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論壇
時 間 中華民國111年4月8日(星期五)9時3分
地 點 本院議場
主 席 游院長錫堃
主席:現在進行國是論壇,每位委員發言時間為3分鐘。
請葉委員毓蘭發言。
葉委員毓蘭:(9時3分)院長早、各位同仁大家早。疫情已經持續兩年,防疫政策卻還腳步混亂,後疫情時期不說清楚要共存還是清零,讓人民原本逐漸恢復穩定的生活再次被攪亂。
3月24日基隆市長頒獎給染疫的偵查隊長,沒戴口罩近距離合影,隔天自己下令給自己居家隔離3天,與一般民眾的隔離10天明顯不同,引發熱議後才將隔離天數延長為10天。針對外界的種種疑問,陳時中部長在記者會上強調防疫政策是依照科學做事,絕無因人設事,但這樣的政策大轉彎要如何說服大家呢?現在疫情足跡遍布各縣市,本土案例一天比一天多,而對應政策卻說得含糊,要一問再問,才說標準訂在每天新增1,500例,政策方向不清楚,卻要人民和政府共同抗疫,真是高難度啊!
陳時中部長在疫情記者會說明防疫方向的重點包含科技防疫,但是現在實名制又有多少人確實填寫?店家停業,學生停課時間也不同,從3天到10天都有,若要與病毒共存,但手段卻仍以清零為目標,搞得大家都不懂遵循的規定是什麼。店家為了經營的生存,配合政府落實實名制,但確診者日益增加,來店用餐的機會也大增,又要被迫停止營業;學校停課標準不一,各縣市停課現象大亂,目前14個縣市已經有133所學校大停課,但要到下週才會研議以快篩取代停課,檢討停課標準,這樣的新生活模式又令人錯亂。
不論政府採取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都必然會影響人民的權益,強勢清零影響人民的行動自由與經濟權益,而與病毒共存則讓人民承擔一定的生命風險,人民所依賴的政府必須是要專業、中立,並能夠在群體與個人之間取得平衡,最怕得是說一套、做一套,或是藍綠有別的政治防疫,最後會讓人民無所適從,甚至會喪失保護自己的機會。
主席:請李委員德維發言。
李委員德維:(9時7分)主席游院長、各位同仁及媒體朋友。Omicron的變種病毒株來勢洶洶,國內疫情連日以數百例暴增,全國已有14個縣市、128所學校因為疫情而停課,隨著確診者不斷地暴增,足跡難以追查,許多的傳播鏈也沒有被發現,清明後大爆發的預言真實地上演,民間瀰漫著低迷的氛圍,指揮官陳時中部長說半個月內疫情將會達到高峰,但蔡英文總統主持的防疫會議,地方首長卻只有桃園及高雄兩位市長應邀,人口最多的雙北卻被排除在外。防疫事關全臺灣人民的福祉,但蔡英文總統及民進黨政府卻赤裸裸地讓黨派掛帥,看在人民的眼裡,國人能夠心服嗎?請問病毒有藍綠之分嗎?蔡英文總統定調「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蘇貞昌院長也提出逐步解封,回歸正常生活是新的臺灣模式;指揮中心則說每日確診達1,500例以上時,將放寬無症狀者及輕症者居家隔離。本席認為政府不能只是將輕症者或無症狀者隨便丟在家中了事,必須透過視訊、遠距醫療達到有效照護,以免延誤病情。
除此之外,衛福部目前不僅檢驗量能不足,現有的新冠肺炎藥品也明顯不足,治療中重症的瑞德西韋只有1.6萬份,而治療輕症的輝瑞帕斯洛韋也只有四千多劑,必須適時地補充,這個部分行政部門必須做出最快的因應,否則在短時間內一旦確診患者大增,勢必來不及因應。從基隆的類普篩到愛心篩檢,再到現在的類共存,我想民進黨政府的類文化充分顯示施政路線混亂的問題。本席也想請問,讓人民這麼累的一個政府要如何帶領臺灣突破現有困境?謝謝。
主席:請溫委員玉霞發言。
溫委員玉霞:(9時10分)主席、蘇院長、各位同仁,大家早。這幾天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暴增,而且分布全台,但是政府卻仍然在維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兩套策略之間擺盪。雖然蔡總統拋出「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這種「非清零、不共存」的策略,甚至蘇院長也拋出「新臺灣模式」的策略,但是說穿了,就是沒有防疫策略。
如果說政府沒有防疫策略,防疫沒有績效,臺灣只是靠老天垂憐,才沒有讓疫情擴大,政府一定會反駁,自從新冠疫情開始發生,政府就依循一套完整策略,才能把疫情控制住,甚至是全世界第一名。這些話當然還是有人相信,但是苦中作樂、自我嘲諷的比率是越來越高了吧!只要看看政府拍胸脯保證的高端疫苗,整批擺到過期報廢,就可以知道人民是用手臂告訴政府,他們的信任度有多低。
如此說來,政府過去那些防疫策略真的是防疫策略嗎?攤開過往那些華麗名詞「超前部署」、「滾動式調整」、「校正回歸」,再到近期的「類普篩」、「非清零、不共存」和「新臺灣模式」,其實都是同一種策略,也就是slogan策略。Slogan策略不是拿來打敗病毒的,而是拿來贏得選戰用的。為贏得選戰,就不能被事後檢討,就必須把責任推給對手,因此必須模稜兩可,怎麼解釋都能交代,以避免承擔責任。
蔡英文總統昨天召開防疫策略會議,縣市首長中只邀請桃園市長跟高雄市長,卻未邀請雙北市長出席共同討論,可見蔡政府把防疫會議當成選戰會議,防疫不應該分藍綠,但執政黨在關鍵時刻,只找自家人開會,排除非綠營的市長,這是哪門子的專業防疫?根本就是選戰優先的政治會議吧!病毒不分藍綠,防疫也不應該分藍綠,讓全民一起來做好防疫吧!以上。
主席:請陳委員以信發言。
陳委員以信:(9時13分)大家早。最近新冠疫情越來越嚴重,蔡英文總統在臉書上說「重症要清零、輕症要有效管控」,這種防疫新臺灣模式的意思,就是要大家開始準備與病毒共存。但問題是當政府要求人民與病毒共存的時候,人民反而要問政府到底準備好與病毒共存了沒有?畢竟政府的防疫不能只靠一張嘴,光用說的,就要人民與病毒共存。
檢驗政府的防疫準備要看三項指標,重症看病床、染疫看用藥、防疫看快篩。首先是重症看病床,國內專責和負壓病床有三千多床,空床數有兩千多床,但是北部的疫情狀況比較嚴重,目前北部病床的占床率已經超過一半,未來只要重症案例增加1倍,病床馬上就會不夠用,本席要請問蔡政府,病床不夠,要人民如何與病毒共存?
