再生能源類別分別適用簽約費率及完工費率,本項適用對象應依首次提供電能時之當年度費率公告適用費率。

七、第六項之首次提供電能時間點係於再生能源發電供自用時,以取得自用發電設備登記證之時間點為準;若係再生能源發電供直供、轉供時,則以取得再生能源直供核准函知時間點為準。倘再生能源發電業者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發電併入內網自用或直供、轉供再生能源電能予購電者使用之時間,與上述時間有異者,則依再生能源發電業者舉證之時間點為準。

八、現行第五項移列第七項,並酌作文字修正。

九、現行第六項移列第八項,第一款酌作文字修正,第三款配合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一項修正。

十、第九項由現行第十條第三項修正移列。考量目前實務上係以電業作為統一窗口,研擬迴避成本,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並配合電業經營型態區分,修正「電業」為「公用售電業」,以茲明確。

第十二條 政府於新建、改建公共工程或公有建築物時,其工程條件符合再生能源設置條件者,優先裝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

前項所稱符合再生能源設置條件之工程之資格、條件、認定方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機關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電力用戶所簽訂之用電契約,其契約容量在一定容量以上者,應於用電場所或適當場所,自行或提供場所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一定額度之再生能源憑證;未依前開規定辦理者,應向中央主管機關繳納代金,專作再生能源發展之用。

前項契約容量、一定裝置容量、一定額度、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種類、儲能設備之類別、代金之繳納與計算方式、辦理期程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為符合地方發展特性及規劃,地方政府得訂定並辦理較前項所稱之辦法更加嚴格之自治法規。

第十二條 政府於新建、改建公共工程或公有建築物時,其工程條件符合再生能源設置條件者,優先裝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

一、現行條文列為第一項,內容未修正。

二、增訂第二項,為使各級政府單位於新建、改建公共工程或公有建築物時,認定工程條件符合再生能源設置條件,有所依循,避免造成實務上無法落實之疑慮,爰要求相關資格、條件、認定方式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機關會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三、增訂第三項,為推動再生能源利用及發展,爰於前段明定契約容量在一定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共同參與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經國內相關機構核准申請之再生能源憑證。另考量前述電力用戶若有因故無法達成前開之情形,爰於後段規定繳納代金之方式,以增加實務執行之彈性,其繳納代金之用途亦作為發展再生能源之用。

四、增訂第四項,就第二項規定之契約容量、一定裝置容量、代金之繳納與計算方式及電力用戶辦理期程等事項,授權中央主管機關訂定法規命令規範。

五、增訂第五項,考量各區域之再生能源發展環境不同,爰為符合地方發展特性及規劃方向,中央主管機關依第三項授權訂定全國適用之辦法,將以最低標準為規範原則,以保有地方彈性規劃之空間,各地方政府得透過制(訂)定相關自治法規,就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種類、建置時程及繳納代金標準等進行更加嚴格之規範。

第十四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達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其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供電線路所需使用土地之權利取得、使用程序及處置,準用電業法第五十條至第五十六條規定。

本條例第三條第一項第一款所稱之地熱能作為發電用途者,其資源探查及採取準用礦業法取得礦業權之規定;其資源探查於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從事者,應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

第十四條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達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其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及供電線路所需使用土地之權利取得、使用程序及處置,準用電業法第五十條至第五十六條規定。

一、現行條文列為第一項,內容未修正。

二、增訂第二項,為確保地熱發電探勘及探採權益,且地熱型態多元,未促進其發展,以利我國再生能源整體推動及電力貢獻;避免其作為非發電利用時易與其他用途(包括:溫泉遊憩)相競合,且為保障先期開發業者之權益,避免惡性競爭,明定其探勘、探採準用礦業法相關推定。另地熱發電開發若涉及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周邊一定範圍之公有土地,為保障原住民族使用土地資源權益,明訂相關開發行為應依原住民族基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辦理。

