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ng_content":"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sections":["報告事項","議事錄:立法院第8屆第8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議事錄","討論事項","處理104年度科技部及所屬單位預算凍結項目須經報告後始得動支案7案。","處理104年度教育部及所屬單位預算凍結項目須經報告後始得動支案43案。","審查105年度教育部及所屬單位預算案。","審查105年度教育部主管51所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作業基金、國立社教機構作業基金、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校務基金、學產基金及運動發展基金預算案。","審查105年度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預算案。","各大學院校舉辦個人申請入學作業時,甄試日期多集中於特定日期,部分國立大學甚至採取同天甄試,或是「團體面試」、「校園參訪」等技術性方式,強迫學生提前選擇學校,剝奪學生多元、自由選擇機會,也讓考生準備甄試資料的壓力倍增。","鑑於近年來各大學多元入學招生方式中,「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比例逐年增加,教育部統計指出,個人申請比例從民國一百學年度的35%,提升到104學年度的48%;推薦甄試比例也從一百年的7%,增加至12%,甚至部分國立大學甚至有高達7成5的新生來自推甄管道入學,嚴重排擠參加指定科目考試學生就學權益。","「人才培育」以及「人才斷層」成為我國近來急需解決之問題。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本應是我國突破小國困境的立基點,但卻在人才培育上節節敗退。許多數據皆顯示我國人力錯置(mismatch)問題嚴重,而牛津經濟研究院於2013年底公布人才競爭力的調查更指出,2021年,台灣將成為最缺人才、人才供需落差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政府刻正努力尋找解決途徑,然而目前的焦點以及對應方式皆集中在高等教育階段。但人才培育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教育部應規畫長期且紮根的相關計畫,從根本解決人才斷層危機。爰此教育部應重視兒童的相關培育,以兒童的「視界」看世界,思考其未來可能面對的各種挑戰,規劃超越目前以正式課程以及本土教育為主的教育計劃,培育具國民素養以及未來公民素養的學子,從「幼」化解我國人才危機。"],"logs":[],"hit_agenda":{"page_end":326,"meet_id":"委員會-8-8-22-4","speakers":["鄭麗君","黃國書","蔣乃辛","陳淑慧","賴振昌","許智傑","黃志雄","陳亭妃","何欣純","陳明文","周倪安","呂玉玲","楊瓊瓔","陳碧涵"],"page_start":269,"meetingDate":["2015-10-05"],"gazette_id":"1046901","agenda_lcidc_ids":["1046901_00005"],"meet_name":"立法院第8屆第8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4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content":"邀請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agenda_id":"1046901_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