其次是染疫看用藥,英國是與病毒共存最澈底的國家,而英國的儲備用藥大約四百萬份,達到人口數的6%,而其他選擇與病毒共存的國家,其儲備用藥也至少達到人口數的2%,但是現在臺灣儲備的瑞德西韋只有1萬6,000份、默沙東及輝瑞7,500份,加起來是2萬3,500份,與臺灣總人口數2,350萬比起來,正好只有千分之一。換言之,如果比照其他國家要與病毒共存,儲備用藥至少要再增加20倍才行。本席請問蔡政府,在備藥不足的情況下,要人民如何與病毒共存?
最後是防疫看快篩,美國政府為了要與病毒共存,準備5億份的免費快篩給人民使用,比美國人口數還多了一半;日本也要與病毒共存,日本政府也準備了3億5,000萬份的免費快篩,這是日本人口數快要3倍的量。如果要比照美日標準,臺灣要與病毒共存,至少要先準備3,000萬份的免費快篩才夠用。本席請問蔡政府,現在到底準備了多少份免費快篩?請問蔡政府,快篩不足是要人民如何與病毒共存?
本席要敬告蔡英文總統與蘇貞昌院長,與病毒共存不是一種社會的心態,而必須是政府做好充分準備,現在這個政府並沒有準備好充足的快篩、充足的用藥與充足的病床,就要人民與病毒共存,等於是不給人民武器,就要人民上戰場,只是讓人民擋病毒的子彈,去送死而已。
主席:請洪委員孟楷發言。
洪委員孟楷:(9時17分)主席、各位立委先進、蘇院長以及所有的行政團隊。今天的國是論壇到本席一共5位委員,每位委員都講到了防疫,就是代表過去這段時間,尤其清明連假之後,本土疫情大爆發,民眾每天接觸、關心,都非常重視;就是因為非常重視,所以我們才需要政府高官們好好思考,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環節都是你們講了算,而且一變再變、變來變去?
陳時中指揮官昨天說清零已經不可能了,但對比兩個禮拜前,還在講類清零、且戰且走,你們到底有沒有戰略目標?蘇院長拋出所謂的「新臺灣模式」,昨天衛福部的報告是「新防疫模式」,兩個連名詞都對不上,名詞一而再、再而三的變化,人民只想問一句,名詞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重點是實際的作為吧!現在到底要怎麼做?所以指引、藥物、快篩到底在哪裡?這才是真真正正準備好子彈來跟防疫作戰的最主要考量。
我先講結論,每一場防疫,臺灣都不能輸,2,300萬人都不能輸!就是因為不能輸,所以我們才說防疫不能只是靠口號,請政府先認清防疫不是靠口號開始做起!第一,如果現在真的要試辦輕症在家的話,請問是要先從哪幾個縣市還是要從全國做起?有人講已經到緊要關頭了,為什麼還要再試辦?過去國外的例子不能參考、不能適用嗎?過去1月、2月的時候,相對來講,我們疫情控制得宜,那個時候沒有預估到臺灣有可能也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嗎?民進黨政府以前喜歡把超前部署講得震天價響,但從去年5月15日三級警戒爆發之後,你們就不敢再講一次,但是人民要問,防疫不就是應該要超前部署、預做規劃、預做判斷、預做準備嗎?
再來,如果要試辦輕症在家,藥物準備好了沒有?剛剛很多委員先進也都講了,現在臺灣政府只有準備了兩萬多份的藥物,但是輕症在家如果變成重症,能不能即時提供藥物讓民眾可以趕快舒緩?
第三,快篩試劑不能只是一個縣市的類普篩,應該開放全面普篩。因此我們要說,指引、藥物、快篩,請政府認清事實,防疫不是靠口號,謝謝。
主席:登記國是論壇發言的委員都已經發言完畢,現在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