第十八條 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要求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提供再生能源運轉資料,並得派員或委託專業機構查核;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第七條第第二款所定設置非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應按月將其業務狀況編具簡明月報,並應於每屆營業年終了後三個月內編具年報,送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中央主管機關並得令其補充說明或派員檢查,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售電業及輸配電業依第七條第六項及第十條規定辦理者,應將其非再生能源之售電量、躉購再生能源電量、躉購再生能源電能之成本及加強電力網之成本之相關資料,依前項規定方式編具報告送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中央主管機關並得令其補充說明或派員檢查,售電業及輸配電業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查核方式及報告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八條 中央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要求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提供再生能源運轉資料,並得派員或委託專業機構查核;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第七條第一項設置自用發電設備達一定裝置容量以上者,應按月將其業務狀況編具簡明月報,並應於每屆營業年終了後三個月內編具年報,送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中央主管機關並得令其補充說明或派員檢查,自用發電設備設置者不得規避、妨礙或拒絕。

前項報告格式,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一、第一項及第二項分別配合修正條文第四條及第七條,酌作修正及調整援引項次。

二、有關售電業及輸配電業,將其繳交基金、躉購再生能源電能之成本及加強電力網之成本反映於其電價或相關收費費率時,應受中央主管機關適當之查核及監督,爰增訂第三項。

三、現行第三項移列第四項,並配合本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增列「查核方式」授權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中央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再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一、未依第七條第第一款或第二款規定繳交基金。

二、未依條第項規定躉購再生能源設備所產生之電能。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中央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再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一、違反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未繳交基金。

二、違反第八條第一項規定,未併聯或躉購或提供停機維修期間所需電力。

一、配合修正條文第七條,爰修正第一款援引之項次及款次。

二、配合修正條文第八條及第九條有關併網、躉購規定,並考量電業法第七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針對輸配電業未併網已定有罰責,爰修正第二款援引之條次及項次,並刪除現行有關未併聯之處罰。

第二十一條 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項規定,規避、妨礙或拒絕查核檢查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或第二項規定,規避、妨礙、拒絕查核或檢查者,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

配合修正條文第十八條,爰修正援引之項次,並酌作文字及標點符號修正。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或第三項規定,未能提供、申報或未按時提供、申報資料,或提供、申報不實,或未配合補充說明者,中央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再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未能提供、申報或未按時提供、申報資料,或提供、申報不實,或未配合補充說明者,中央主管機關應通知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命其再限期改善;屆期仍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配合修正條文第十八條,爰修正援引之項次,並酌作文字及標點符號修正。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施行日期,除中華民國○年○月○日修正之第七條,由行政院定之外,自公布日施行。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修正條文第七條第二項至第四項調整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收取對象及其用途增加再生能源研發補助及地方政府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業務補助,考量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預算之編列係以年度預算為之,宜依實務執行情形評估其施行日期,爰授權由行政院另定施行日期,其餘修正條文則自公布日施行。

 

主席:現在宣讀審查報告。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函

受文者:本院議事處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07年4月24日

發文字號:台立經字第1074200810號

速別:普通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

附件:如說明二,附件0 附件1

主旨:院會交付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本院委員姚文智等17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六條及第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本院委員陳曼麗等19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本院委員蘇治芬等24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本院委員柯志恩等20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七條及第七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本院委員趙正宇等19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業經併案審查完竣,並決議須交由黨團協商,復請提報院會討論。

說明:

一、復 貴處105年3月29日台立議字第1050700846號函、106年3月29日台立議字第1060700749號函、106年10月5日台立議字第1060702140號函、106年11月22日台立議字第1060704252號函、107年3月21日台立議字第1070700475號函及107年4月3日台立議字第1070700554號函。

二、檢附審查報告乙份。

正本:本院議事處

副本:

併案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本院委員姚文智等17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六條及第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本院委員陳曼麗等19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本院委員蘇治芬等24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本院委員柯志恩等20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七條及第七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本院委員趙正宇等19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審查報告

