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ng_content":"審查(一)本院委員趙天麟等24人擬具「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八條條文修正草案」、(二)委員劉建\n國等19人擬具「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三)委員李桐豪等27人擬具「性侵害\n犯罪防治法第三條、第二十條及第二十二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四)委員李昆澤等23人擬具\n「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三條及第八條條文修正草案」、(五)委員潘維剛等38人擬具「性侵害犯罪\n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等5案","sections":["討論事項","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自86年1月22日公布施行,其間歷經6次修正,對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多所助益。","為解決相關機關推展性侵害犯罪防治工作所遭遇問題,刻正邀集司法院、相關部會、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研修法規,期周延法治、強化被害人司法保護措施、落實加害人社區處遇機制,以保障人民身心安全為目標。","增列「村(里)幹事人員」、「成年家屬」為性侵害犯罪案件通報義務人員:現行性侵害犯罪通報義務人員以具公務人員職務為主,將村(里)幹事人員納入尚屬可行;另外,一般民眾知悉性侵害案件發生,均可透過113保護專線或向警察機關舉報,並未禁止排除,似無增訂「成年家屬」之必要。","增列「任何人不得以媒體、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公開揭露性侵害被害人身分資訊」:為避免被害人遭受二度傷害,確有必要增列任何人不得揭露被害人身分資訊之規定。","增訂「限縮媒體報導性侵害案件之要求與罰則」:已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45條明定且採先自律再他律,似無另訂之必要。","增列「司法訪談(詢問)員機制」:現行司法人員得依刑事訴訟法規定,囑託相關專業機構或人員協助調查證據,且檢察官及司法警察(官)已持續辦理司法訪談等相關專業訓練,因本條事涉司法院、法務部及內政部警政署權管,宜請相關單位表示意見。","有關專家證人之法定地位、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於審判中對被害人有任何性別歧視等情:事涉司法院及法務部權管,宜請相關單位表示意見。","增列「性侵害禁制令及罰則」:由於相關審核及執行管轄事涉司法院、法務部及內政部警政署業管權責,宜請相關單位表示意見。","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其他必要處遇。","其他性侵害防治措施,由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職權辦理。"],"logs":[],"hit_agenda":{"page_end":54,"meet_id":"聯席會議-8-8-26,36-1","speakers":["楊玉欣","蘇清泉","尤美女","陳節如","林淑芬","王育敏","潘維剛","劉建國","江惠貞","徐少萍","吳育仁","鄭汝芬","吳宜臻","楊曜","林鴻池","王惠美"],"page_start":1,"meetingDate":["2015-11-05"],"gazette_id":"1048401","agenda_lcidc_ids":["1048401_00002"],"meet_name":"立法院第8屆第8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司法及法制兩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content":"審查(一)本院委員趙天麟等24人擬具「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八條條文修正草案」、(二)委員劉建\n國等19人擬具「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三)委員李桐豪等27人擬具「性侵害\n犯罪防治法第三條、第二十條及第二十二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四)委員李昆澤等23人擬具\n「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三條及第八條條文修正草案」、(五)委員潘維剛等38人擬具「性侵害犯罪\n防治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等5案","agenda_id":"1048401_00001"}}