一、行政院函請審議「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經提本院第9屆第5會期第3次會議(107年3月9日)報告後決定:「交經濟委員會審查」、本院委員姚文智等17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六條及第七條條文修正草案」,經提本院第9屆第1會期第5次會議(105年3月18日)報告後決定:「交經濟委員會審查」、本院委員陳曼麗等19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經提本院第9屆第3會期第5次會議(106年3月17日)報告後決定:「交經濟委員會審查」、本院委員蘇治芬等24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經提本院第9屆第4會期第1次會議(106年9月22日)報告後決定:「交經濟委員會審查」、本院委員柯志恩等20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七條及第七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經提本院第9屆第4會期第8次會議(106年11月10日)報告後決定:「交經濟委員會審查」、本院委員趙正宇等19人擬具「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經提本院第9屆第5會期第5次會議(107年3月23日)報告後決定:「交經濟委員會審查」。

二、經濟委員會分別於107年4月11日(星期三)舉行第9屆第5會期第8次全體委員會議、107年4月12日(星期四)舉行第9屆第5會期第9次全體委員會議及同年4月18日(星期三)舉行第9屆第5會期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進行審查,由召集委員高志鵬擔任主席。會中分別邀請經濟部沈部長榮津、能源局局長林全能就行政院提案提出說明並答復委員質詢,另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內政部、法務部及行政院主計總處等相關機關派員列席備詢,相關說明情形如次:

()姚委員文智說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六條及第七條條文修正草案」提案要旨:

1.我國2014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僅佔總發電量2.8%,相較世界各國相對落後,以德國為例,201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已佔總體發電量32.5%。

2.德國總理梅克爾發動「能源革命」,計畫投入約40兆台幣推動再生能源,讓德國在2050年擺脫核能與石化燃料,將再生能源發電比率提高到80%。反觀台灣政府,僅將目標訂於2030年達到發電量的13%,企圖心明顯不足,反映在相關預算投入上也偏低,僅佔中央政府2016年全年度總預算的0.28%。

3.台灣如欲加速達成非核家園目標,除終止核四興建外,也應讓核一、核二、核三廠如期除役,而要達成此目標則應效法德國,積極投入預算推動再生能源。本條例第六條訂定再生能源利用推廣目標及期程,由中央主管機關視其經濟效益、技術發展及相關因素定之,相關規定的彈性規定,給予政府緩慢推動再生能源的藉口,爰此,提案刪除相關規定,並明訂每年訂定再生能源推廣目標及各類別所占比率。此外,有鑑於德國投入大量預算發展再生能源,本法第七條將明定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預算不得低於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百分之一,直至再生能源發電量達總發電量百分之五十。

()陳委員曼麗說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提案要旨: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自九十八年公布施行迄今已七年有餘,為因應當前國家經濟發展及考量我國未來再生能源推廣目標持續擴大之政策方向,並配合新電業法公布施行後,「綠電先行」目標已臻明確,加上電業經營型態已做區隔,增加綠電直供及轉供與躉購制度併行規範,且放寬小型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設置限制、強化輸配電業併網責任、納入電力網設施興建成本分擔機制、明確公用售電業躉購責任等因素,自有就本條例進行通盤檢討及修正之必要,以期優化國內再生能源發展環境並提升政策推動效能。為此,爰擬具本條例修正草案,要點臚列如下:

1.修正「川流式水力」為「小水力發電」以活化既有圳路及水利設施。(修正條文第三條)

2.增訂未達二千瓩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由直轄市或縣(市)政府認定,並得適用本條例有關併網、躉購之規定。(修正條文第四條)

3.放寬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不及五百瓩」者,不受電業法相關設置主任技術員之限制。(修正條文第五條)

4.為加速再生能源推廣利用,明定逐年檢討及訂定未來二年再生能源推廣目標及各類別再生能源所占比率,並修正「推廣目標總量」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達二千萬瓩以上。(修正條文第六條)

5.增訂再生能源發電業及自用發電設備不及二千瓩者得單獨或共同設置變電站、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修正條文第八條)

6.配合電業法開放綠電直供、轉供及自用下之電力市場結構,並配合電業經營型態區分,將躉購責任相關規範移列第九條並增訂直供、轉供及自用再生能源電力者,有餘電躉售或欲轉為躉購時費率之適用規定。(修正條文第九條)

7.增訂農、漁村及原住民社區發展再生能源獎勵機制、家用再生能源電力回饋獎勵機制,及鼓勵公民參與設置電廠。(修正條文第十一條)

()蘇委員治芬說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提案要旨:

1.按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再生能源係指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風力、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之能源,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可永續利用之能源。

2.惟查: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第六條附表一「各種使用地容許使用項目及許可使用細目表」之中,竟就各種使用地容許使用項目之附帶條件中,排除以沼氣發電為再生能源者之再生能源相關設施,形成差別待遇。若站在我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之立場出發,上開「各種使用地容許使用項目及許可使用細目表」之附帶條件顯有扞格之處。

3.爰此,為落實我國再生能源之發展、鼓勵民間投入沼氣發電之政策,特增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十五條第五項」之規定,明文要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不得以特定條件排除沼氣發電相關設施之設置。

()柯委員志恩說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七條及第七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提案要旨:

1.近來政府大力推動能源轉型、非核家園,預計於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百分之二十之目標。這對目前僅約百分之五之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可謂係嚴峻挑戰。依彭博能源財經研究團隊(BNEF)研究,我國再生能源推廣目標似過於理想,最終或僅能吸引到6.400億元之投資,約僅有官方預估的35%。由此可見,如何強化投資,乃能源轉型能否順利成功之重大關鍵。

2.我國在再生能源政策雖仿效德國再生能源法上採取所謂饋網電價制度,提供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電能躉購費率之獎勵誘因,以積極推廣並發展再生能源產業與裝置容量之提升,然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初期設置成本較高,致民眾望之卻步。而國內金融機構,亦無如國外由政府基金或國營銀行機構提供專業之再生能源融資機制,故國內雖亦有金融機構提供再生能源發電融資管道,但仍過於保守。

3.向來政府對於新興策略產業之推動,均有賴政府前端之投入能量。以綠能推動來說,世界各國多設有政策性融資與信保機制。參考國際對投入再生能源發電業者,依各類再生能源所需投入成本不一,但卻動輒數億元以上,因此為降低投入成本的負擔,故由政府提供保證之金融機構協助投資人與產業取得融資,如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wf)做為政策銀行,提供再生能源業者最長20年期貸款,前3年可只繳利息不還本金,貸款利率介於4%至7.72%,成數75%,上限金額1,000萬歐元或丹麥EKF、英國綠色投資銀行(green investment bank)等。

4.以往行政院開發基金提供低利貸款,並搭配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提供保證之方式辦理,惟目前已無此一措施。雖近來政府持續希望引進國發基金、公股銀行、民間銀行、壽險業發展綠色金融,推動措施如包括綠色債券、綠色金融行動方案、獎勵銀行辦理綠能等新創重點產業放款方案等,鼓勵金融業協助綠能產業取得資金。惟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提出具體融資配套措施。爰提案修訂「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七條與增列第十一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爰建議應由政府協助並促成金融機構提供必要之融資貸款機制。

()趙委員正宇說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提案要旨:

1.修正條文第三條,鼓勵小水力發電,活化圳路及水利設施用於發電,爰納入本條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範疇。

2.修正條文第四條,明定以二千瓩為區分,分由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認定;配合電業法開放再生能源之直供、轉供,放寬給予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者選擇併網、售電方式或自用之權利;考量實務上電業仍有設置小型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之需求,爰增訂簡化申請設置程序之規定。

3.修正條文第五條,基於兼顧減少管制及確保設備安全性之考量,對裝置容量未達五百瓩者,排除置主任技術員規定;修正本法優先適用之條款。

4.修正條文第六條,為加速再生能源推廣利用,規範逐年檢討及訂定未來二年再生能源推廣目標及各類別再生能源所占比率,並修正推廣目標總量。

5.修正條文第七條,為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簡化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運作方式及多元化基金來源,明定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之設置依據、修正收取來源、刪除再生能源電價補貼與增訂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查核補助等基金用途及公用售電業繳交基金費用之反映機制。

6.修正條文第八條,配合電業法之修正,明確規範輸配電業併網義務、加強電力網成本分攤方式,並建立再生能源發電業與設置利用再生能源之自用發電設備未達二千瓩者,得單獨或共同設置變電站、引接線路與電力網互聯之彈性措施。

7.修正條文第九條,考量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已給予合理報酬之保障並兼顧鼓勵設置之誘因,且為配合國際採行之再生能源電能躉購制度及電業法開放綠電直供、轉供之電力市場結構,爰刪除下限費率之規定,並增訂直供、轉供及躉購制度併行之機制。

8.增訂條文第九之一條,為使公用售電業躉購再生能源電能及輸配電業加強電力網之成本反映方式簡潔透明,規範其成本應反映於電價及各種收費費率之計算公式。

9.刪除條文第十條之內容,配合條文第七條修正,刪除關於申請補貼之相關作業規範;將現行第三項移列修正條文第九條第九項。

10.修正條文第十二條,為推廣再生能源之利用及發展,明定用電契約之契約容量在一定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共同參與設置再生能源相關設備、購買再生能源憑證;為增加實務執行之彈性,增訂未依規定辦理者,應繳納代金,並規定代金之用途亦作為發展再生能源之用。

11.修正條文第十四條,配合電業法修正,修正條文援引之條次。

12.修正條文第十八條,增訂有關售電業及輸配電業將其繳交基金、躉購再生能源電能之成本及加強電力網之成本反映於電價或相關收費費率時,應受中央主管機關查核及監督;增列「查核方式」授權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13.修正條文第二十條,配合第七條、第八條及第九條之修正,修正援引之條次及項次。

14.修正條文第二十一條,配合第十八條之修正,修正援引項次。

15.修正條文第二十二條,配合第十八條之修正,修正援引項次。

16.修正條文第二十三條,配合本次修正,考量再生能源發展基金預算之編列係以年度預算為之,故針對修正之第七條、現行第十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四項有關再生能源電價之補貼,授權由行政院另定施行日期。

()經濟部部長沈榮津就行政院提案「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說明如下:

1.修法內容說明

發展再生能源係政府能源政策之核心,由於「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自2009年7月8日公布施行迄今已近9年,為因應時代脈動,配合政府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之目標,應就整體法規進行通盤檢討及修正,以期優化國內再生能源發展環境並提升政策推動效能。

為全力發展再生能源,啟動國家能源轉型,期於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經參酌各部會、台電公司、專家學者、環保團體意見及相關法規後,本次修法主要分為優化再生能源發展環境、因應電業法修正及使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等三大面向,謹分別說明如下:

(1)優化再生能源發展環境

為解決本條例施行後,在推動實務上所遭遇的困境,以及擴大並加速再生能源利用,而有以下修法內容:

為活化既有水利設施用於發電,故將未達20MW的小水力發電設施納入本條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之範疇。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定業務之權責分工,由中央及地方採分級分流方式,未達2MW者就近向地方政府申請設置,以達共同參與、審查及簡政便民之效果。

為達非核家園願景及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的政策目標,將推廣目標及檢討機制正式入法,有利進行後續目標追蹤、考核及滾動檢討推廣政策之執行成效。

將地方政府執行認定業務補助及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研發補助,納入再生能源發展基金用途,並簡化再生能源電價補貼反映程序,使其回歸電價公式及其電價審議機制。

刪除下限費率,鼓勵提升發電技術及降低發電成本,使躉購費率合理反映成本與兼顧經濟誘因。

(2)因應電業法修正

2017年「電業法」修正通過,為使本條例與「電業法」之相關規範一致,並減少「電業法」之限制,故作以下修正:

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未達500kW免設主任技術員,未達2MW可簡化設置程序,以確保設備安全性、減少營運障礙與鼓勵自用發電設備。

再生能源業者得自行或共同設置變電站、接引線路,增加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併網及作業彈性。

明定再生能源電能由直、轉供轉為躉購時之費率適用規定,使業者可以自由選擇最有利的售電方式,維持公用售電業躉購再生能源電能之義務,使「電業法」綠能先行原則得以順利運作。

(3)使企業善盡社會責任

為落實低碳生活並推廣再生能源利用,參考現行地方政府推動低碳城市之經驗及自治條例相關規範,酌作以下修正:

為推廣再生能源利用、促使企業善盡社會責任及活絡綠電交易市場,明定用電契約之契約容量在一定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共同參與設置再生能源相關設備、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未依規定辦理者,應繳納代金。

用電之契約容量在一定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可自行或交由能源服務業(PV-ESCO)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置;另售電模式部分,可採全額躉售、餘電躉售或自發自用方式節省電費;或可參與綠能屋頂方案,以零出資僅出租屋頂方式,達到投資效益多元化。

2.結語

本次修法業經辦理多次公聽會及專家諮詢會,聆聽各界的意見,於推動方向基本上已有相當之共識。考量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公布施行已近9年,為完善我國再生能源法制環境,應配合國內再生能源發展環境進行修正,方能與我國積極進行能源轉型之政策規劃結合,敬請委員對於本次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之修正給予支持與協助。

三、與會委員於聽取說明及詢答後,對法案進行逐條審查及縝密討論,並將全案併案修正審查完竣,擬具審查報告,提報院會討論;院會討論前,須交由黨團協商。院會討論本案時,由經濟委員會高召集委員志鵬補充說明。

四、通過附帶決議3項:

()台灣再生能源發展技術已臻成熟,成本越來越低,以每月用電500度以上之用電戶為例,其電價級距,裝設再生能源自用所節省之用電量與電費,已超過裝設再生能源之成本。未來應大力推動家戶裝設自用型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減少國家尖峰電力負載。鑑於台灣目前大多數家庭仍裝設老舊電表,若裝設綠能自用,會發生電表逆轉問題,讓許多綠能自用失去裝置意願,經濟部應責成台灣電力公司,針對自用型再生能源裝置戶,主動協助更換老舊電表,解決電表逆轉問題,促進民間社會參與能源轉型工作。

提案人:賴瑞隆  陳曼麗  

連署人:鄭運鵬  高志鵬  

()為解決能源貧窮及盱衡原住民族地區地理差異性,並鼓勵再生能源之多元發展面向,爰應列入明確規範「再生能源基金之用途,如涉位於原住民族地區者,應設立基金之專門管理小組或委員會」,俾利符合我國整體之再生能源發展,消弭台灣原住民族地區之能源資源投入及分配落差並祈維護能源正義。

提案人:高潞‧以用‧巴魕剌Kawlo.Iyun.Pacidal

陳超明  孔文吉  陳曼麗

()為充分發揮備查之效益,中央主管機關依第六條在逐年檢討及訂定未來二年再生能源推廣總裝置容量目標及各類別再生能源所占比率時,應按「獎勵措施」、「具體規劃」、「協調相關部會」等三大事項,就前期之推動成效、面臨之障礙、解決之對策與建議提出報告。

提案人:賴瑞隆  鄭運鵬  蘇治芬  

五、檢附條文對照表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